不支持Flash

新京报:《血色湘西》夭亡的岂止是剧中人命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9日10:26  新京报

  作者:十年砍柴

  湖南卫视播出的《血色湘西》受沈从文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故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边城》,而且在风格和气韵上与沈氏的《长河》、《边城》很相似。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文化的流风余韵如果没有遭受太大的破坏,会一代代顽强地传承下去,《血色湘西》中的人物和沈氏笔下的人物几乎同时代,当然有诸多的相似。如果把眼界再放远一点,这部连续剧的气韵甚至和屈原的《九歌》暗合,也许编剧和导演刻意追求此种效果。《血色湘西》的前半部分,讲男女因爱而生的悲欢离合。这部分放在《九歌》中便是《湘君》、《湘夫人》、《山鬼》。从“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的甜蜜与焦虑到“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狖夜鸣”之爱而不得、相聚无期的大痛苦。到了后半部,经历爱恨别离的男女,被时代的大手投到抗战的洪流中,家国存亡之际,儿女情愫不得不抛开,开始演绎出《国殇》的乐章:“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美丽的爱情总是悲剧,动人的歌曲往往是挽歌。《血色湘西》是一曲挽歌,挽悼爱情,挽悼生命,又何尝不是挽悼湘西那块土地上不可能再有的文化。工业化的大手将山野间那点农耕渔猎文化所呈现的美冲刷得干干净净,今日已变得面目全非。沈从文1934年在《<长河>题记》中写道:“表面上看来,事事物物自然有了极大进步,试仔细注意注意,便见出在变化中堕落趋势。最明显的事,即农村社会所保有那点正直素朴的人情美,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唯实唯利庸俗人生观。敬鬼神畏天命的迷信固然已被常识所摧毁,然后做人时的义利取舍是非辨别也随同泯灭了。‘现代’二字到了湘西,可是具体的东西,不过是点缀都市文明的奢侈品大量输入,上等纸烟和各种罐头在各阶层间作广泛的消费。抽象的东西,竟只有流行政治中的公文八股和交际世故。”七十多年前沈氏惋叹湘西沦落那点的悲伤,放到今天算得了什么呢?

  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相爱的人反目成仇,这样的悲剧在《血色湘西》里都有,但仅仅是这类悲剧算不得什么,更大的悲伤是产生这种悲剧的土地变异了,变成英雄不再有,美人不再纯,爱情不再真。有道义底线的血性变成不讲任何规则的匪气还洋洋得意,倾吐真性情的山歌变成游客面前的表演。谁还哭嫁?一些闭塞的山寨多年来已经没有男子娶亲了,光棍越来越多,女子们嫁进了都市。谁还去赛龙舟?穗穗和月月的后代们纷纷在珠江边的城市里讨生活,有几个村能抽出青壮汉子组成龙舟队?

  美的东西被当成落后给消灭了,代之的却未必是文明和进步。屈原《哀郢》中悲叹:“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连;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屈大夫哀叹的何止是一座城池的陷落;观看《血色湘西》,我所叹息的,同样不仅仅是剧中年轻人爱情的悲剧和生命的夭亡。

    新浪娱乐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