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疯子戏”热谁心理失衡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0日19:23  新民晚报
评论:“疯子戏”热谁心理失衡

《疯人院飞了》剧照

评论:“疯子戏”热谁心理失衡

《我不是李白》中疯子与护士一起跳舞 胡晓芒

  “‘过情人节’到3楼,‘李白’在6楼,底楼是‘疯人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电梯小姐昨晚是这样引导前来观剧的观众的。这三部戏分别是《和谁去过情人节》《我不是李白》以及《疯人院飞了》。其中,后两部都是来自北京的剧目,讲述的都是“疯人院”的故事。

  两部话剧 题材撞车

  《我不是李白》的编创演班底是中戏,《疯人院飞了》则是民间剧社的创作。虽然两剧故事不尽相同,但是题材都落在了疯人院这一场景。“我”剧讲述了“装疯”与“真疯”之间的反复。为了给哥哥避债,身为公司法人的弟弟李响(李响吧)到疯人院装疯,结果哥哥携款逃走,让他真的疯了。另一出“疯”剧剧情如“狂想曲”:疯人院里的若干疯子想出逃,与医生和护士“斗智斗勇”之后,竟然掉进了护士在玩的电子游戏场景……两剧均采用了“疯言疯语”和夸张肢体来博得掌声,表演形式有相声、小品、二人转。每一个剧中的“疯子”都能滔滔不绝地针砭时事,话题涉及明星、海选等,但不少台词雷同。

  现实主义 功力不够

  “疯”剧昨晚在话剧中心首演。看过两剧的一位上戏戏文系的副教授这样评价,利用疯子的言行来结构剧本,说得好听是讨巧,说得不好听是偷懒——因为疯子的言行可以完全没有逻辑,剧本想怎样写就怎样写,想写多长就能写多长。相比之下,“我”剧更有社会责任感,试图突出“原谅”的主题。但是由于前半段竭尽搞笑之能事,后半段则是“真疯”到“康复”,露出编导既要讨好观众,又想注重“深度”,却最终难以两全的无奈。该剧编导无法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情节,他说:“观众要到最后10分钟才能看出我们在讲什么故事。”对此,上戏副教授的评价是“现实主义功力不够。”

  观众心理 揣摩准确

  这两出戏都是在北京上演第一轮,“每场上座率在七成以上”之后,才到上海来巡演的。“我”剧昨晚上海首演的前3排座位,大部分是从北京追随而来的“粉丝团”。“疯剧”到上海来,虽暴露出年轻编导现实主义功力不够的缺失,但他们对观众喜好的判断和心理的揣摩却是准确的。“我”剧导演黄凯说,他之所以制作这部戏是因为觉得生活中不少人处在疯癫状态。

  虽然普通观众很容易被油嘴滑舌的演出语言逗乐,而在生活中受过骗的观众,也会饶有兴趣地观看台上的骗剧……但一些更理性的观众认为,两部讲述疯人院的戏同时上演,还都能赢得那么多观众的共鸣,说明一部分观剧人存在着某些心理偏差。

  本报记者 朱光 评论 08111011801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