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集
初七/文 我是一个虽然买了小说的上下册——而且为了里面赠送的海报买了还不止一套——但是到目前为止都还没看过一页纸的人。我一直坚持着看完全剧之后才去翻书。有一次听到249说这种人叫“康先派”,我内心里其实是不太同意的。因为249自己也说过自己首先是个编剧,那么先看电视剧,其实应该叫康兰派吧(本来想说“康2”派,后来想了想,还是理智的放弃了= =)。
因为没看到后面的故事安排,所以我不敢说这一集到底是不是整个剧集里最欢乐的部分。但这集的确是自从开播以来最快乐甚至可以说是有点幸福的一集。
康导和249都曾经不止一次的分析过迷龙这个角色,说他是所有人中最乐天的快乐的人。是一个只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看到快乐,就会尽力去把它们抓在手里,并且不吝于再把它们拿出来分给众人的人。——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今日不知明日事、甚至是此刻不知下刻事的时候,在那么多人都只会在一边看热闹的时候,只有他,只有迷龙,敢于走上前去,对上官戒慈说:“你愿意嫁给我吗”。
迷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和李乌拉之间曾经有过什么样的恩怨,没人能说得清楚,但是他会在李乌拉饿得半死不活的时候给他饭吃,却又会在他精神起来的时候不停的揍他。他们之间一个最明显的联系就是,他们都是东北人。
还记得那顿味道十足的猪肉炖粉条吗?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爹娘……”
李乌拉被日本人当做玩物标靶的时候,是迷龙第一个冲出去拼命。在对他们这十几个人来说弥足珍贵意义非凡的第一次胜利过后,是迷龙在细心的给李乌拉喂食喂水。他对他说,“我来了。”在之后漫长的行进路途中,他一直背着这个行将断气的同乡。
孟烦了曾经说,李乌拉是迷龙身边最后一个东北佬了。
“同乡”这个词,对那些远离家乡千里之外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更何况是那样的乱世。
迷龙离开家乡,已有十一个年头。有家不能回的十一个年头。思念,会成为一种怎样的概念呢?
“家”对于迷龙来说,代表的意义可能超过了这个字本身很多很多倍。
所以他对上官戒慈说:即使你不嫁给我,我也会把你带回国。就算我死了,我身后的这些个瘪犊子们也能把你们带回去。
所以在我的感觉当中,上官戒慈对于迷龙来说,也许更多的是意味着一种亲情。那种孤身漂泊了十几年,忽然有了一个根的感觉。有了一个家,就好像找到了完整的人生。迷龙望向上官戒慈的眼神里,写满了一种小心翼翼的珍视和向往。那样的眼神里绝没有一丝一毫的苟且和淫乐之心,那里面所有的只是一个梦游的人对他“早已永远逝去的一切”的最单纯的痴恋。
所以这个梦游的人就真的扛起斧子去砍树,做一个三寸厚的棺材,帮上官戒慈把她的公公安葬。一贯粗犷的他,竟然还会想到用绿色的枝条作为装饰品放在棺材的木框边上。
孟烦了说:我的确觉得那是世界上最美的棺材,它甚至让人想到的是活着而不是死亡。
那是迷龙为未来所做的聘礼。
“家”是一个让人安心的归宿。
迷龙用全部的憧憬和热情去做这副棺材。他是一个想到就立刻行动的人。
对于后面团座大人的震怒和处决时迷龙的种种搅赖缠闹,还有上官戒慈的泼辣手段,在很多访谈中都有过介绍,每个人在谈到这段故事的时候都很快乐。那也的确很快乐,看得人几乎又一次忘了身处何地所在何时。
曾经我也疑惑过,这样的情节是不是必要。但是看过了接踵而来的战斗的惨烈,回过头来想,还是必要的吧。抓住一切的机会,尽情的享受上天带给他们的惊喜,这不也正符合迷龙的性格么?这也是这些被当做炮灰却做着令正规军都汗颜的事的战士们的态度吧。
哇哇大叫着上蹿下跳,想尽办法拖延时间的迷龙,并不是怕死。这两个字大概从来都没出现在他的人生之中过。相反,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他永远不会是退缩的那一个。
他所有的这些表现,只是因为他不相信。他不信故事会是这样的结局。而他不信的同时也在相信,他相信他不会就这样死去。
在那个所有人都朝不保夕的时候,活着是最珍贵的,却也是最不靠谱的。人命是最重要的,也是最轻贱的。人和人之间的感情,可以浓厚得永生铭刻,也可以淡漠得不值一提。
看过这一集的人可能都会不由自主的想一些诸如:“如果是这样,那么……”或者“要不是那样,就……”之类的事,但是这样想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当年事,真正发生过的,也许有千万种可能性,而我们这个故事,就是这个样子的。不必纠结其他,只需跟着这个故事往下走就好了。因为毕竟,我们这个故事也是真正发生过的千万种可能性的其中之一。
第八集
早在看预告片花的时候,我就被团座江边那段气吞山河的台词给震住了。龙文章在江边嘶喊:“把头逃过东岸,身子留在西岸!我疼!……我说过会带你们一起过江,可得先干掉那狗日的!”
我一直盼望着,能真正的顺着故事清晰的脉络一路追过来,直到这热血沸腾的一幕。
然而等真正的看到这里才发现,这段情节的背后浸透着多么浓重的无奈和悲哀。
龙文章是一个一心想打仗,而且要打胜仗的人。可是却因为种种原故不得不带着队伍撤退,撤退,一退再退。
“原想把日本人从缅甸赶过去,现在反被日本人从缅甸追到了中国。好多人大概没想,怒江已经成为西南最后一道防线,再不驻防,日本人居高临下往下一冲!弄不好冲到重庆了,成为流亡政府了!”
尽管孟烦了说他打了二十多次败仗,这次是最像样的。因为队伍,让他们有了尊严。然而撤退就是撤退,只是没想到等待撤退回家却还要先通过“身份验证”。龙文章那句响当当的“还没有丢盔弃甲的中国兵”显然对岸的“自己人”不承认。就算是脱了裤子,露出和他们一样的裤衩,就算昂扬的军歌响彻云霄,不承认还是不承认。不放行就是不放行。
这就是炮灰团的命运,他们不在编制。英国老泼皮说他们:You do not exist。
幸亏龙文章从不认命。——想活命吗?跟他们干啊!!——多简单的一个道理啊,简单得让人心头滴血。
短兵相接的场面是那么的激烈而雄壮,尽管到了这里他们已经经过了太多次大大小小的战役,但每一次交火依然会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被鼓起了血性和斗志的军人们,愤怒的冲向敌军。
“他们像一只巨大的恶犬,眦出他们早已经以为退化没了的獠牙吼着:我咬死你!”
这是他们自来到缅甸之后迄今为止取得的最大的胜仗。一百多人,足足两个小分队的日本兵被他们在十五分钟内赶出了山顶的阵地,干掉三分之二,剩下的跑回树林里吃草。看着暂时恢复了宁静平和的山坡跟河岸,看着有序渡江的老百姓,每个人都在笑,每个人的脊背都是挺直的,每个人看起来都是英俊而坚毅的。那是他们拼力保住的一方平安。这是他们应该露出的笑容,这个时侯的他们最应该说:我们是军人。
战斗让他们重新拥有了军人的尊严。
虽然紧随而来的庞大的日军部队,几乎让人看得绝望。但我还是想用剧中的那支歌来作为这集感想的结束语,因为它是那样的壮丽和令人敬仰。就像这些浑身泥泞和血污却面带微笑的军人们,就像那些倒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永远不会再回来的军人们一样。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
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
旗正飘飘,马正萧萧,
枪在肩刀在腰,热血热血似狂潮,
旗正飘飘,马正萧萧,
好男儿好男儿好男儿,报国在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