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战争+时尚=主旋律+注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7日13:07  新浪娱乐

  《北京晚报》2月21日刊登了金士先生题为《注水<战北平>》的影评。文章对《战北平》的某些艺术处理提出了批评。看了该文,我首先是感动。特别是文章末尾,作者指出片尾曲字幕的别字时说道,“结果我这些日子被迫天天郁闷地看 ‘晚风扶柳’,倒了也不知晚风到底把那棵歪脖柳树‘扶’起来没有。”

  虽说话有几分“损”,然而毕竟说明作者“天天”拨到BTV,把《战北平》一路看了下来,哪怕是有几分“被迫”,乃至于感到“郁闷”,但金士先生仍然没有转换频道,为《战北平》相当不错的收视率,增添了一份力量。

  调侃到此为止。我的确这么认为,看了这部作品,并且写下评论文章,我作为编剧应当感谢。我相信金士先生的看法代表了一部分电视剧观众。这里我写此文,一不是为自己为其他主创进行辩解,二不是为了说服持有近似观点的观众,进行“统一思想”。对艺术处理保有不同观点不但是自然的,正常的,更是影视市场化的一个良性状态。

  这里我借这篇文章引出的话题,探讨主旋律战争题材的市场走向。为此再次感谢金士先生的文章。

  战争题材怎么写,这是军旅题材策划和主创多年来一直思考的课题,也是业内争论的焦点。但是无可否认的事实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战争题材作品已经从简单地宣传战争的胜负及其过程,转到了表现战争与人的关系,战争环境下人与人之间关系上来。因此《战北平》不可能走传统军事题材的老路,为了表现战争而去写打仗。从平民和士兵视角审视那场战争,从个体的经历展现重大历史变革,是《战北平》的创意核心点。所以我们尽量避免复述这段历史(电视剧本身就不是讲述历史的好工具)。这样金文中提到的,解放北平外围战虚化,以及 “剧中人物全是虚构人物,象征性,代表性人物”其实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金士先生文中对电视剧中男女主人公的感情设置和情节发展提出了强烈批评,认为“太80后”了,属于“既缺乏历史感又不符合逻辑的别扭生硬编造”。对此,我需要警觉,时刻以此提醒自己,努力使作品在故事逻辑上无懈可击。而至于所谓“历史感”的要求,我认为属于金先生对历史和文艺的差异认识模糊造成的。文艺的真实性从来不等于历史的真实性(很遗憾,这一文艺基本常识在中国经常遭到漠视)。

  柳蘩瑜和乔震山的爱情,放在那个时代,是可以发生的。那么这也就完成了电视剧所需要的“历史感”,至于如何表述这种关系,是艺术处理的问题。归结到《战北平》的创作,我想得更多的是“时代性”,我并不追求这部作品在史实上,经受得住60年前亲身经历者的检验;我更加关心的是60年后,今天的观众是否喜欢看。或许这就是一个影视人对待史料的态度。

  这里评价《战北平》,我决不想用这部电视剧不错的收视率去证明它在艺术上的成功。我只是说,《战北平》完成了策划初衷。即表现人民军队不但是威武之师,更是一支文明之师,和平之师,仁义之师。在剧中的每一个英雄人物身上,都展现了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战北平》是一部无可争议的主旋律作品。( 范昕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