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的渔/文
如果常在一个24小时营业,全年无休的场合,不遭遇一些奇谈异事肯定会令人沮丧的——至少令我。
每次当我午夜零点以后踏入灯光明媚的便利店时,这样偏执的念头总会深深干扰我。
现在是2009年,有一位80后导演杨庆用他的处女小成本电影《夜·店》为我部分地扫除了这样的心理障碍。
小成本电影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名剑客拿柄锈剑,快马轻裘,独走江湖。
你可能盘缠耗尽迅速沦为草寇,也可能出剑如虹从此名动天下。
当年戴着300w镣铐跳舞的宁浩,提着《两杆老烟枪》越狱成功,把一堆《疯狂的石头》炼成一颗颗票房钻石,让班尼路转眼变成牌子货。该片投资人Andy Lau 都说了,“我们看到有些欧洲的电影,他们很有商业的感觉,但是他们那一份质感还是在。”
这份质感不是说抄就能抄来的,它来自于导演本身的才华、个性和驾驭。
不信你给抄个《穆赫兰道》试试。
《夜·店》导演杨庆和宁浩同为美国CAA的签约导演,更年轻,也更和谐。
如果不是碰过娱乐圈的,大概很少人会知道美国CAA经纪公司——它控制着美国大半个娱乐圈,能随时在好莱坞翻云覆雨,是好莱坞三大经纪公司之一。艺人进入CAA,就如一件货物进入家乐福。甚至在“Baidu知道”里面关于美国CAA的最佳问答都显得有点讳莫如深:
问:“美国CAA是什么?有没有中国联系方式?”
答:“不是CAA吧?应该是CIA,就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在中国肯定也有他们安排的特务。”
从《两杆老烟枪》,到《疯狂的石头》,再到《夜·店》,不管是致敬、戏仿还是恶搞,电影拍出来,难道不是为了能让更多人看到?
《夜·店》把跑龙套、麻将、彩票、卡拉ok、梦想成名、暗恋、打劫、讨债、打折这些密布在当代生活里的元素杂糅在一家24小时便利店的两个独立空间中,像一桌混乱而宿命的台球,彼此叩击,尘埃落定。
像我这么严肃的天蝎座,笑点高,爱庄薄一,从头看完《夜·店》不笑也是不可能、反人类的。
在中影参加了《夜·店》看片会,影片结束的时候,导演杨庆说,这部戏花了270w,用了29天拍完。除此之外,我的另一点收获是,散场时候看见尹丽川了。
张嘉译、徐峥、李小璐、高军,这几个片酬不菲的演员亦来助阵青年导演计划,因此我有理由呼吁:40岁以下的朋友,都该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为了中国电影的未来尽一份绵薄。
我也导过小成本,2005年一家浙江萧山的酱菜厂给我投了5W,我自编自导自演,拍了一个关于杭州酒吧乐队的故事。回报是我允许酱菜厂把乐队的logo和成员头像使用在该厂的全系列产品包装上,用二十年。
所以从导演的角度,我得说几句。片中的方言效果远没有用好,那晚便利店中轮番光顾的三教九流完全可以更出彩儿,还有那位夜班警察可以戏仿《重庆森林》梁朝伟的范儿,让他对李小璐有好感,眼神放电。
还有店里的光线还可以更明亮些,因为——
夜太黑
谁也没尝过真爱的滋味
只怪夜太黑
没人担心明天会不会后悔
hey 夜太黑
《夜·店》见。
北京 魏公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