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阿凡达》:奇技淫巧还是电影革命?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3日14:30  新民周刊
《阿凡达》:奇技淫巧还是电影革命?

《指环王》中的咕噜让卡梅隆相信CGI技术已成熟

  现在,人们走进电影院前绝不会专门问一句:这部电影是彩色还是黑白的?因为几乎所有的电影都是彩色的。会不会有一天,所有的电影都是3D的呢?

  记者/钱亦蕉

  许多人被《阿凡达》光怪陆离的3D视觉冲击所震撼,走出影院时high得不行,似乎任何溢美之辞都不足以表达内心激动。最常听到的就是:这是一场电影革命!

  真的吗?

  3D之路

  如果理性一点,也许应该说:这是科幻电影的一次技术革命。

  就像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现在,它正走在从2D到3D的路上。而自《阿凡达》这个全方位运用电脑CG(Computer Graphics,数码图形)技术的3D长片登堂入室后,以后的电影(首先是科幻电影)会被增加一重属性——2D或者3D。

  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于电影立体视觉的追求。

  由于人的两只眼睛所见角度不同,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影像也就不完全相同,但大脑会将两个图像进行合成,从而产生立体视觉。3D电影就是利用人眼的这一特性制作而成的,利用两台摄像机分别录制左眼和右眼的图像,放映时戴上特制的眼镜,具有立体感的画面就会跃然眼前。

  早在上世纪50年代3D技术就已经在电影中使用,只是停留在简单的视觉特效噱头上。中国第一部立体电影是上影厂1962年出品的《魔术师的奇遇》,当时上海东湖电影院采用国产设备改建成立体电影院,首映的是几部立体彩色纪录片《青春的旋律》、《欢乐的童年》、《黄浦江畔》。彩色宽银幕立体故事片《魔术师的奇遇》由桑弧导演、陈强主演,在东湖电影院上映了多年。魔术师表演时那种物品扑面而来的感觉让很多观众记忆深刻,他们还记得入场时分发的红蓝眼镜,散场时要交还收票员。当时的立体电影基本上就是这种利用滤色方法让人双眼看到不同影像的红蓝立体电影,它对拍摄和放映技术要求比较低,弱点当然是会损失色彩,影像粗糙,而且常常让人晕晕乎乎。

  1980年代,3D被美国人广泛应用到一些类型片中(以恐怖、动作、纪录片为主),比如《13号星期五》(1982)、《鬼哭神嚎》(1983)、《大白鲨3D》(1983)等。但是由于技术的局限性,这波热浪很快退潮。3D技术的改造是无止境的。为了让视觉更逼真、画面更精致、眼睛更舒服,后来人们采用全色立体来替代包括红蓝在内的分色立体,全色立体中又以偏振立体采用得最多,《阿凡达》采用的就是偏振立体原理。偏振立体电影对播放器的要求也很高,并不是买上一副偏振眼镜就能在家里观看3D电影的碟片了。这也是为什么一些电影仍旧采用红蓝立体技术的原因,比如《特工小子3D》。

  实际上,目前的3D电影与我们理解的传统立体电影已有很大不同,后者是用胶片拍摄,而现在的3D使用的是数码成像技术和电脑控制系统,画面更鲜艳亮丽,3D成像也更稳定。为了效果更好,不产生头晕感,现在的放映设备也大大改善,最好的方式是用两个放映机分别投射左右眼以成像——所谓双机3D。

  《阿凡达》的技术革命

  导演卡梅隆想要拍摄3D巨片的念头早在1995年就产生了,但当时条件还不成熟,《阿凡达》的虚拟世界可望而不可即。而且3D放映银幕数在当年也很有限,即使在技术领先的美国,IMAX影院基本建在一些展览馆、科技馆和主题公园里,放映的也都是些科教短片。直到《阿凡达》即将破壳而出前夕,全美的3D银幕也不过2700块,影院运营商不得不在两个月内通过摩根大通和IMAX的合作,迅速增加1000块银幕以满足《阿凡达》的需求。

  《阿凡达》计划在早年搁浅,卡梅隆带领3D技术团队尝试用立体摄像术在计算机中构建物理环境。“深海”(IMAX3D电影纪录片)三部曲——《重返俾斯麦战舰》、《深渊幽灵》和《深海异形》成了卡梅隆打造特效、捣鼓新摄影系统的试验田,终于,一切都准备好了,《阿凡达》的降生顺理成章。

  《阿凡达》最与众不同的是一套卡梅隆自己创造的3D摄影系统,这是2000年卡梅隆与摄影师文斯·佩斯在索尼公司的支持下开始研发的。佩斯说服索尼公司将自家生产的专业级高清摄像机的镜头和图像传感器从处理芯片中分离出来,这样庞大的CPU就可以通过缆线与镜头相连,摄影师也就不用再对付450磅重的传统3D系统,而仅需带着重50磅的双镜头系统。经过改善后,这个双镜立体摄像机的银幕成像效果更具深度。连斯皮尔伯格都对这套设备大加赞赏:“以往为了看清画面在2D层面上的效果,我必须在拍摄每个画面时都眯起一只眼看啊看。《丁丁历险记》因为用了这套设备拍摄,我再也不用躲在监视器后面扮独眼龙了!”

  《阿凡达》的另一项拍摄新技术是虚拟摄影棚与协同工作摄影机,通过这个实现真人表演和CG画面的合成拍摄。演员实际上只是在一个什么也没有的空间内表演,但导演通过显示器观看时就能看到各式虚拟场景,可以指导演员表演。卡梅隆亲自参与研发的这种新型虚拟摄影机系统,是对表演捕捉技术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以前的传统做法都是先将演员的表演动作捕捉抓取后加入到数据库,然后再同虚拟场景进行搭配。卡梅隆让这一切变得更加直观和快捷,协同工作摄影机通过追踪捕捉现场LED灯打出的光谱的反射,与演员的运动进行组合分析,得出整个镜头的立体模型。

  另一项成就也让《阿凡达》超凡卓绝,那就是面部表演捕捉还原系统。演员戴上装备着微缩高清摄影头的帽子后,电脑可收集演员的面部表情及肌肉变化,然后再转化为CG虚拟角色,纳威人的动作表情就是这样完成的,这与我们之前看到的动作僵硬、表情木讷的CG人物不可同日而语。

  不仅如此,卡梅隆还通过CG特效打造了一个体系庞杂,瑰丽多姿的虚拟外星世界,挑战着我们的视觉神经。最终帮助卡梅隆实现梦想的电影特效公司涉及大小近十家。

  让3D成为常态

  现在,人们走进电影院前绝不会专门问一句:这部电影是彩色还是黑白的?因为几乎所有的电影都是彩色的。会不会有一天,所有的电影都是3D的呢?

  在那一天到来之前,首先要解决几个问题。第一,昂贵的制作成本,这样的投资只适合科幻、魔幻类的大片,一般文艺片或伦理片完全不能也不必要承受。第二,讨厌的立体眼镜,不说那种红蓝眼镜,就算是偏光镜,也让人觉得累赘。不过据说目前各家公司都在加紧研发,未来的3D不需要专门佩戴任何装置,放映和显示设备能够自动生成3D影像。第三,放映设备和银幕的稀缺。中国人20年来第一次排队看片不是因为电影院太少,而是放映3D特别是3D的IMAX银幕太少。事实上《阿凡达》3D版在不同影院用不同设备放映,效果大相径庭。最好的放映设备是IMAX数字和金属幕,像上海和平影都的IMAX胶片和白幕只能排在第二位,然后依次是双机3D、索尼4k 3D、Real D、MasterImage等等。由于双机价格过高,使用的影院很少,一般3D影院使用的都是单机系统。国外比较流行的是Real D,而国内常用的一般是杜比3D,是通过在镜头处加装同步的滤光轮将光按不同波段分开再通过眼镜分别接收,这种眼镜也比较便宜。

  现在看来,几个困难不会阻挡人们追求3D的热情。在美国,摩根大通的融资方案计划到2010年底能让美国的3D银幕总数扩张至8000块。而在这一年里,《丁丁历险记》、《爱丽丝梦游仙境》《玩具总动员3》、《驯龙记》、《生化危机4》、《蓝精灵》等多部电影将集体为3D助威。而在中国,电影人们也已跃跃欲试,准备拍摄3D长片;另一方面,估计2010年中国的3D银幕有望发展到1000块以上。让我们迎接3D电影时代吧!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