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方人物周刊:高罗佩一个世纪 狄仁杰一个甲子(2)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08日16:02  南方人物周刊

  作为汉学家,高罗佩以收集中国春宫画、房中术书籍,研究性学而享盛名。中国性学如今已是东西方共同的“显学”,他远远开风气之先,成为研究者无法绕过的出发点。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汉学界,只有高罗佩这样的名士派才有此胆识。《狄公案》的一个吸引人之处,就是其中许多罪案,与中国民间性生活纠葛有关。这其实符合中国社会实际,也是人性之常,只是中国人讳莫如深,也弄不太清楚,而高罗佩几乎是中国社会性问题的第一位专家,无怪乎他的故事引人入胜。

  他的汉学最大成就性学研究实际源自小说创作需要。《迷宫案》于1950年准备出日文版时,出版商要求以裸女画为封面(彼时日本时尚)。他断然拒绝,说这绝非中国传统。为证明这点,他分别致函日本、中国几十家古董商,询问有无明代木刻裸体画像。结果在京都的古董店买到明代木刻册页原本刻版,即一套24幅的彩印《花营锦阵》。他这才明白晚明艺术的风气。

  狄公小说中的插图,是高罗佩自己画的,仿明版《列女传》和《列仙全传》风格,时有裸女形象来自中国春宫画。他用半透明纸描下图形,组合而成,笔调稚拙,别有风味,与小说行文之轻快爽利幽默,互为映衬。这些插图风趣而优雅,色而不淫,非常受欢迎,几百种不同语言的狄公小说中,有许多用他的裸女图为封面。

  从这个发现开始,他进而研究中国春宫画,汇为《秘戏图考:中国彩印春宫版画》一书,限量出版。由此进而研究中国文献中关于性的记载,1961年出版《中国古代房内考》,是系统整理中国性学世界第一人,中国1990年才有译本。

  有些学界人士认为高罗佩的汉学不够专精,跟着兴趣走,只能说是“业余”汉学家。但《中国古代房内考》却是20世纪西方汉学最扎实的成就之一。中国古代文献之繁富,的确需要专家尽毕生致力,但是也需要高罗佩式的聪慧敏感。

  不过高罗佩的学术研究的确带着亲华感情色彩。他认为中国春宫画及房中术中,“看不见西洋人种种暴虐诡异的反自然病态”,中华民族身心健康,两性生活自然正常。他进而推论“中国民族与文化持续不衰,最大原因是他们两千年以来不断地研究男女均衡的艺术。”至于中国春宫画,则“证明中国画家拙于描绘人体之说,完全是西方偏见”。他对中国文化的热情令人感动,但就上面说的这两点,我个人觉得未免对我们这个民族过于恭维。

  实际上高罗佩在书中也说到不太妙的图景:乾嘉禁毁“淫书”,幸存书册往往在日本幸存。他战后在日本任职,收集材料,正得其所。如果他1950年代初任职中国而广收春宫,恐怕不仅收不到,且会引起外交纠纷,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

  狄公小说在西方流行已久,译成29种语言,在38个国家出版,包括芬兰语、克罗地亚语、越南语等。值得庆幸的是,狄仁杰在1980年代终于回到了中国,出现了各种体裁的狄仁杰故事,包括1988年山西电视台所摄电视连续剧,中央电视台2004-2008年播放的《神探狄仁杰》,甚至出现了给少儿阅读的《狄公案故事》彩色漫画拼音读本(高罗佩本人也给荷兰报纸的“连环画”写过本子)。奇怪的是:没有中国观众能辨认出这套小说原是西方人所作,剧中对话完全没有翻译调。原因,来自下面的故事:

  按高罗佩原意,中文本应是标准本,但其小说一直没机会译成中文,甚至在中国无人提起。1970年代末,我在社科院图书馆尘封的大量西方小说中,翻到高罗佩的几本狄公小说,读得爱不释手。1981年1月《人民日报》发表了我的一篇介绍,中国的刊物与出版社开始感兴趣。此时我撮合友人陈来元(正巧也是一名外交官,曾任驻莱索托王国大使、驻纳米比亚大使),与同学胡明(现为社科院文学所专家)合作,以明清通俗小说的语言翻译这套书,以归本还源:本来明清通俗小说就是高罗佩写这套书的范型,如果地下有知,他也会同意这种做法。

  两位译者做得非常成功,几可乱真,证明高罗佩的确是把中国俗小说读通了,也证明两位译者使用了最恰当的语言、最合适的风格。他们多年持之以恒,终于把全套《狄公案》翻译出来。1981年6月起,他们的翻译开始在杂志刊登。当时大陆竞相翻译《狄公案》的有多人,此后另加翻译的也有多人,但陈来元与胡明的拟明清俗小说风格译本竟成定本,也是国内狄公案影视剧改编中对话所据本。

  陈来元与胡明译出的《狄公案》有130多万字,2006年海南出版社《大唐狄公案》4大册,重排了“狄仁杰年谱”,并以年代为序编排了小说中狄仁杰这个人物的经历,把小说人物重新植入历史。30多年来,此书重印翻印盗印本不知几许,电视剧改编也有多次,却从无人能重译。各种文献引用《狄公案》各书的标题,也是陈胡二位所取,竟成定译。这是二位朋友与我聊起时,不免小小得意的话头。

  我还有幸遇到了高罗佩事业的后继者佛克马。他是乌特雷支大学比较文学教授,国际比较文学权威学者,至今常来中国讲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莱顿、伯克利、哥伦比亚等著名大学研究中国文学,毕业后却在荷兰驻北京使馆做代办。正好是“文革”初期大乱之时,1968年红卫兵火烧英国代办处,英国外交人员仓惶翻墙到荷兰使馆,只能由他负责处理各种交涉善后。

  佛克马讲起“文革”“另一面”的故事,让我听得入神。我问他为什么回到大学任教。“以前在荷兰驻北京使馆,都叫我高罗佩第二,”佛克马笑着说:“不安分。”

  历史上的确有过些才高八斗的不安分外交官。同样做过外交官的以赛亚·伯林,提出思想者有两种基本类型:狐狸同时追求很多目标,他们的思维是扩散的,在很多层次上发展,从来没有使他们的思想集中成为一个总体理论或统一观点;而刺猬则把复杂的世界简化成一个严密的观点、一条基本原则、一个基本理念。一个外交官应当是个刺猬,国家要求他做个刺猬,但高罗佩却是一头让人眼花缭乱的狐狸。

  而狄仁杰这个人物在西方也获得了新的生命。1969年英国拍狄公案电视剧6部,1974年《庙祟案》拍成电影,获次年埃德加电视剧奖(Edgar Award)。还有好几位作家开始竞写狄公小说。法国年轻历史小说家勒诺芒(Frédéric Lenormand)的法文狄公案(Romans du juge Ti)在法国大受欢迎,2004年到现在已经出版16本,平均一年近3本!受欢迎程度非常惊人,论者认为大有阿加莎·克里斯蒂轻巧讽喻之风,例如最新一本叫《中国人从不撒谎》(Un Chinois ne ment jamais)。这套狄公小说已经有捷、西、葡、保加利亚等译本。

  中国的西文作家也加入了进来。麻省理工城市规划专业博士朱小棣,目前是哈佛大学住房研究所高级研究分析员。他在《棠阴比事》中找到高罗佩未用的10个案件,用英文写成10则《狄公故事》(Tales of Judge Dee),2006年初版。

  本来高罗佩的狄公小说,法文译本就最多,仅次于中文译本。现在朱小棣的狄公小说也已经有法文译本,似乎是要与勒诺芒的狄公一争高下,在法国摆开了战场。看来,这位中国贤哲的正义惩罪之风,带着他对人性的悲悯之心,随着他的聪慧俳谐语言,吹拂着整个世界。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