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娱乐信报:武侠片下一站在哪儿?(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1日11:27  北京娱乐信报
北京娱乐信报:武侠片下一站在哪儿?(图)

剑雨

北京娱乐信报:武侠片下一站在哪儿?(图)

狄仁杰

北京娱乐信报:武侠片下一站在哪儿?(图)

精武风云

  武侠片,是华语电影最独特的一个类型。它几乎每隔十年就会回潮一次,今年,距离《卧虎藏龙》正好十年。

  同一个江湖,迎来不同的人。今年国庆档,《精武风云》、《剑雨》和《狄仁杰》,或多或少都打着武侠的旗号。一时间,人们仿佛又看到了武侠风潮再度来临的势头。可惜的是,上映之后,三部影片的口碑都不尽如人意。莫说重振武侠片声威,就连起码的武侠热都没能带起。

  说武侠片灭亡太早,可武侠片的未来究竟在哪里?

  话题缘起

  三部武侠片集体温吞

  几天前,一场名为“传统华语类型片变脸后的思考”的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剑雨》导演苏照彬与宁浩、张一白等同行,以及张小北等一众影评人,从国庆档扎堆上映的《狄仁杰》、《剑雨》和《精武风云》三部电影说起,探讨了传统武侠片的遭遇和出路。

  这次研讨会的召开,和《剑雨》的票房失利有很大关系。从影片主创的动机和观众反应来看,该片应该是同期三部电影中武侠味最纯正的,在保留了江湖大舞台和剑客杀手角色的基础上,还融入了“变脸”这种好莱坞元素,但它的收益也是三部影片中最差的。

  当然,票房不是评定一部影片优劣的惟一标准。《狄仁杰》和《精武风云》虽然在票房上还算说得过去,可口碑却和声势浩大的主创阵容形成鲜明对比。先是《精武风云》被指剧情混乱,接下来《狄仁杰》也让对徐克充满期待的影迷大大失望。

  三部武侠电影,都不算成功。当徐克、吴宇森刘伟强这样的大导演压阵,刘德华甄子丹杨紫琼这样的一线明星冲锋陷阵,都不能为武侠片带来起码的热度时,这种类型片,一定出了什么问题。

  原因探寻

  1好剧本难寻

  仨电影一起玩变脸

  好剧本的缺乏是影视圈一个公认的“顽疾”。这个问题在如今的武侠片身上,同样醒目。国庆档的三部影片,剧情就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否定。

  一度热衷武侠片的张艺谋不喜欢雷同,于是自己搭班子写剧本,结果无论是《英雄》的空洞,还是《十面埋伏》的业余,都没让老谋子的武侠之路走得平坦。《狄仁杰》的问题很类似,创新了狄仁杰的形象,也创新了狄仁杰的故事,只可惜编得味同嚼蜡,让片方高擎的悬疑侦探片大旗顿失颜色。

  新编的不讨好,“雷同”的也没好哪儿去。《精武风云》里对旧作缺乏足够理由的重复或“致敬”令剧情始终处在分裂游离的状态。《剑雨》看上去就像山寨版《卧虎藏龙》,色彩、气质乃至场景都在模仿后者,模仿之余却让剧情合理性出了问题:一个人在知情的前提下爱上杀父仇人,可能吗?

  有意思的是,这三部影片都有“变脸”情节,不论是手术、扎针还是冒名顶替,同档期影片居然出现相似度如此高的手法,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编剧灵感的匮乏。

  不只是编剧出问题

  好剧本难寻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有人说这是编剧自身水平造成的,我们不否认,但问题只是这一点吗?

  刚刚结束的金鸡百花电影节上,编剧类奖项被取消引起轩然大波,不少编剧感慨自己在行业中的作为被忽视。在一个国家级电影奖项中,编剧的缺席,的确能说明这个职业的尴尬程度。

  反观在电影产业上比我们更成熟的好莱坞,一次编剧大罢工就能让整个产业濒临毁灭,可见编剧地位之关键。而这个行业之所以在我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相对浮躁的一种观点不无关系:剧本好不好无所谓,有明星大腕就能挣钱。我们的观影群体也不够成熟,在明星脸的刺激下,哪怕看完了再骂也要看,于是票房贡献一点没少做。

  武侠片,以及整个电影业,都不该只是追星的舞台,在星光下,更需要扎实的剧本做基础。早日重视起编剧地位,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对武侠片和整个中国电影业都是件好事。

  2向何处创新

  作为华语电影“独门秘籍”,武侠片涌现过不少大师级的人物,从胡金铨张彻到徐克、程小东,他们在这个领域摸爬滚打,风格辗转变化,已尝试众多可能。时至今日,若想把武侠片拍出新意,并不容易。

  武侠片需不需要创新,在“传统华语类型片变脸后的思考”研讨会上有多种观点。导演张一白认为,类型片首要的还是继承。而导演宁浩则表示,“中国电影一百年,到现在总结出来一个武侠片。如果停滞不前,也是一条死路。”

  我们应该看到,国庆档三部武侠片都在寻找创新的方向,比如《剑雨》中的家庭概念,在以往热衷刻画江湖情仇的武侠片中不多见;比如《精武风云》,让陈真从一介武夫变成神秘的“蝙蝠侠”,多了几分时尚;再比如《狄仁杰》,在武侠概念中加入侦探元素,糅合起来已不见了江湖的味道。但是,这些创新都没有带来足够轰动的反应,只在无人关注下悄然存在。让它们起到当年《东方不败》式引领时代的作用,现在看来不太可能。

  武侠片发展到现在已相当成熟。平地拔楼的创新、变化确实不易,相对容易的是杂交的、融合的取长补短。国庆档三部武侠片也都在向这个方向努力,只是在操作手法上存在偏差,比如《剑雨》如果能让剧情再合理一些、《精武风云》不要漫画化得那么彻底、《狄仁杰》多在破解迷局上下点工夫,相信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与时俱进的道理谁都明白,三部武侠片创新的效果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但动机仍值得肯定。单靠技术实现的《东方不败》式神话已难复制,武侠片再出新招,需要影人从多个角度、不同方向继续寻找道路。

  3侠气今何在

  导演宁浩提出了一个观点:武侠和武打是两个概念,现在银幕上很难看到真正的武侠片。《剑雨》还算武侠片,自始至终在讲江湖。而《狄仁杰》、《精武风云》说是武侠就有些牵强,因为它们顶多是有视觉冲击的武打片。在宁浩看来,坚持武侠电影的精神,把这种情怀种植在武侠片里,是一种责任。

  武侠二字,侠更重要。侠是一种精神,李白的《侠客行》里写得很生动——三杯吐然诺, 五岳倒为轻。黄霑作词的《沧海一声笑》则写出了画面感——清风笑,竟惹寂寥,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从这些文字中,我们知道,凡为侠者,要有轻权贵、重义气、够洒脱、身手好等种种特点。看武侠片,除了看武打,被锄强扶弱、路见不平一声吼的侠义精神感染得热血沸腾才是终极追求。张艺谋当年的《英雄》,正是因为缺少这种侠气才饱受诟病。

  我们已经很久没见过侠义精神了。《刺马》里张汶祥的两肋插刀,《东方不败》里令狐冲的笑看江湖,《新龙门客栈》里周淮安的一诺千金,《男儿当自强》里黄飞鸿的豪情万丈……如今都已成了传说。就连公认最有侠气的徐克,也拍起了《狄仁杰》这样识时务的宫廷戏了。

  侠义精神的渐行渐远,多少映衬着现实里影人的圆滑与老练——用回报率更高的动作戏混淆武侠和武打的概念。可圆滑与老练,正是与侠义精神背道而驰的。

  重振武侠片,先要寻回侠义精神。

  4后继已无人

  看着《剑雨》里的杨紫琼翻跟头耍宝剑,实在是很不人道的事。我们10多年前看“皇家师姐”系列的时候,她就是女一号,这么多年过去了,还要她拖着老胳膊老腿动手动脚,何其悲哀。

  影评人张小北说,“武侠片作为类型片,现在面临的一大问题是后继无人。甄子丹、刘德华和杨紫琼,20年前他们就在了,现在还在,都找不出新人来。等到甄子丹打不动了,他后面就找不出人了。”

  我们一直不缺身手了得的动作明星,先有狄龙、姜大卫等邵氏明星红极一时,就算在武侠巅峰人物李连杰之后,吴京赵文卓、安志杰也都曾被各位大导演重用过,但他们始终没能独挑武侠片大旗。实际上,近些年大红大紫的甄子丹,也是年过40才开的窍。

  该用一种什么方式,让武侠片的潜在明星发挥出力量,是业内需要认真思考的。

  信报记者 唐雪薇

  ■评论

  一个渐远的江湖

  人生充满未知变数,如同传说中的江湖。比如,徐克与吴宇森交手,谁敢说自己稳操胜券?

  两部电影十月交手,《剑雨》输了票房,吴宇森却未必是失败者——他在武侠电影前行的道路上多少迈了一小步。骂也罢,夸也罢,有点创新还能吸引大家对武侠片的关注。而徐克已不是以前的那个徐克,捧着爆米花消费完这部标准的商业大片《狄仁杰》之后,很快就遗忘了片中人物的面目。

  《新龙门客栈》里飘荡在大漠上空的豪情与惆怅,真的距离我们已很遥远。

  武侠电影的魅力就在于让远离江湖的普通观众能够最近距离地体会快意情仇。看惯了“大”“虚”“空”场面的我们,更希望能够感受真实的江湖,即便明知它不存在,也希望从电影中望梅止渴。

  我不想去追究《狄仁杰》与《剑雨》更深的武侠意义,所谓《剑雨》是继《卧虎藏龙》后最好的武侠片,更像一个伪命题。断言武侠电影衰亡无疑是草率的,可我们已有多少年没看过武侠片了?一部武侠片起码要有个侠气激荡的江湖,可在十年中,《英雄》有吗?《十面埋伏》有吗?《狄仁杰》有吗?其实,《剑雨》只是让我们隐约记起一个武侠的时代,仅此而已。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