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精品购物指南:我眼中的国话10年(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15日18:37  精品购物指南微博
精品购物指南:我眼中的国话10年(组图)昔日的中国国家话剧院

  撰文、编辑/李星池   资料提供/中国国家话剧院(微博)艺术研究中心

  12月25日,中国国家话剧院将迎来自己10周岁的生日。作为一家国家级话剧院,国话肩负着展现话剧的中国形象的使命。由于地位特殊,国话不仅要制作出符合市场的话剧,也要兼顾服务大众的目标,即使对于国话,这两者的完成依然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

  历史传承

  10年过去,现在的国话备受瞩目,可事实上,国话今天的成就不仅仅来自这10年的建设,也与其合并前的两大剧院的历史传承有着深厚的关系。2001年12月25日,中央实验话剧院和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合并成了中国国家话剧院,今天国话的气质和风格,几乎就来自对前两者的继承。所谓回顾过去,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在追溯历史的过程中,我们会慢慢发现,如今国话的风格到底来自何处?这家剧院在目前市场上的位置并非偶然,这些问题都能在历史中找到答案。

  1949年4月16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央实验话剧院则是在1956年9月16日成立的。由于时代大背景的相似,两家剧院风格也非常接近。当时中国在很多方面照搬前苏联体制,话剧领域亦不例外。这直接导致的一个最重要的结果是,这两家剧院都是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理论体系来培养、训练话剧的创作和表演人才。

  在两个剧院成立前,解放军文工团就开始招收学生,办起了表、导演培训班,并从苏联请来专家对学生进行培训。这些学生,正是后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和中央实验话剧院成立时的中坚力量。因为有斯坦尼体系的传承,所以今天的国话才会擅长于排演西方的经典戏剧作品,这在全国的戏剧市场中是独树一帜的,包括国话今年提出的“新现实主义”概念,与斯坦尼体系也有很多交集。

  中央实验话剧院的“实验”二字来源于斯坦尼体系的中国化过程。斯坦尼体系本属西方,完全复制至中国,必然水土不服。鉴于此,当时的中央实验话剧院一直在探索西方先进的表演体系和方法与中国本土的表演体系和方法的结合,而这恰恰是今天的国话人也在做的工作。排演西方经典,国话人所做的绝不会是简单的原本重现,他们会加入大量自己的解读,比如孟京辉(微博)今年的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整部作品除了借用原作的故事框架及台词,舞台风格相比原作可以说是颠覆性的改变。

  后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和中央实验话剧院几经分合,导致这些分分合合的最主要原因是历史政治造成的。两家剧院的几次合并拆分都处于文革前后,虽然两家剧院有分有合,但事实上,两家剧院的气质一直颇为相近,这直接体现在了两家剧院的作品上,有时候,两家剧院甚至会在同一时间上演同一部剧目,看上去这两家剧院似乎命中注定是要被绑在一起的。

精品购物指南:我眼中的国话10年(组图)党委书记、副院长 严凤琦

  “像水一样滋润心灵,像火一样照亮前程”

  专访国家话剧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严凤琦

  作为一名1978年就进入国话的老同志,作为目前国话的党委书记和副院长,严凤琦是最有资格来评说新国话10年历程的人了。在国话10周年前夕,记者特地采访了严凤琦老师,看看这位老国话人眼中的国话10年,究竟是什么样子。

  记者(以下简称记):国家话剧院是在2001年正式合并而成的,当时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严凤琦(以下简称严):2000年夏天,当时的文化部领导和有关同志开始商量,决定要办一个国家级的话剧院,对外叫中国国家话剧院,对内叫国家话剧院。

  当时文化部给国家话剧院定了四个任务,第一是要牢牢树立以艺术创作和生产为中心的观念,创作出与国家话剧院相称的戏剧作品和艺术品,这是国话的立身之本。第二是大力推进改革,建立新的剧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记:刚才说到的第一点,你觉得什么样的作品能体现出国话气质?比如目前国家大剧院(微博)做了很多歌剧,人艺有很多经典的老剧目,它们都有自己的独特气质,那国家话剧院的气质究竟是什么呢?

  严:我们有一句话:精品、经典、实验、先锋。我们要打造世界级的精品,国话刚成立时演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当时演这个戏时,看戏的观众排成大队,这个戏一般人演不好。国话演过《萨勒姆的女巫》,阿瑟·米勒的作品;《老妇还乡》;2002年孟京辉排过《关于爱情归宿的最新观念》……国家话剧院演过很多经典作品,这个剧团就有这个本事,因为它经过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训练,国话人有解读经典、演绎经典的能力。国话人就要碰那些没人敢碰的经典戏剧,就要排你觉得有难度的戏剧。国外的话剧,北京人艺不大敢碰,国话就敢碰,但是国话碰到北京味的戏就要小心,搞不好要触礁。国话碰了很多经典戏剧,莎士比亚、契诃夫、易卜生……要说国家话剧院的风格,我认为是演绎精品、演绎经典、敢于探索。把外国先进、经典的作品搬到中国来,把中国的经典作品推向世界去,国家话剧院这方面是有独到之处的。

  记:还有国话的体制建设,如何建立符合目前戏剧市场的体制呢?国话合并10年来这方面遇到过怎样的难题?

  严:刚合并时有几个问题,两个剧院合合分分产生过情感上的纠结,一些人会困惑不解,甚至有其他情绪。我们当时是把队伍的稳定、团结和发展放在前面来,不稳定,干部搞竞聘制,那就坏了;分配机制上,考虑过拉大级差,但这方面大家还有一个思想上的接受过程。所以在体制和运行机制上,没做太大的变动,只是提供了更宽松的艺术创作环境。

  记:目前的戏剧市场已经非常商业化,国话今后的体制改革方向是否会更加市场化、企业化?

  严:一个戏剧产品,无论高雅或先锋,永远要面对市场,这是国家话剧院一直研究的课题。国家话剧院虽然是事业单位,但管理上依然会采用一些企业化的方法,比如成本核算、预算、制作人计划……这些东西过去艺术家是不考虑研究的,甚至根本不懂,而现在就需要考虑研究。但我们不能完全去为了挣钱、为了市场,我们也要像我们的戏剧文化那样,像水一样滋润人们的心灵,像火一样照亮人们的前程,我们还有很多社会责任。在城市演出,要严格按照市场化规律运作,可那么多基层看不到话剧的,你得走下去,走下去车马住宿费能放到工人、农民身上吗?国话毕竟不是一个市场化的剧团,不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剧团。

  记:国话今年一直在打造新现实主义年,在你看来,什么叫新现实主义?

  严:所谓新现实主义就是在现实主义中加入我们自己的注解,为什么加一个“新”?因为我们今天面对的是新的现实、新的社会,我们一直以新的视角去接触今天的社会现实,我们以各种各样新颖的手段和理念,以及各种各样新颖的戏剧形式来反映今天的现实生活。为什么还要“现实主义”?因为我们总在反映今天的现实生活,不管我们有多么五彩缤纷的表现形式,有多么纷繁缭乱的表现手法,我们都围绕今天的生活,或讴歌,或针砭。

  记:国家话剧院即将迎来10岁生日,你如何看待国话的这10年?

  严:国话的10年是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不断繁荣的10年,这话比较空,但在我心里很实在。我们每年推出七八台戏,演出收入不断攀升,国话演员在影视剧中不断闪现……我们今年终于有了自己的现代化剧场、像样的办公楼,结束了原来的“游击”状态。

  记:国话目前的新址跟以前的地方相比文化氛围没有那么浓厚,搬过来以后经营状况怎样?符合你们的预期吗?

  严:应该说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最开始我们也不大看好这边的戏剧氛围,当时到这边来心里也很不安,虽然硬件条件上去了,但到了这样一个戏剧文化并不浓郁的地理位置当中,我们要有艰苦作战的准备。所幸通过我们的努力,整个状况比当初的预期要好很多。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责编: 葱尾)

分享到: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