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新京报:《投名状》很好但希望能更好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0日14:18 新京报
作者:张小北 《投名状》(blog)是近年来华语大片风潮中少见的佳作,如果以满分10分计算,这部电影我给8分。被扣掉的2分里,0.5分是剧本,0.5是群众演员,1分是战争场面。 本片的故事非常工整,就商业片来说,这个故事完全符合观众的预期。全片虽然刻意地模糊了历史背景,但所有的人物关系都交代得非常清晰,人物性格和转变也都具有说服力,丝毫不影响观众对于影片人物的认同和对故事的感动。总之,在近年来的华语大片中,这是一部少有的好好讲故事的电影,不但有诚意,而且有技巧。 但这样的剧本也有其明显的软肋。对历史背景的刻意模糊应该是为了照顾国际市场,概念化的善恶对决虽然可能有助于外国观众理解本片故事,但对于国内观众来说,这么模糊的故事就有可能会导致普通观众在理解上的误差(我在看电影的时候,后面有两个观众一直以为清军的对手是义和团)。电影里那三个官员明显属于功能性人物,他们在电影里就如同说相声一样,根据剧情发展不时跳出来勤奋地向观众解释着人物动机和历史背景。对于这些明显的故事缺陷,一部有八位署名编剧的电影不可能没有想到,大概还是为了照顾国际市场而不得不做出的妥协。因此故事方面虽略有瑕疵但可以理解。剧本质量不错,再加上三位主演也都发挥得非常好,电影就难看不了。李连杰(blog)在本片中的表演少见地有层次有深度,将庞青云的性格塑造得非常有立体感和深度。刘德华(听歌)则是典型的没有功劳有苦劳,没有苦劳有疲劳,这么多年之后,终于让大家一惊———原来你是会演戏的!至于金城武(听歌)只要往那里一站就够了,底下自然有一帮女观众在尖叫。不过在群星(听歌)闪耀的背后,群众演员一如既往地在后面添乱。我理解国内的影视环境不好,大家拿的报酬都不能体现自己的劳动和尊严,但是敬业精神和钱不是成正比的,既然拿了钱就要按照职业水准要求自己,打仗就是打仗,怎么可以拿着刀枪棍棒在背景里玩? 战争场面也是本片丢分最厉害的地方。电影里很具体地提到了舒城、苏州和南京,可电影里的战争场面,一看就是在北方的涿州影视城拍的。我相信对于很多国内观众,尤其是江南地区的观众来说,这一点他们会很介意———苏州城外一马平川,连条小河沟都没有,甚至黄土朝天连根草都没有。 具体到军队编制、战术、武器、官职等细节,本片也有不少令人遗憾的错误。最明显的地方就是在苏州战役的段落。历史上的苏州城破是在1863年12月,苏州守将郜永宽等杀害主将慕王谭绍光和500士兵后投降献城,整个苏州攻防战是从8月开始到12月结束,而不是影片中说的9个月。同时,在还没有杀伤火器的年代,清军在城外狂挖战壕,把苏州城外挖得就像斯大林格勒,这实在显得很搞笑。美术难道是从《集结号》剧组直接请过来的吗? 最后的南京战役基本没正面描写,而是采用了平行剪辑的办法写意地表示了一下。由于是采用了战争和生活场景平行剪辑的办法,可能一般观众注意不到,但确实有为数不少的战争场景镜头是重复使用的。包括一个大炮开火的中景,一个士兵在城头摇晃山字营大旗的镜头,一队清军冲入城门前景有人在混战的大全景,基本都用了两三次以上。如果不是因为后期审查的原因临时进行的修改,这样的问题实在是不应该在这样一部电影中出现的。 新浪娱乐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