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京报:《公园》比酷热一些比嗲冷一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30日09:52  新京报

  作者:胡续冬(blog)

  这些天,网络上可供下载的片源丰富了起来,金球奖的获奖片、奥斯卡奖的提名影片很多都已经available了,像是给下载一族准备的年货一般。可面对如此丰盛的影像大餐,我还是沉浸在2007年度最大的一个观影遗憾中。尹丽川(blog)首次执导的电影《公园》虽然我一直非常想看,但因为各种阴差阳错加不靠谱,不但短暂的公映和若干次小规模放映都没赶上,就连某电影传媒奖组委会承诺在2007年底寄来的评审用影碟也都不见踪影,令我一度感叹:不管是“公园”还是“母园”,反正都是没有缘。

  终于,某电影传媒奖组委会在初评结束n久之后总算把《公园》寄来了。我像见到了亲人一样,把其他待观影片都推到了脑后,愉快地在小尹的《公园》里溜达了一圈。《公园》果真没有辜负我的期待:它不像大多数的国内小成本电影,为了另辟蹊径一味在叙事的花哨性和题材的擦边性上猛躁,而是认认真真在拍一个既不炫也不煽但却触动你没商量的好故事;它也不像这些年动不动就拿“女”字说事的女艺术家的作品,因为在片中,对父亲的镜语凝视和对女儿的内心世界不温不火的关注密不可分地交融在一起,构成了一种很难得的叫做博大的东西;而它最最不像的,是它完全不像一部青年导演的处女作,虽然里面也有一点点处女作中很常见的强度拿捏不准的表意策略,比如对结尾的处理,一群自娱自乐的中老年众生在父女俩面前鱼贯而过,这个有点过于摆大师范儿了,但在片中的绝大多数镜头里,都能够看到第一次做导演的小尹竟然展示出中国的一线导演们憋着装都装不出来的底气和沉着。

  《公园》表面上看是在处理父女之间的沟通,实际上它的意义却远远不局限于此,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柔韧的理解模式,用来供我们吐纳那些在快速的外在变迁之下显得棱棱蹭蹭的日常情感。就算把它限定在两代人的情感交流这一套路之内,我也认为它远比处理父子关系的千里走单骑(新京报:《公园》比酷热一些比嗲冷一点)》拍得更有质感。很不理解这样一部精彩的片子为什么公映时间那么短、范围那么小,而且“传颂”的范围那么狭窄,我想这一方面是片方宣传费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影评人的眼力见的问题。

  在世界各地的导演行列中都有作家渗入的当代,一向以剧本为软肋的中国内地竟然一直缺乏作家出身的导演,尽管在香港,作家出身的彭浩翔(blog)已成了香港电影复兴的最大看点之一。小尹之前的作家导演大概只有朱文一个,朱文的几部片子都很不错,但不知为何,也鲜见那些跟着电影学院人脉一路高歌猛进的影评人看重他。小尹因为曾经在法国学过电影,所以这部《公园》虽然和朱文的《云之南方》有取景、构图上的个别相似之处,但对镜语的把握,已然呈现出目前中国内地作家导演的最高端。

  作为一个时常被纳入时尚话题但在骨子里却认真到死的诗人和作家,小尹常常被不甚理解她的人朝着“酷”和“嗲”两个极端的方向肆意想像,但看完《公园》你就会发现,她处理题材的火候,恰好是比“酷”热一些比“嗲”冷一点的既温情又冷静的温度。

    新浪娱乐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