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友:杨逍遥二仙
杨康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而又刻骨铭心的人物。然而为了将他作为蠢蛋郭靖的反衬,金庸把他写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恶棍。我要说:杨康,你死得真冤!
《射雕英雄传》中金庸着力渲染的是一种文化本位上的“大汉族主义”。主人公的民 族身份虽也是汉人,但在寻找生身之父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在民族身份与现实境遇之间的矛盾:郭靖生为水泊梁山郭盛之后而生长于蒙古草原且成为成吉思汗的金刀驸马,杨康生为抗金名将杨家将之后却贵为大金国的小王爷。
让我们考察一下《射雕英雄传》中两位男主角郭靖、杨康的命运即可知道金庸此时“汉本位文化”的倾向。
郭靖作为遗腹子来到世上,与母亲生活在蒙古大漠,托庇于铁木真帐下,在他不断被母亲灌输其父辈价值规范、追怀父辈的成长过程中,蒙古人粗犷豪放的民族性格对郭靖刚毅木讷个性形成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成吉思汗是郭靖的养父兼精神之父,他不仅在郭靖的成长过程中担任了父亲对孩子的养育和保护义务,更重要的是成吉思汗的雄才大略、英武之气在郭靖幼小的心灵上曾引起的一次次强烈的震撼,为郭靖日后走上不平凡的人生道路作了坚实的精神准备。可以说,成吉思汗是郭靖的第一位“精神教父”(而不是郭靖身为汉人的六位师父——“江南七怪”在郭靖成长过程中更多履行的是传授武功和强化其报仇决心的义务,而且他们传授武功也不得要领。郭靖武功的精进、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与对自我潜能的发掘有待于他回归中原后遇上他的第二位精神导师——洪七公。)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汉蒙两族交战之际,郭靖在两个民族之间进行重新选择时所特有的矛盾复杂心态的真实性。金庸通过成吉思汗逼死郭母李萍的情节,从外力上解决了郭靖这一在个人亲情与民族大义之间的选择,从而使郭靖最终走上了保家为国、抗击蒙古的道路。郭靖的成长故事,便是在两种民族文化的痛苦抉择与人生苦难的重重洗礼中,一个平凡的甚至有些愚笨的青年成长为“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英雄传奇。
比之郭靖,杨康寻找精神之父的历程则更具有悲剧意味。完颜洪烈在杨康成长中所起的作用比之成吉思汗之于郭靖,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杨康在18年来从不知道自己是汉人的情况下,完颜洪烈在他的生命中是“生身之父”兼“精神之父”的理想父亲。难以想象让这么一个在精神层面早已完全被女真族文化同化了的并且一贯以金人自居的人,一夜之间仅因突然冒出的汉族的亲生父亲——而且是他18年来一直认为的民族敌人,就马上倒金向汉。杨康的悲剧在于他缺乏反出金国的必要条件,无论在感情上、思想上都没有这种心理铺垫。因而将杨康在知道自己身世的真相后仍不遗余力地为金国效力的行为简单地理解为一种“贪恋荣华富贵”的卖国求荣、认贼作父行径,是有失偏颇的。诚然,杨康身上有许多恶劣品性,但如果排除对人物的这种道德判断,杨康的悲剧与萧峰的悲剧在发生机制上实则如出一辙,只不过杨康更为果敢决绝地选择了对他有巨大亲和力的金国文化,而萧峰则由一种两难选择中的困惑犹疑最终升华为一种兼并包容的破除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偏见的人道主义之爱。其结局则一为悲惨,为一己之私而自作自受丧生于嘉兴铁枪庙;一为悲壮,为消解两国纷争而自戕于宋辽军前。
在《射雕英雄传》这部受元杂剧《赵氏孤儿》影响颇深的小说中,金庸创作时有意运用了雨果的“美丑对照法则”,将杨康作为郭靖的反面对照物来塑造。郭靖、杨康两个名字暗嵌勿忘“靖康之耻”之意,本身就是国仇家恨的产物。除此,两人在人生经历上还有一个重要的相同之处:均是自小生活于异域他乡,在个性气质乃至价值观念的形成上受异族影响较大,其精神之父(后天接受的价值观念)与生身之父(先天决定的民族身份)之间是有错位的。然而,郭靖成为金庸不遗余力称颂的对象,而杨康则最终难逃身败名裂的可耻下场。从两人一喜一悲的结局和金庸对两人褒贬分明的态度中,我们可以看出金庸在这个时期鲜明的“汉本位“思想。
杨康不是恶贯满盈,也不是非死不可,只不过作了金庸笔下“大汉族主义”的冤魂罢了。时至今日,还有人说杨康是贪求荣华富贵死有余辜,杨康,恐怕你是要永不瞑目了!!!
本文提交者发言纯属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ent.sina.com.cn/v/44581.html+28-3-44581+10+28-3-40998>点击此处发表评论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