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使然,每天都要到新浪的影视版看一下,浏览当天海内外的娱乐消息,当然也顺便了解一下网民们对《情深深雨蒙蒙》的观感。
一直以来都是网民们对该剧诸多看法,不过没想到的是,二十五日的新浪影视版出了一篇署名为《每日新报》见习记者翟翊的文章,谈的是关于《情深深雨蒙蒙》音乐的三大败笔。文章没什么深度,充其量不过是人身攻击罢了,主题也很明显:表彰古巨基、林心如, 贬低赵薇。
该见习记者能谈别人的败笔,那就让身兼观众和读者、网民三种身份的小民(很遗憾,小民没能有机会混入记者,哪怕是见习记者的队伍中)也来就文谈文,说说该见习记者文中的败笔,想本小民别的权力没有,可是,既然见习记者将自己的文章发表了,就得允许读者评论,好象赵薇唱了歌,就敢于承担类似某些见习记者的评论一样吧。在这一点上,见习记者与歌手其实没什么两样。歌声与文字都得经过听众和读者的评判。
见习记者文中第一点,说赵薇唱的《小冤家》还将就,而其他如《假惺惺》、《夜上海》非常差劲,其实,我觉得见习记者言之有理。那么何来败笔呢?殊不知见习记者败就败在他(她)还没搞清目标就扣响了扳机,那么他的准确性可想而知。情剧插曲中,遭到见习记者表扬的歌曲《小冤家》是赵薇演唱无疑,而其他受到见习记者体无完肤之批评的,却非赵薇演唱,而是位叫cutie的名不见经传的歌手演唱的。见习记者此番犯了记者的大忌讳:作为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就是讲究一个真实、准确,而见习记者连事实的真相都没搞清,就慌忙地将观点落实于白纸黑字的稿子上,并公之于众,正应了那句话:露多大脸,现多大眼。此为见习记者之败笔一;
见习记者文中还谈到,为什么赵薇能得到演唱情剧插曲的机会,是因为赵薇“可能是”会经常琼瑶阿姨长、琼瑶阿姨短地哄琼瑶,获得琼瑶青睐,才获得了演唱插曲的机会。此败笔更是说不得又一次犯了机会主义冒险主义再加上毛躁主义的错误,新闻记者在家里跟老婆谈论别人的家事时用猜测、可能这样的字眼还可以,在一篇公开发表的,又是谈论别人的文章中,随便用猜测便对一件事情得出结论并大加评论,绝对是违反了自身的职业道德。何书桓们都知道跑新闻,可是,见习记者却可以用猜测来完成自己的文章,而对于几乎人人都知道的因为赵薇是琼瑶可人唱片公司的唯一歌手从而得到了演唱的机会的事实,却如天外来客般不知不觉,岂不是笑谈?记者(见习记者也是记者)干到这样,不如回家算了。
见习记者文中还提到,“林心如那即使是气息稍弱、语言稍柔的唱功较之赵薇还是略微高出那么一点点”,真是让人大跌眼镜(我可怜的眼镜!),唯一的解释是:该见习记者从没听过林的演唱,就将此等比较运用到自己的文章当中,因此,再次犯了不真实、不准确的忌讳。从而也成了她文章中的败笔。
见习记者最后一个败笔是,置广大观众对赵薇表演的肯定于不顾,显然是不尊重事实的最明显的表现,而一个不懂得尊重事实尊重读者的记者,一个只知道用自己手中的笔来宣泄个人情感好恶的记者,要之何用?更要问一句,写出这样的文章来,目的何在?职业操守何在?
一部四十多集的电视连续剧中的插曲,有了“三大败笔”,可能对这部戏的成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更何况观众们还是见仁见智的多。可是一个记者(尽管是所谓的见习记者)的一篇千来字的小文中,竟然就出现了四大败笔。在记者多如牛毛的今天,写出这样的文章,那此记者的职业前途不得不令人担忧。(情深深雨蒙蒙见习观众:月儿)
本文提交者发言纯属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点击此处发表评论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