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正文
彼岸花--近20年西方电影音乐漫话
http://ent.sina.com.cn 2001年12月14日11:10 新浪娱乐

  关于近20年来电影音乐的演化,我们常常只能在一些时尚的杂志和资讯中窥见一鳞半爪,而鲜见比较系统的评价,这是由于作品和作曲家尚未接受“时间”的洗礼,难以作为“文化积淀”来接受品评,其实这大抵还是我们的偏见。过去20年的电影音乐承载历史,昭示未来,其重要性丝毫不逊于那些公认的“经典”,我们需要对这段演化历程作一梳理。而对于年青一代而言,过去的20年意味着全部生命,他们受着影响,同时也主动参与着这个时代媒体文化的构建。电影的方方面面在这20年里发生着深刻变革,而电影音乐也演化为多种形态,并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大家都认同当代电影音乐的“诞生篇”当属1977年间世的划时代巨作《星球大战》,作曲家John Williams采用了传统的交响乐风格,并将它完美地溶入这部史诗般的科技电影之中,其实5、60年代时交响乐已是电影音乐中的“弃儿”了,但Williams却把它介绍给了在此之前对其知之甚少的年轻一代。而Williams本人是这样认为的:“我不知道关于是《星球大战》重振交响乐雄风的说法是否公平,因为交响乐的巨大价值及其成功的表现力使我不得不对它情有独钟。”Williams与导演George Lucas选择通过用独立的主题来表现每个角色及相应设定,因此音乐对于整个故事的描绘能力并不逊色于那些美仑美奂的画面,为了使两者能水乳交融,音乐力求做到既能突出某一角色的特定主题,又能表现出角色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使你仿佛能“看见”角色在做某一件事时所流露出来的情绪色彩。这其中一个极佳的例子,当属“星球大战三部曲”第二集《帝国反击战》中天行者Luke与Darth Vader决斗场面的那段4分钟音乐了,在这里出现了五位角色的旋律:0:40的Darth Vader,1:41的Yoda, 2:00的Lando,和公主分别出现在2:16和2:54,相互间体现出极佳的互动效果。

  Williams超凡的音乐才能使这段乐曲永留于影的记忆之中--虽然它只是作为这段紧张激烈电影情节的补充,说“星球大战三部曲”是那个时代的诠释听起来不无幽默,但就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事实,而那些看过影片的万千影迷,几乎没有几个不会哼上一段旋律的。

  另一部没有《星球大战》那样流行、但同样是光芒照人的音乐作品来自于1982年摄制的《野蛮人Conan》(Conan The Barbarian)。作曲家Basil Poledouris在电影方面的造诣丝毫不逊于音乐创作,与影片导演John Milius可谓是天作之合,Milius想把整部影片都“浸泡在音乐中”,Poledouris充分发挥其天才的想象力,把角色各自的主题以及他们的情感和斗争相溶合、相交织,谱写出一曲尤如“星球大战”那样的“音乐戏剧”而脍炙人口,这其中“Riddle of Steel/Riders of Doom”那一段同时包容了Conan的初始情绪以及受“教化”后的感情变化,形成一种强烈的戏剧性反差。另一段“Gift of Fury”则以不可思议的情绪张力表现了Conan哀伤的感情,此外恶魔Thulsa的第二主题,名为“Dies Irae”的那段被认为是最著名的格里高利圣歌之一。交响乐和合唱等音乐资源的有效运用是这些名作令人心驰神往的重要原因之一,亦是电影音乐中传统类型的代表。古典音乐的曲式和风格我们耳熟成详,由它们来造就一批好莱坞的经典亦是理所当然的了。

  接下来该谈谈80年代的流行曲了,这无疑是赢得年青一代欢心的制胜法宝,许多电影都围绕着流行音乐做文章,它们中因此而成功的也不在少数。基于流行音乐元素的电影音乐作品在80年代成为一种风尚,一些诸如《早餐俱乐部》(The Breakfast Club)和《Ferris Bueller的休息日》(Ferris Buellsr’s Day Off)堪称此中表率,这些作品的要素和主旋律都不太明显,更多地表现为类似“填充物”的背景音乐。《圣者》(The Saint)则是我们所熟知的一个较新的例子了,它是60年代间谍电视系列片的重拍,它的两个版本《影片音乐》和《原声音乐》中,前者因著名的Orbital乐队以“炫技热舞”(Tachno-Dance)形式演奏而更显震撼力,同时也烘托出了剧情的热烈效果。此外一些流行电子乐的要素在作品中也时常可见,大家也许不知道,正是创造了这种“炫技热舞”类型音乐的欧洲艺术家将之介绍到北美,才使这种原先“地下式”的音乐类型重登大雅之堂。Orbital对于流行电影音乐的贡献还不仅仅表现在以上方面,他们善于对一些已经完成谱曲的作品以电子化的形式重新演奏,从而展现出一种截然不同的风韵,这方面另外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对于David Lynch的《沙丘魔堡》(DUNE)的令人迷醉的配乐,流行乐队Toto在混合这些多元要素方面亦是可圈可点,他们的配乐庄重而主题鲜明,音乐在流行、电子以及电影风格化配乐之间转换自如,既体现出丰富的色彩又不至于破坏整体感,堪称这一时期的佳作。

  流行音乐要素的导入究竟会不会“干扰”主流化的电影配乐模式?多元化是否会使所谓的“电影配乐”变得似是而非?答案是否定的,正如著名的在线电影音乐杂志评论者Kees Hogenkirk所说,这一切看起来宛如“梦幻地带”一般可人。虽然这些流行化的作品整体数量并不多,但它们在电影音乐演化历程中的卓著地位仍让我们对之肃然起敬。大家在购买电影音乐原声带时常常会有这样的抱怨:原本想来上一盒Prince的《蝙蝠侠》,结果却阴差错地带走了Danny Elfman的《蝙蝠侠》,它们看上去有些相似,实际上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集子。流行音乐对于电影产业的影响是恒久的,但它们不会使其他电影配乐相形失色。此外还有另一种形态的电子配乐不可与上述流行乐混为一谈。我们知道当一些电子和工具诸如合成器和电脑(MIDI)等足以胜任音乐创作之时,它们立即就被使用在电影配乐方面,这其中最为令人印象深刻的当属Vangelis为1982年出品的著名科技电影《银翼杀手》(Blade Runner)所作的合成配乐,Vangelis善于通过电子乐器和采样来营造出一种未来感十足的氛围和风格,与电影可谓天作之合,虽然以当代的标准来看其作品未免有些不合时宜,但毫无疑问这些音乐攫住了电影的主题,产生出与视觉画面具有同等感染力的听觉画卷,这与Toto乐队创作《沙丘魔堡》的效果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后电子乐器与采样设备的进一步发展使得作曲家能轻松地运用乐器创作从钢琴声到犬吠声,乃至你闻所未闻的音效,其涵盖范围之大令人咋舌。高产作曲家Jerry Goldsmith创作过不下150部电影的配乐,此中的《Patton》、《星际迷航》(Star Trek)、《预兆》(The Omen)以及《异形》(ALIEN)等均为新一代电子合成器的杰作。

  在这段时期内整合了交响乐与合成器两大要素的“交叉性”音乐也出现了。一部比较重要的作品是创作于1989年的《The Burbs》。它的表现手法颇为怪异,但也不失其娱乐性,与整部电影的怪诞和一种变形化的幽默色调倒也十分般配,它可以说是对Goldsmith创作空间的进一步拓展。合成器似乎在创作音乐音效方面有着无穷的潜力,它们在科幻以及一些描述未来电影中使我们体验到了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感受。90年代的电子乐器更趋成熟,作曲家和合成器专家使此项技术更为先进和复杂,以至于能够在不需要任何交响乐队的情况下照样创造出一部气势宏大的交响乐作品,这些“虚拟化”的作品与由真实交响乐队演奏的作品放在一块比较,若非此中高手也听不出有什么区别。

  也许你曾听过Hans Zimmer的《绯红色浪潮》中的音乐,它们都是合成器的产物----除了一段小号的独奏和一段童声合唱来自于我们这个真实世界。这方面孰优孰劣的争论也不绝于耳,但是这部出色的作品回答了所有的问题,它恰到好处地唤起了观众的强烈情绪,营造出与电影情节互补的紧张氛围。耳闻其声,身临其境想必是对它最为恰当的概括吧。

  电子音乐在今天的电影领域,其价值已是无庸置疑的了,不仅如此,在娱乐市场占有重要份额的电脑游戏同样要求助于它。

  Lucas Arts的资深作曲家Michael Land为许多游戏撰写配乐,其中包括一款著名的冒险游戏《The Dig》它的音乐有着与Vangelis的《银翼杀手》相类似的强烈氛围,与电影配乐几乎如出一辙。电影配乐已不再只是电影的专利品了,越来越多的娱乐领域、越来越多的作曲家正在共同努力:应用它的成果,推动它的前进。“氛围式”(Atmospheric)音乐在前文的《银翼杀手》和《The Dig》中已有表述,它是电影音乐的一个发展趋向,当代的制片人都害怕静默,他们挖空心思配上对话、动作、主题音乐乃至氛围音乐来尽可能缩小静默在影片中的比例。氛围音乐的定义很简单:它们不与任何银幕上的角色或动作发生直接联系,只是时时让你感到电影的特定风格或类型。它们也可以有主题,但只是以淡淡的音符在背景上跳动。这些音乐中比较著名的还有Alan Silvestri的《掠夺者》(Predator)和James Horner的《异形》(Aliens)。许多电影中过多的氛围音乐可能会喧宾夺主,反而使电影音乐的主基调和主题不甚鲜明,因此在离开画面独立制成音轨CD时就显得不那么好听了。因此这个趋向在碰上购买CD的消费者时就不太妙了。《星球大战》之所以传颂一时,主要是由于它突出了不同角色的人格化主题,而没有什么氛围音乐来填充背景。Williams的卓越之处就是他诠释出了古典音乐的真谛,使之能将一个故事娓娓道来,从这一点上说,氛围音乐不适宜于单独零售。

  从没听说过一家摄影棚能捣鼓出一个音乐风格来,然而迪斯尼却在其动画片中做到了。80年代末迪斯尼决定将喜剧性和音乐性这两个要素共冶于其动画片中,这是一个令人啧啧称奇的创举,为迪斯尼吸此到大量的观众,一位乐评家说道:“迪斯尼应该为他们优秀的乐曲而获得荣誉,这大大增强了其动画片的艺术魅力,带给观众绝不冷场的欢快感受而老幼咸宜。”Alan Menken作曲的音乐和Tim Rice的抒情歌曲赋于动画片新的生命力,《阿拉丁》因此而富于感召力和欣赏性,这简直令人难以置言。这其中的两段,“On Jump Ahead”(歌唱)“Street Urchins”(乐器演奏)告诉我们音乐与人声是如何相得益彰,结合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的。主题在人声中展现,又在器乐声中重复和变奏,与《星球大战》的手法相类似。于是,《小美人鱼》、《美女与野兽》、《阿拉丁》、《狮子王》,一个自成体系的音乐风格不断得到了巩固与发展。

  电影预告片中的音乐似乎不太会引起人的关注,当它们在电视或一部正片开演前播出时,你可能会疑虑:预告片中的音乐是否就是电影自身的?大多数时候这不是一回事,但也有作曲家会被邀请为预告片谱曲。时间所限,这些音乐的表现力也大多有限,但一位预告片作曲家John Beal却对之十分投入:“有时我半夜会接到一个项目,而且必须在第二天6点前交稿。此后,他们抱怨说我配乐中的结他声听起来不甚真实,我告诉他们像模像样的音乐创作是难在半夜里搞定的。”尽管如此,John Beal还是十分喜爱这项工作的。而令人惊奇的是大师级作曲家,前面所提到的Jerry Goldsmith竟也曾为一部名为《Judge Dredd》的预告片谱写过乐曲。这段乐曲是如此美妙,你将很容易在当年的特选CD中听到它。但包括John Beal在内的其他人可就享受不到作品制成CD的殊荣喽,也许不久的将来一切都会发生。

  过去20年来电影音乐的趋向和变化真是数不胜数,许多作品都常溶入了多种类型和风格,《沙丘魔堡》是流行乐、电子乐,也可以看作是氛围音乐,这种多元化倾向无疑正在并且还将影响到大量的作曲家。在商业化方面取得成功的音乐也不少,例如James Horner的《泰坦尼克》配乐,就高居排行榜相当长一段时间,且被大量歌手和乐队翻唱及改编。但再优秀的音乐,它与“过去”总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古典音乐至今仍屹立于电影音乐之巅,它还将在未来20年中作为根本性的纽带,延续着电影音乐的历史。蔡臻欣

   千首明星金曲铃声任你挑选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发表评论 | 影行天下 | 短信和E-Mail推荐 |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快讯:《千禧曼波》获得金马奖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奖 (2001/12/08 22:40)
《电影之翼》荟萃电影音乐之王汉斯-齐默历年佳作 (2001/10/31 15:58)
电影音乐与中秋晚会“十一”期间奏响民族宫大剧院 (2001/09/24 17:36)
音乐:电影音乐不电影 (2001/08/04 17:40)
廊桥遗梦--好莱坞电影音乐会 (2001/05/09 10:55)
中山纪念堂“奥斯卡之夜”再现经典电影音乐 (2000/12/20 10:33)

新闻搜索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分 类 信 息
您投票 我送奖!
:买房租房找鑫尊
   1.8元能租别墅办公
   款款真情夏利专卖
   舞蹈学院成人招生
   UPS电源专家
   我们在这里相约
:大众polo开始预定
   浦江工业园区招租
   ★巴西烧烤美味
: 0.33/分国际长途
:出国留学的摇篮
   欢迎加盟平安保险
:留学澳州首选澳宝
   友和道通商务网
:全新人才招聘信息
:接?不接?一亮便知!
:吃100元,送50元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30--5108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