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友:cindye1233
一直认为《萍踪侠影》书中最大的败笔就在最后几回中云蕾的形象完全淡出。实在是突兀。原本几乎是在借着她的眼光来看整出事件,突然门前伤心永别后,她就消失了,即使后来出现过几次,也都只占几行字,对于她的心理描写更是着墨极少,倒象个毫无关系的路人似的。尤其最后几回里高潮迭起,连云重这种不讨好的角色都蓦然光彩顿生,相形之下,
云蕾没有出场机会,更是显得苍白黯淡。会被某些人说成配不上丹枫,也有这方面的关系吧?
这就是梁老不及金庸的地方了。都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金老就能做到两手硬,梁老却失之偏颇了。虽然丹枫是绝对的主角,但将笔墨分一点给那个总是默默承受的女子,让她得到更多的理解和尊重,并不为过吧?大概只能归咎于梁老的懒了。其实陈墨说的没错,作为可以与丹枫交相辉映的女子,离了丹枫,云蕾仍有自己的光彩。只是这光彩却被忽略了。
如果没有最后一刻的拼死护檀郎,脱不花的形象将永远只是一个刁蛮的大小姐。也将永远不能成为某些人以之轻责云蕾的榜样。相形之下,云蕾只是在危机过后才入场且一声不发,确实象是没心没肺。但若梁老当初肯多费些心,以云蕾的深情。那一刻的她的光彩,当不在脱不花之下。因为有着这个想法,于是设想过千百种可能的情况,最终却从胡一刀夫人身上得了灵感。
如书上所说,云重一入张府不久,云澄就在云蕾搀扶下进来了,可见事发当时他就算不在现场也离得不远。而就在那群围观的百姓中的可能性最大(因为他行走不便,不可能那么快)。同理可证,云蕾也在围观的人群中。眼看着一生至爱将在眼前灰飞烟灭,眼看着另一个女子为了他牺牲生命,眼看着他们共同的朋友不顾性命前来营救,眼看着哥哥放弃家仇罔顾皇命飞奔而来,那么多情善良的女子,可能无动于衷吗?但她就是没有任何动作。这一刻的云蕾,到底在想什么,在做什么?
我所以为的情况,是这样的:
一看到张家门前围了重重兵士,立了红衣大炮,她直觉的就要冲上前去,却被一股大力拉住,回头一看,是父亲用尽平生气力扣住了她的手腕,以严厉的表情命令着她,以哀伤的眼光恳求着她,她没有办法硬生生地甩开父亲。当初在亲情和爱情间是她自己选择了作一个孝女,她已经辜负了丹枫,她不能再辜负父亲了。她只能等,等其他人的行动,等是否有奇迹发生。说是她懦弱也好,说是她消极也罢,在这一刻她没有别的法子可想,心中也隐隐觉得,丹枫是在劫难逃了。凄然地悄悄看了一眼父亲,父亲眼中的神色十分复杂,是大仇将报的快意?还是不能手刃仇人的遗憾?或者,还有更多无法描述的感情?但是,这一切都将不再重要了……轻轻地她握住袖中暗藏的短刃,悄悄地将它抵住了自己的心口。命运一直在迫她选择,如果每一次选择都不可避免地要伤害到所有人,这一次,就让她任性一回吧。努力地睁大泪眼,她定定地看着张家的方向,看着一生至爱远远的白衣飘飘,心中从未有过如此的宁静,也许,这是最好的结果吧?她不是脱不花无法眼看着心爱的人在面前死去。她有足够的坚强,可以支撑着她到最后一刻。她要亲眼看着他走,他走的那一刻,她会陪他一起去。这就是她唯一能为他做的事了。最后时刻越来越近,生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了,随着时间的一分分推移,短刃一点点没入胸膛,她却不觉得痛,反而有一切苦难都将结束的释然……就在这时,情况急转直下,丹枫的性命保住了。看到他安全了,他没事了,脚下一软,几乎要跪坐下来,却被父亲扯着,一步步前往张家。和他再度相见,面对他凄然的眼神,情却怯了,惟有低下头去,不想让他看见盈盈泪光,不想让他知道方才曾有过的心潮跌荡。然后,那么突然地,他的父亲选择了这样的离去。想要上前抚慰他的伤心,却发现早已没有了那样的立场……
任她再坚强,此刻也已到了极限,再也撑不下去了。终于坐倒地上,泪流不出来。不是不能流,是已在心底流尽了。
版权所有:cindye1233原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