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67.242.157.*的网友
这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了大量关于《英雄》首映的报道,热闹异常,首先是描述北京首映的规模如何盛大,然后是记者们发泄观后是多么的失望,再然后是在上海和广州首映时张艺谋们如何招架一帮南方娱记的提问,苦口婆心地反复解释自己的影片、指责北京个别娱记的非礼行为……一切宛如从一幕正戏变成一场闹剧,好在还没到20日的公开上映。当然,张
艺谋手中逐渐减少的牌中还有国内票房和北美票房、明年的奥斯卡提名、加长的《英雄》及其更多介绍影片出笼过程DVD的发行等结果,以回敬娱乐界的猖狂抨击。今天的张艺谋和失落金鸡奖最佳影片奖的陈凯歌的心情可谓相似,热脸撞到了冷屁股,费力不讨好,徒劳地面对人们本能的嫉妒和商人们的算计。
出现这种现象到底是因为什么?
当然,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了解当下人们普遍的心理状态:急躁和功利。从看片心理分析,可能应了人们常讲的: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因此,现在面对《英雄》更应该象陈道明在首映式上讲的那样:对于观众,应以一种平常心看《英雄》;对于媒体等方面,应让《英雄》自然地成长。
抽空重温张艺谋的《活着》,仍然被深深打动,看的过程中忘记了什么启呈转合,什么造型色彩,由任眼泪流淌,不说别的,仅活着这两个字就是对百年来所有海内外华人生存状态最准确的描述。
又趁热打铁重读黑泽明的影片《七武士》,影片叫人震撼,其中七个英雄塑造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但主次分明,故事叙述起伏,高潮迭起,摄影充满力度和张力。从而更加感慨黑泽明的大师地位(50年代的黑白片,好莱坞把故事买走,七八十年代改编了一次美国版,听说最近又要重拍)。
突然想起广受褒奖并得当张艺谋称赞的俄罗斯导演米哈尔科夫1999年的《西伯利亚理发师》(the Barber of Siberia,但这么伟大的影片,居然在北美的一般录像带DVD出租店中找不到。)
下面引述一个影迷的观后感和张艺谋对该片的感慨,特别是那个影迷的感觉可能最贴近我们,当一部充满阳刚之气的影片呈现的时候,作为影迷的我们需要的是震撼和荡气回肠,影片结束时会若有所失,晚上会夜不能寐。
《英雄》的不足,或曰张艺谋这次的问题可能就在于,张艺谋梦想拍摄一部震撼和荡气回肠的影片,而媒体又把《英雄》形容成这样一部影片,但92分钟的《英雄》可能在情感上不能令人满足。
本文提交者发言纯属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点击此处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