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永远都属于那种站在风口浪尖上的人物。一是因为他的身份和个性;二是因为整个的社会大环境。现如今,由于这个投资巨大的《英雄》的全面公映,张艺谋再一次“站”在了风口浪尖上。最近这一段时间,翻开所有报纸杂志,到处都连篇累牍地写满了张艺谋和他的《英雄》。
如果说在该片没有公映前,由于大家都不知道该片具体是个什么样子,所以关于《
英雄》的报道都是金钱效应和名人效应换来的前期炒作(当然这里面也部分包括原则上的接近电影本身的故事介绍和评析)的话,那么,随着《英雄》的大面积公映,关于《英雄》的争议已经全面上了一个新台阶,只是这个台阶不是关于电影如何,而是关于个人以及素质的争议。这种表面上的热闹“争议”始终给人一种“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不悦感受。
而这一切都起因于张艺谋在上海的一次出离愤怒。
关于愤怒
张艺谋携剧组一行在上海举行的见面会上,分外愤怒地指责了在人民大会堂参加首映式的记者,说记者不懂礼貌,在会场上打手机、打瞌睡,还把他们精心设计的武打说成是打架,是极大的不尊重。
此言一出,顿然在媒体上掀起了反击狂飙,一时间,几家媒体借助这一架势迅速刊发了各种各样的“公开信”。于是乎,原本属于电影争议的行为迅速演化为一场口角之争。
随后而来的是,有人发表声音说,中国的电影批评市场很不正常,总是不自觉地朝着非电影文本批评的邪路子上走,进而指责娱记和影评人。
其实,一直以来,这也是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现象。不但是在张艺谋的《英雄》这一件事上,很多圈内的事情似乎都有这种倾向。为什么在这诸多的事件上我们总是会滑向“叫骂”的斜坡,或许这句话不仅仅需要娱记们来反思。
关于大师
《英雄》播出后,尽管在票房上一路高歌,但也出现了颇多贬意,最通俗的说法是,这哪是张大师的作品?简直很末流。进而开说张大师堕落了。
我不知道张艺谋是什么时候成为大师的,但是有一点我感到奇怪的是,张艺谋怎么就堕落了?难道拍一个投资巨大的电影就属于堕落?况且,他为什么要崇高?他为什么要承担崇高?为什么非要他承担崇高?他究竟要为谁承担崇高?
况且,“大师”的桂冠是谁给的,说穿了是我们自身强加于张导的,是我们自身心里假想的?难道我们希望张艺谋拍出像大师一样的作品,他就非要拍出大师的作品了。再者说,什么样的作品才该是大师的作品呢?我们有没有这样的标准?
现在,市场需要的是钱,投入了3000万美元,得为市场负责。况且,谁规定的张艺谋必须拍出大师级的电影?是张艺谋自己,还是你我,还是法律?
张艺谋自己都没那么累,你跟着使什么劲?既要求别人这儿又要求别人那儿的。
关于经典
更多的还是说张艺谋这片子拍得不经典,说张艺谋没有拍出他的理想和设想,应该如何如何拍,才算得上经典,才能进军奥斯卡。这真是你不说我还明白,你一说我反越来越糊涂了:你究竟是要人家好还是不好?
分析一下这样的背景心态,我感觉很好笑。一方面要灭人,另一方面又嫌人家没有达到理想高峰,从而又希望人家达到高峰。我不知道这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态。
但有一点可以清楚的是,如果《英雄》没有获取奥斯卡,我们中的很多人会说,我说不行吧,就是不行,你看连奥斯卡都没有评上,水平离世界级的大师还远着呢?如果得了奥斯卡呢。我们中的有些人又会说,今年的奥斯卡是最没水平的一次,怎么会评选这样没想法的片子?这真是奥斯卡的堕落。
我真不知道我们某些人的心理算是一个什么样的心理?
总之,对于这些纷争,我宁愿把它看成是一出闹剧或者是群殴。就如同我们乡下站在当街相互对骂的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