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对《英雄》的看法如何,张艺谋的强大号召力确实让国人吃了一惊。几天下来,厚厚的钞票使所有吃《英雄》这张大饼的人乐得合不上嘴。当然,也让有的人很为自己顶风冒雪凑热闹,呼朋唤友看首映,到头来见面不如闻名而懊悔不止。尝了甜头的人自然不好意思卖乖,认为自己吃了亏的自然不肯罢休。于是,售票窗口依然熙熙攘攘,反对之声却甚嚣尘上。一时间,英雄似乎成了狗熊。歌颂之词在没公映之前就已被用滥,此时再出现简直是不合时宜。其实,《英雄》到底是不是个英雄,现在绝对不是盖棺定论的时候。
飞雪
张艺谋对颜色的狂热迷恋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相信每个看过电影的人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出身于摄像师的老谋子善于用各种近乎铺张的色彩来诠释情绪。这是在电影上映前我就得到的消息。但是我依然没有想到影片因为红橙青绿所带来的冲击有如此之大。无论是茫茫戈壁还是郁郁青山,都被老张搞得纯粹而绝对。与环境浑然一体的人物装束,衬托着不同的心情状态。章子怡所饰的角色在濒死前都将金黄耀眼的树林涂抹成一滩碧血。这很让人为之感动。看过后,我建议在“通过颜色测试你的性格”之类的休闲游戏中,直接套用电影中颜色与故事的对应关系。这样的形象描述远比“蓝色,象征忧郁……”来的更直接。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色彩辨识后,脑子中回忆出的画面绝不是某个大腕充满沧桑感的脸,而是把“影帝”、“影后”镶嵌在一幅幅不可分割的图画当中。所有的打斗场景几乎都被全方位展示。追求扎实的传统武学没了用场,李连杰穿越水幕成了现代人对人生瞬间的最新体悟。而主观视角的万箭齐发让冷兵器有了新的生命,有如《珍珠港》中的导弹在秦朝诞生。大的资金投入与大胆的尝试,使国产影片薄弱的特技环节,有了长足的进步。
残剑
既然武侠为一传统物件,自然得和中国人所习惯的平铺直叙叙事风格相统一。但是,《英雄》显然背离了这一惯性轨道。张艺谋用一种非常少见的叙事方式重新描绘了武侠世界。虽然有许多人对这种尝试并不赞同,更有甚者因此而贬斥其为混乱不堪。其实,姑且不去讨论这种方式是否适合本故事,仅仅因为这种新的尝试就应该赞赏。一个看似简单的刺秦故事,背后隐藏着众多的可能,也就诞生了众多的精彩。世界上的事本就如此,真实与谎言并生,各种可能交错而行。因循受旧本不是中国人的传统,百家争鸣才是硬道理。开放式的故事结构使每种可能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就我本人而言,反而最喜欢被秦王第一个戳穿的故事,即那个李连杰编造的谎言。把三角恋、一夜情、嫉妒、愤怒、情欲都囊括其中的小故事,显得非常具有现代意识。这似乎并不比王家卫的“我有个东边的朋友……”来得更离经叛道和故弄玄虚。相比之下,后面的几种可能情感渐渐趋于单一,最终集中在李连杰刺秦的大义与梁朝伟与张曼玉所饰角色的感情上了。说句题外的话,这章子怡果然是“悔人不惓”!在她的衬托下,杨紫琼(《卧虎藏龙》)与张曼玉都显得风华已逝。有了她在感情上的“插足”,难保男主角不会心旌摇曳。不管怎么说,《英雄》在讲故事的方法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无名
张艺谋集结了众多的明星在宣传上很占优势。名人的一举一动都备受人们的关注。所以《英雄》跟着张艺谋及其“英雄”党羽的行踪成了未映先红的范例。相比早年的《泰坦尼克号》来说,国人根本不熟悉毛头小伙莱昂纳多与胖姑娘温斯莱特显然费了更大的劲。张艺谋的决定显然是正确的。
在武侠电影上,大陆显然落在了后面。张彻在1967年拍摄的《独臂刀》成为现代武侠电影的先驱。该片为武侠电影创立了“美貌与智慧并重,英雄和侠义的化身”的基本框架。像批评《少林寺》一样,在风靡大陆市场同时,导致许多孩子离家出走去少林寺学武。大陆基本没有正视过这一市场潜力巨大的题材。如同武侠小说为许多人所痛恨一样,武侠电影也为许多人视为难登大雅之堂的末流。可是拍摄了《大醉侠》的香港导演胡金铨却曾在1976年被评为世界六大导演之一。所有喜爱武侠电影的人都应该感谢李安。是他的意外获奖使国人放下架子,开始涉足武侠电影。这使历经了众多坎坷,如今又遭受好莱坞高科技袭击的武侠电影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可能。而李安的接力棒传到了张艺谋手里,张艺谋完成得好。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有人把这个棒子传下去,一定会有另外一个英雄出现。(辰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