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剑文:
本人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谈谈我的观点:春节晚会如果从节目本身来说,想要大幅度提高确实不现实。而且关键在于每个观众评判节目质量的标准各有差异,而春节晚会的目标又在于占领整个市场,而非某个细分市场。给小学生看的节目中学生不喜欢,给中学生看的大学生不喜欢。就象昨天的节目,黄宏的作品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不比赵本山差,但未曾料
及网友打出来的分相差却这么大。所以说由于节目本身导致的争论无论何时都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在现今价值观各异的社会背景下。从某种角度来说,正是中国近二十年来进步的标志。
除去节目本身质量不谈,我觉得目前对于春节晚会来说,最大的也是最可能的提高空间就是画面质量,这里我所指的并非现场的布景,而是指数亿观众在电视前的收看画面。从这些年来的电视转播来看,很多可能出彩、漂亮的场景被导播、现场摄像遗漏、破坏了。如果这种现象在十年前技术条件不成熟的时候,那是无可厚非,但现在对于中央电视台资金条件这么好的单位,这完全不是问题,是否是不重视呢?我们不得而知,或许就是因为导播本身的水平不够--为什么在2004年奥运会中的众多体育项目中,中国唯独被授权担任羽毛球比赛的现场电视信号提供,其中的答案很明显,就是我们知道到什么时候该拍什么镜头,该怎么拍。另外,为什么看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转播就不想再看中国的类似节目,就是因为每次维也纳音乐会时,有专门的音乐家班子担任顾问。而我们的导播在转播音乐会时,由于自己不懂音乐,所以该特写的时候要么不敢,要么乱特写,明明长笛在独奏,电视上却出来一个大提琴手在呆坐着(这种镜头在现在的春节联欢会的电视民转播中比比皆是),到最后,导播只能用全景来对付,虽然现场效果依旧,但电视画面质量就无法让人忍受了。
除了导播要对节目本身熟悉之外,导播还必须要关于运用运用镜头语言去捕捉、去展现现场观众无法看到的漂亮镜头。为什么大家喜欢看张艺谋的画面?这是同样的道理。
总之我认为在无法大幅度提高节目质量的前提下,加大对提高电视画面的财力、人力是必须的,也是完全可行的。如果能请来张艺谋,按照对待拍广告、拍专题的态度制作春节晚会,那我可以断言,明年的春节联欢会的收看效果必然提高一个层次--要记住,我们办的是电视晚会,而非普通的联欢会。
本文提交者发言纯属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点击此处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