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jlcaijin:
自1979年邓在军和杨洁组织策划中央电视台第一次春节联欢晚会以来,春节联欢晚会已成为十几亿中国人必不可少的年夜大餐,与守岁,听新年钟声,放鞭炮,贴春联,发压岁钱一样,成为国人必不可少的庆贺新年的方式,被列为新民俗之列。
近年来,随着开放程度的加深,观众的眼界越来越开阔,好莱坞的电影可以同时在纽约和上海首映;台港地区的流行歌曲,则不再需要经口水歌手们翻唱才能流行;电视台从中央到地方搞的各种名目的晚会,一晚摊一台都有富余;而大歌星大影星们,则在经济利益驱使下,走穴走得让大江南北的村村寨寨的牛儿马儿都熟悉他们的身影。
春节联欢晚会原有的优势被消解;只剩一个时段优势。但如果利用好这个优势,其两个效益也是可想而知的——毕竟,一个同时拥有近十亿观众的节目,其商业价值和冲击力是可以想象的。
但遗憾的是,诸多事实表明,每一年消耗无限的精力和财力搞出来的“春节联欢晚会”,却越来越不招人待见;除了央视索福瑞公司自已玩的调查之外,说好的观众却是越来越少。虽然有千般的借口和万般的‘亿口难调’之类托辞,但都不能掩饰的一个事实便是:春节联欢晚会确实病了,从一只凤凰蜕毛拔皮抽搐成了一只鸡肋。
春节联欢晚会第一病:肥胖症
春节联欢晚会24年的历史,实际是一个不节食者暴饮暴食发胖的历史。从1979年到1983年的春节联欢晚会的形象,基本上是个瘦弱而不谙世情的村姑,身上有很多美丽的亮点,但也有一些需要修正的不尽人意之处,但给人总体感觉是清爽明丽,一台由文娱工作者与电视工作者组成的茶话式晚会,其规模很小但内容却充实。
央视最终认定1983年为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其主要原因可能就是因为村姑身上的不如人意之处;另外,当时电视机太少,知道这几届晚会的人不多,也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之后,领导开始重视,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丰满起来,进入了美丽的青春期,此时段从1983年至1993年,其间涌现了大量的优秀节目和优秀演员,中央电视台后来的“春节联欢晚会”的班底,基本上在这十年中形成;前几日流传出的2003年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单,其核心节目和核心人物,基本上成名于这十届晚会。这十年中,虽然也出现过1985年在体育馆举办的那届不成功的晚会,但这只是村姑在学化妆时的一次败笔,总体来说并不影响其成熟时期的风韵和多一分则胖少一分则瘦的丰姿。
之后的十年,春节联欢晚会开始疯长;从最初一个小型茶话晚会进而发展成为中央电视台下半年度重要的中心工作。工作人员和演职人员,从几十人上升到数千人。晚会由最初的国家拨款而发展成为创效益2.3亿元,每分钟赚20万的黄金电视节目。场面越来越大,装饰越来越金碧辉煌,而节目内容越来越苍白。像一个高不可攀又俗不可耐的大胖妇人,恐怖的大蛮腰,可怕的油漆桶三围,油腻腻的胖脸上闪烁着不可理喻的自我感觉良好的笑容。
自此,春节联欢晚会已胖到无以复加,6个歌星唱一首歌,动辄数百人的群舞,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大联唱;据最新报道,今年光是主持人的十套服装,是由全手工“云锦”制成,光人工成本就要消耗500万元,在这种虚浮的肥胖之下,某些导演和演职人员的胖死也就顺理成章了?赵安的落马,便是很好一个例子。
春节联欢晚会第二病:白血病和重症肌无力
与晚会愈来愈胖的身材相比,晚会的内容则显得越来越苍白。最初观众还能从中获得一些最新信息,但到后来,春节联欢晚会成为一个僵化、无趣的模式。一成不变的晚会模式;一成不变的念电报;一成不变的猴年跳猴猪年跳猪;一成不变的观众席上坐着一成不变的观众一成不变地在令旗指挥下一成不变地鼓掌,笑。内容越来越伪市民化,伪生活化。让观众觉得春节联欢晚会像是在喝一杯加了颜料的白水,鲜艳而无味。像白血病患者的血,虽然也是红的,但对人的身体却毫无益处。
除此之外,由于严卡时间,一切随机的趣味都被禁止。相声被卡成极短的小笑话,而小品演员们的笑容都是严格被秒表卡死了的。至于现场直播中需要出现的一些即兴场面等,更是不可能出现。李谷一当年一人连唱6首歌还下不了台;新凤霞被她的儿子背上台的场面也将永远不会出现。晚会在铁一样机械僵硬的节奏中,越来越像完成任务一般了。
春节联欢晚会第三病:明星们的精神分裂症
明星是春节联欢晚会必不可少的人。这些在公众面前牛得只剩两个鼻孔的骄子们,在央视的导演们面前谦虚得像一只只小绵羊。这是十足的人格分裂症状。这些症状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春节联欢晚会正在成为大的名利场。我们已在春节联欢晚会上看了太多的丑小鸭一夜变天鹅的童话。我们也因此明白,明星们那句“在中央台磨刀,在地方台杀人”的经典台词所包含的,究竟是不可理喻的病灶还是伤痛欲绝的悲伤之辞。
除此之外,明星们的精神分裂,还表现在不同的场合对央视春节晚会的评价,笔者已经不下十次在“艺术人生”之类访谈节目中看到那些“腕”们特动情特伤感地叹已有几年没有和家人共度除夕了,一副比下岗特困户没钱买年货还惨的架势。但如果真有一天,不让她(他)上的话,还不知她会不会因此就快乐起来?
而今年跳出来拒绝央视的大腕们,其实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央视。连与央视梁子结得最深的陈佩斯也没法不承认这一点。
春节联欢晚会第四病:缺钙的小品
小品是凭春节联欢晚会而成名的。曾经有太多的小品在观众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宋丹丹的“海南岛”他妈,赵本山“陪乡长扯蛋”等小品形象,既喜庆,又充满讽刺。虽然鞭鞑的多是些泛化的小人物身上的毛病和习气,但也让人受益不少,这也是观众们喜欢小品的原因。
但后来,小品变得向内,出现很多演员们只敢拿自己生理缺陷说事的庸俗节目。进而出现在台上“练习拥抱”之类恶俗场面。社会上的诸多负面现象不再成为小品关注的元素。小品像一个可爱的小刺猬,拔光刺之后,只能沦为一个个中不溜肉丸子。
与小品相类的还有相声。他们都像付彪所说的那样,需要补钙了。
春节联欢晚会第五病:条子演员发炎的阑尾
因为晚会是名利场,很多梦想一夜登龙的青年男女们,都开始打起它的主意,为了在上面混半个脸,动用各种关系,拼命往晚会里扎,于是出现让导演们痛苦的一类东西——“条子演员”。这些条子演员水平大多比业余不相上下。好在这些年春节联欢晚会假唱颇多,也不太看得出来。因而,很多令观众不舒服的脸,就在观众面前晃了。很多人将这上条子演员说成晚会的盲肠,没发作时,有也可,无也可。一旦发作,则要命。
另外还有央视索斯福越吹越大的肺气肿似的收视调查;晚会多年如一日目光不出文艺中心办公室的患自闭症似的“公开招聘’”。以及一年比一年严厉的封锁消息的疑心病;还有广大娱记像患虐疾一样晚会播出前热情追捧播出后冷语恶评。这些,无一不表明,春节联欢晚会病了,病了的春节联欢晚会让爱过她的观众们很忧心……
本文提交者发言纯属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点击此处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