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bdux发表评论
由马老辞世谈相声的式微:
马老走了,留下的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但他并不是走的那么安详,他所终生从事的相声事业在当今社会面临着极其迫切的生存危机。是相声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走到了生命的尽
头,还是一个不可原谅的文化凋零的悲剧?如果是后者,责任在谁?--艺术家?听众?媒体?社会?还是时代?可以断言,每种艺术形式都和一个时代有关,都是应运而生、势颓而去的。它们的产生、发展和式微与承载它的工具息息相关,兴衰与共。
相声属于收音机时代,小品属于电视机时代。相声的艺术价值在于语言而不是动作、表情,其优势在于想象空间丰富,在表演者之后还存在听众脑海中再加工的程序,从而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收音机的普及使得相声这种艺术形式空前发展,打破了解放前街头卖艺的局限,成为全国风行的令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名牌节目。当电视逐渐取代收音机成为人们娱乐手段的主流时,小品作为相声的姐妹同胞应运而出,并且从比较单一的听觉刺激扩大到更为震撼的视觉刺激。小品的优势不言而喻,但局限也不可避免--表演者在艺术的互动交流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占据压倒性地位,而最有助于形成真正幽默感的听众/观众自我再加工的余地则不可避免地被压缩。小品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表演者和段子本身的水平,而不是观众的欣赏能力和认知水平。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小品的发展培养的不是观众的幽默感,而是助长了观众的思维懒惰。如果说相声还可以作为艺术来“欣赏”的话,那么小品则几乎完全堕落成被用来放松神经、找乐子的“发泄”。春节晚会要求赵本山的小品每两分钟就要有一个包袱,就是适应这种违背艺术规律的极端表现。这当然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快餐文化的流行不无关系,但悲哀的是离开了观众的参与,艺术的生命力已经枯萎了一半。
我们应该思考的,不只是相声。古风、汉赋、乐府、骈俪、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民国杂文、京剧、现代武侠、港台言情、电视剧、电影、报纸、杂志、网络......所有的娱乐艺术,都是时代造就的,都是那个时代的人民创造的。作为狼心狗肺的70年代生人,我已经无法理解现在的追星族,听不懂孙燕姿,看不惯浮躁的炒作和赤裸裸的商业利益。但我知道孙燕姿们确实给现在的小孩子们带来了很多很多的快乐,就象马三立给我带来了无穷无尽永远回味的快乐一样。小孩子喜欢孙燕姿不喜欢马三立,那不是罪过,我们只能为不同的价值观而无奈,但不能是毫不容情地打击、排斥、污蔑、侮辱。
作为娱乐艺术的受众和土壤,我们需要做的是宽容,当然是有原则的宽容。唯一让我们无法宽容的是对艺术的埋没。
(呜咽游民,2003年2月11日)
本文提交者发言纯属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点击此处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