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5-07 12:56:33新浪网友就《走向共和》4月亮相央视要破例连续三遍播放发表评论IP:219.138.81.*
1、李鸿章的平反是个老问题了,早在10年前看冯小宁的《北洋水师》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了(此剧对我影响深重),记得电视剧最后李鸿章等上去往日本谈判的轮船,表情痛苦无奈,给我很大的震撼,毕竟北洋就是李鸿章的命根子,之后陆续看到了很多关于李鸿章的历史
文献,知道此人确是人才,只是生不逢时而已,在《走向共和》里给李鸿章算是正式平反,是有基础的,只是觉得剧中的李鸿章有些过于气宇轩昂了一些,就向《雍正王朝》里的雍正一样,太完美了,真实的李鸿章难道就没有过苟苟且且之事吗,过于完美反而给我的心理以反弹,似乎对这个人物的处理还可以再处理的丰满一些(建议拍个电视连续剧《李鸿章》)。
2、慈禧不是个政治家,她同时对几国宣战就是证明,用“志大才疏”还是比较恰当的,剧中给了慈禧的很多错误以辩解,挪用北洋的钱也有了合情的解释,但实际上这些恰恰证明了她偏低的治国水平。慈禧的问题在于目光短浅且心胸狭窄,但是当受到吹捧的时候可能也会做出一些开明之举,比如后来实行新政其实比之前她镇压的戊戌变法的思想还要激进,感觉《走向共和》中对慈禧过于拔高了,对她的晦暗心理几乎没有什么表现,她命令把珍妃扔到井里时让人感觉这好象不应该是这么个胸怀坦荡的老佛爷的作为。慈禧没有必要为她平反,她不什么具备大智大勇(当然可能她的确有些妇人式勾心斗角的技能),脱去剧中那种政治家的外套,其实按照一个平庸心态表现她可能更接近历史真实。
3、袁世凯感觉是剧中塑造最为成功的一个人物,也应该是最接近历史真实的一个人物,首鼠两端是本剧对袁世凯的定位,历史上他也的确是这样的一个圆滑之人,并且精明能干、善于用人(他的北洋系统里出了不少人物,比起李鸿章可是强多了),如果袁世凯不是个人物,为什么辛亥革命之后拥护他的人如此之多,使他顺利的登上了大总统的宝座,其实孙中山是极不想让出位置的(剧中孙文主动让位,到是让黄兴唱反对派,其实好象恰恰相反,黄兴是极力主张让位给袁的),由此可见袁世凯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剧中对这些都进行了表现,基本还原了历史,袁世凯的身败名裂之笔就是最后的称帝,剧中也给予了很多的铺垫对他进行了开脱,比较适度,这个人物非常可爱。
4、孙中山的形象在剧中也有所突破,但仍然是比较拔高。孙文对于大清国来说就是一介刁民,他不务正业对政府处处不满,甚至连维新也不放在眼里,是一个理想主义或者说异想天开的人物,应该说他的那些思想是不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的,哪怕放在现在依然是过于激进的,但他所处的中国的历史时期十分重要,并且碰上了袁世凯这样一个对大清不孝的人物,历史潮流成就了孙文,但这并不就意味着他就是一个完美的人物,如果真的让孙文治国,国将不国,因为他性情不定,为人尖刻,后来还产生了骄蛮之气,二次革命是孙的盲目躁动导致了历史的倒退,成全了袁世凯,(孙文的性格就是革命,不革命痒痒)这是他的一大败笔,而二次革命失败后,组建中华革命党,要求党员绝对服从效忠他个人,并且还要盟誓用中指按上指印,以至和黄兴闹翻分道扬镳,这些剧中都有表现,是对以往的突破。但同时剧中又对这些进行了“合理”的解释,依然处处维护他的形象,看样还是有所顾忌。认真评价孙中山还需时日,这部电视剧能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因此算是仅次于袁世凯的塑造较好的一个形象,比起以前的关于孙中山的那些垃圾影视作品来说是强出不少。
本文提交者发言纯属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点击此处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