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正文
网友评论:谈《走向共和》中李鸿章的形象
http://ent.sina.com.cn 2003年05月08日22:07 新浪娱乐

  2003-04-28 00:24:47网友:llyq6750就《走向共和》4月亮相央视要破例连续三遍播放发表评论IP:218.59.66.*

  对一个高三学生的应帖

  ——兼谈《走向共和》中李鸿章的形象

  (流泉原创)

  昨晚,我浏览一家中央级《走向共和》的论坛,看到一个自称高三学生的帖子。帖子中有这样的话:“我看到了一个有气节、有民族英雄感的李鸿章,让人同情李鸿章,敬佩李鸿章,更加憎恨腐败愚昧的统治者,而不是一个对历史无能为力的志士!”从全帖的语气看,这是一个不足二十岁人的心里话。因此,我觉得历史正剧对人的影响、尤其是对孩子的影响甚于教科书。所以用历史正剧来阐扬历史精神的作品,责任无比之大,凡剧中不科学、不讲历史的地方必须纠正。下面是我对他的应帖:

  ceEyes1同学,我是个路过人,看了你的文章,有些忧心忡忡。你提出剧中有穿梆现象没错,但是你受该剧影响,对历史上的李鸿章产生了“有气节,有民族英雄感”的认识,我却有不同看法,可以交流。电视剧《走向共和》在艺术上是有看头的,但它对历史精神和历史人物的把握存在较大的问题。历史上的李鸿章对中国的洋务运动和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做出过贡献(楼下有分析李鸿章洋务运动的帖子),但同时他对甲午战争的失败负有很大的责任,这是他奉行西太后对外妥协、对内压榨路线的恶果。尽管他在马关签约时与日本的伊藤博文讨价还价,忍辱负重,可怜得近乎“悲壮”,但是他竭力维护的并不是民族的气节和中华民族的利益,他所死心塌地维护的是西太后政权,是清朝的封建专制,这一点一定要分清楚。该电视剧的编导者在李鸿章问题上用感情压倒了理智,对过去“李鸿章是卖国贼”这一定论的纠偏大有矫枉过正之嫌,甚至把他美化成了民族英雄,忽视了他也是最腐败的清廷要员之一。由他当权的时代,中国沦为最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难道他不负有责任吗?不错,最主要的责任在于西太后,在于西太后式的腐败的封建政体,但是作为掌握着或者说操纵着国家机器的李鸿章们就可以成为民族英雄吗?民族英雄在面对民族敌人侵略时,是宁肯战死也不会投降的,更不会像西太后、李鸿章之流以出卖国土去乞求一隅之安,用人民的血汗钱乞求洋人的翼护,以保证清朝皇族的苟延残喘。请君一定要明白,李鸿章在日本受辱乞怜为的是清廷不灭,而决不是在关爱像我们这样的小小老百姓,更不是为了中华民族的气节、利益和心灵感受,他在马关表现的只是“忠君的气节”。历史事实证明,在李鸿章式的“民族英雄气节”关照下,我们中华民族的国土和利益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侵犯,民族感情和自尊心遭受到空前的戕害。

  电视剧把李鸿章写成是一个有个性的具体的人是可以的,表现他在和谈中有骨气争讨的一面也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看清他在代表着谁,他的所谓“骨气”到底为中华民族争得了什么?对过去一些“偏左”的史论观点应当纠正,但不可以矫枉过正,绝不可以把李鸿章从“大卖国贼”的牌位上拉下来,又给他颁发一枚大民族英雄的金牌!如果造成这种局面,中国人的历史观、政治观就要混乱了,人们就会不明白为什么晚清的国家机器是最腐朽的,而掌握着国家机器的重臣李鸿章却是最英雄的。也许有人说,大清甲午一战最后失败全怪西太后的六十大寿挪用了水师的银子,否。有研究专家专门查验了清廷当时几年来的财政收入与支出的细账,修园子庆寿仅仅是表面的原因之一。皇宫中帝后两党的勾心斗角、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争权夺利,为保皇位不惜借洋人之手瓜分中国、以换得可怜的统治权才是问题的实质,而李鸿章则是党争中的干将之一。以上是甲午战败政治原因;从战略战术上讲,北洋水师败绩在四方面:第一是轻易地放弃了黄海制海权,第二是没有一个能科学决策的、统一的军事指挥机构,指挥方法陈旧,效力低下,第三是陆、海军缺乏协同作战,第四是缺乏对付狡诈的日本侵略者所应有的军事谋略。这些问题都与李鸿章有直接的关联,是他追随那拉氏昏庸腐化、主和妥协路线的必然产物。这些详实的证据材料过去没有得到史界重视,如果你认真找来看一下就会明白的。按说一个泱泱大国的水师,尽管炮旧弹少,时速不及日舰,但也决不会仅因为西太后要过六十大寿而在数月内全军灭亡,内中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其中的责任李鸿章决不会脱掉干系。

  没有北洋水师的全军灭亡,何来马关的屈辱签字?李鸿章在马关喝下的苦酒中很大一部分是他自己酿造的。仅就马关谈判来说,他所率领的代表团就一直被日本人套在圈套里打转儿。日本人破译了他与清廷的往来电报,摸透了清政府打算割地赔款的具体底牌,而且又借李鸿章受伤之际,糊弄着清廷让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当了和谈的全权代表,并早就了解到李经方是个胆小鬼,故意把其诱至另室,恐吓他如不答应条件,他就有可能死在日本云云。李经方果然不经吓,促敦其父认可日本人的条件,造成了条款的最终签字。在马关和谈中,是日本人牵着李鸿章的鼻子走,而李鸿章通过电报则牵着清廷帝后两党的鼻子走,中国人在这场屈辱的和谈中只扮演了木偶的角色,而牵线人是日本人。当时日本国也因甲午之战国力大亏,加之西方帝国的掣肘,日本并不想再打下去了,只是想在中国身上多捞些好处,这在日本人的史料里有详尽的记载,但是李鸿章们却不明白,仍然在倭人的圈套里诚惶诚恐地打转悠。这样的“气节”如何称得上民族英雄?

  仅从历史上李鸿章在马关和谈中的表现看,他也不是一个称职的谈判全权代表。事情并不像有些人看了电视剧认为的那样,李鸿章是为了挽救中华民族的灭亡才忍辱签字的,如果当时他拒绝签字,中国就一定要像今天的伊拉克了,好像是因为李鸿章的“英雄行为”才使中华民族免于沦亡的,这真是天大的笑话!抗日战争中,日寇的铁蹄踏遍中华,但他们最终却在投降书上签了字!铁证般的历史资料表明,甲午战争中,战场和谈判桌上的失利李鸿章都负有相当的责任,因为朝廷本来就想割地赔款求和,又经他的电报不自觉地帮助日本人“恐吓”朝廷,事情哪有不遂日本人心愿的道理!

  这些具体的、真实的、生动的历史细节本来很有戏,依据史实完全可以把戏写得有声有色,让观众从历史本质的再现中感悟到走向共和是历史的必然。但是《走向共和》却故意避开了这些历史细节,着力从李鸿章“爱国”气节的张扬上、代为清政府委曲“受过”上下大功夫,极力煸动李鸿章“悲壮之情”,赚取不明真相者廉价的眼泪,打造李鸿章成为一个“对历史无能为力的志士”形象,让人们得出一个“如果李鸿章有能为力,说了算,大清必然不会灭亡”的结论,客观上起到了扭悖历史本质和历史精神的作用。主观上看,出品人把该电视剧最大的取胜筹码放在了为李鸿章的翻案上。《走向共和》这种不科学、不理智的做法大约是因为名利遮闭了他们本来不甚明亮的眼睛,并没有对历史资料进行深入挖掘与提炼,没有从这一段历史的辩争中去把握应该阐扬的历史精神,如果不指明《走向共和》的这些不足,就有可能贻误青年人,贻误历史剧艺术的健康发展。

  李鸿章临死前曾有一书信致上海的盛宣怀,信中的诗里有这样的句子:“尽一分心酬圣主,收方寸效作贤臣;”。这两句诗真实地道明了他对清政府的“愚忠”,他所起的是阻碍历史前进步伐的作用,艺术作品万不可把他当成民族英雄来歌颂。史实如此,不知为什么《走向共和》竟把李鸿章打造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民族英雄形象?类似与历史精神相悖的问题还多次出现在另一重要人物形象青年孙中山身上,容另文再述。可见《走向共和》应该商榷的地方还很多,请君莫要过早地下结论。

  本文提交者发言纯属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点击此处发表评论


评论 | 影行天下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新浪邮箱雄踞市场第一 真诚回馈用户全面扩容
  网上优惠学习各类英语,考研会计司法考试课程,免费试听
  用周杰伦的GD88打给mm ^O^ 狂抽猛送,果然天堂!!!


新闻搜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走向共和》



search 消毒品 诺基亚6100 NBA
 

  新浪精彩短信


铃图下载0.1元/条
流行乐坛金曲铃声
送歌表达无尽思念
疯狂铃声 鸟叫铃声
[梁靜茹] 我不害怕
[戴佩妮] 躲在夜里
[张智成] Forever
[和 弦] 天空之城
更多精彩铃声>>









图片专题:流氓兔!
诺基亚   西门子
摩托罗拉 三星
阿尔卡特 松下
爱立信   三菱
更多精彩图片>>


网络营销成新宠

专 题 活 动


企业推荐
常州震华干燥设备公司
济南三显广告公司

更多商情发布>>

分 类 信 息
:北方交大MBA热招
   手机有礼武汉分类
   春季旅游江苏行
:雅思深圳考试中心
:上海特价机票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铃声 图片 订阅 言语传情 游戏 短信宝贝 爱情快递
· 将最美的祝福送给母亲
· 日本青春美少女 疯狂铃声
· 在爱的呵护里享受性福

· 激情男女VS速食爱情
· 时尚动感铃图下载 只需0.1元/条
· 有趣、经典、让人捧腹大笑
· 把握指间的浪漫邂逅 移动三国志
· 点歌传达美好的祝愿 语音笑话
头条新闻 新闻冲浪 激情男女 体育新闻 非常笑话 两性学堂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每日笑话 白领健康 每日英语   
自写短信 精彩专题:流行音乐排行榜铃声 射雕英雄传剧照 短信宝贝
  爱有温柔的、性感的,更有火辣辣让你无法拒绝的。立刻用手机编写短消息00发送到888811加入爱情快递!满足你交友聊天的全部欲望。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30--510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