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219.153.18.*的新浪网友于2003-07-19 17:46:16发表评论
我在北京看了《黑客帝国2》,那是下午3:00的记者招待场,我在2:30的时候偶然得到票。现场就像上海首映的重新演绎,尼奥第一次开口说话,现场响起一片讪笑,之后,没有人再笑,没有人中间走。散场后,静静离开,没有人议论。我知道,他们有一晚上的时间,决定明天如何在别人面前评价这部电影,评价李亚鹏顶着枪林弹雨完成的配音作品。他们
都是记者,本应比大众更执着于真像,但也可能比大众更贪图话语权的快感。我只说一下我的感觉。
这是一部够爽、够酷、够炫的电影,让人的感观极度满足。但前期围绕配音问题的恶劣炒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后遗症。以致于,尼奥一开口,我就紧张,尼奥的台词完了,我才松口气,不能全心全意投入剧情,无法全盘融入影片所要表达的天人交战的悲壮、压抑与无奈。李亚鹏的配音很好,低沉、干净,比上译厂那些匠气十足的声音强得多。但问题是,观众已经被媒体的无聊质疑感染了。剧中的尼奥正身处险境,观众却在张着耳朵找郭靖,找李亚鹏在哪里没绷住,露出马脚。那句“全是噩梦”其实没什么好笑,反而,观众过分关注配音,到一部有哲学深度的影片里找“笑”果,那才“全是噩梦”。
为此,我应该痛恨某些无耻娱记,没有他们捣乱,这部电影看起来会更纯美一些。《黑客帝国2》的主题是控制与反控制。尼奥被认为是救世主,有能力反抗“母体”电脑的控制,但实际上,他的降世和一切作为都被另一段程序所控制。这种宿命感,以及人在这种宿命中的抗拒与挣扎,是影片给人最深层次的震撼。看《黑客帝国1》时,人会对自身所处的时空产生怀疑,看《黑客帝国2》时,人会对自己现在正在做的事产生怀疑。当你认为自己可以选择的时候,其实是遵从了另外一段早已安排好的程序。很有哲理,也很真实。
其实,早在《黑客帝国2》上映前,我们已经看了这部电影的现实版本。故事的主角正是李亚鹏。他认为自己可以反抗流俗,可以保护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可以遵从自己的天性,其结果是,他被更为娱乐化的目的所控制,他的人,他的声音,成为大众和媒体“意淫”的对象。现在又搭上了他的爱情。一个演员,当他一部接一部的拍戏时,他还算不上是娱乐人物,直到他的一切,都被大众和媒体窥视、玩味,但并不一定被尊重时,那他才是彻头彻尾地被娱乐化了。这也是宿命,是反抗的结果。走出电影院的时候,我被一种宿命论的情绪所左右,可惜的是,对影片中最具哲理的阐述并没有完全看懂。记得当时有记者在采访,朋友问我要不要上去表达一下看法,我说不要,因为受影片的影响,我觉得自己无法预见这个决定的后果。他们像是在凑和,别再把我的观点也曲解、强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