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正文
倾听于文华《不要惦记家》 品味人间亲情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2月11日13:51 新浪娱乐

  听到于文华出新专辑的消息,心中很是欣喜。早就听说她获得了“学会奖”——中国声乐首次设立的“最佳民族通俗女歌手奖”,而这张专辑是对其近几年来摸索与探究“民族通俗”唱法的一种总结与回顾。在民族声乐“千人一面、万人一声”的今天,于文华绣出的“民族通俗”新天地,无疑让我们感受到了其生命的力量。再加上这次新专辑中的同名歌曲《不要惦记家》因春晚纷争,更是增添了聆听的欲望,期待它真能像各大报刊中写的那样给我带来心灵上的震撼与情感上的碰撞。

   专辑第一首歌就是《不要惦记家》,这是一首典型的于氏风格的歌曲,轻声细语中传达出浓浓的人间真情。开头的二胡声就似电流碰了一下心头,激起一丝酸楚。歌曲的特别之处在开头就呈现出来,采用了只有在通俗歌曲中才能见着的旁白形式,于文华略带哀怨的念白传达出父母牵挂远离自己身边的孩子,又竭力体谅儿女的矛盾心理。类似于老人自语的歌词,将父母理解子女,分担顾虑的心情宣泄的淋漓尽致。副歌部分,不断吟唱的“不要惦记家”与庞大的交响乐队和合唱声融为一体,浓浓的亲情向听者不断袭来,难怪众多听过此歌的人为之动容,为之落泪。歌曲的另一个亮点则出现在曲终,并未像一般民族歌曲那样去拔高最后一个音,歌曲缓缓的落幕,轻轻送出最后一个音符,让全曲营造的温馨氛围始终萦绕耳边,涤荡心灵。听完这首歌,再去想想春晚中的亲情歌曲,竟是找不到任何印象!也许正是这种从一个孤单老妈妈的角度写出的歌更能贴近天下父母的心,激起百姓的共鸣!

   之后的几首歌曲,讲述的是当今生活中常见的、但却容易被艺术工作者忘却的细微之处,如“婚外恋”、“单亲家庭”、“婆媳问题”、“夫妻感情”等等,如此全方位、细微地描写出这些社会中普遍存在问题,并结集出版,可谓是歌唱专辑的一次大胆尝试。通过这些歌曲的配器,使得整个画面感很强,常常用到的小提琴与大提琴的重奏常常勾勒出生活这张平淡又复杂的网,于文华的演唱细腻、委婉,将其间刻画的人物唱得十分传神,如果用个比喻的话,就像是美术中的“写意”:用女性特有的温柔口语化地将这些意境一点、一点地铺垫出来,再展现出来。

   这些歌曲的歌词创作,非常地生活化,如“家务事、事真多,哪有勺子不碰锅”、“我说,我说谁不想嫁个好人”、“十月怀胎挺不容易的”、“是婚外恋的禁果诱惑第三人”等等等等,如此平实地语言,表述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虽然会说,这很“俗”,但正因为“俗”,才能与听者发生心灵上的碰撞,从而感染听者。

  可以说,每首歌的演唱,于文华都在扮演一个角色;而将每个角色想要说的话如此贴切地“述说”出来,不是容易的事,这就涉及到“演唱”中的“演”了。很早就有人如此形容过于文华的演唱:“用嗓子绣花”,正是这个“绣”字,灵动地表现出了她“演”唱中的妙处;也许是与于文华评剧演员的出身、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歌剧系等背景息息相关,让其对歌曲中角色的转换得心应手,符合词中的意境。

   一系列的亲情歌曲之后,随之是一些着眼于“小题材”的主旋律歌曲。这些歌曲中,没有“振臂高呼”、没有高调的嗓门,有的只是在百姓身边真切的感受、为之动容的“一束泪花”。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专辑中的《国土》,虽然未曾像《秋天的诺言》等歌曲那样深入人心,但仍是一首难得的佳作。初听于文华演唱,感叹不已:她“绣花”的风格,在演唱这么一首曲风古朴却不失大气,实在令人大生叹慰。配器中,民族传统乐器箫的使用增添了一丝苍凉,与弦乐队的配合又使全曲意境悠远;在用词上,对仗工整,气势磅礴;演唱方面,于文华演唱腔调初起也似古箫飘渺,而后一改述说式的演唱大气奔放,“古曲风”显得很是柔中不失刚毅,婉约中透着豪气,展现出了声乐队伍中难得一见的风采。

   整张专辑听下来,体裁多样,从夫妻感情、婆媳关系到爱故土,爱国之情;从具有浓郁京腔的戏歌到与交响乐队合作的主旋律作品,但保持了统一的风格,即均为“小题材”主题,无不体现出词,曲,演唱者发自肺腑的人文关怀。在演唱上,于文华无愧于“民通第一人”的称号,并不是简单的中音区通俗,高音区民族的生硬焊接,始终保持民族唱法的同一性,又融入流行唱法感情细腻,真挚的特点,将一系列“小着眼,大关怀”的作品演绎的恰如其分。再听听最近很多争打“民通”牌的歌曲,整张专辑的作品无论在思想深度,演唱张力的把握,流行元素与民族韵味,交响乐的结合上更胜一筹,与这些正在尝试“民通”风格的歌手相比,于文华真有一种“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

   如此难得的专辑,唯一感觉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封面设计,于文华的照片感觉十分虚假,过分夸张,显得不真实;性感的造型也与亲情诉说的风格格格不入,感觉十分突兀,并且制作粗糙,实在是对这张专辑的一大亵渎,称为“败笔”也不足为过。也许这就是如今“艺术与商业接轨”的一种产物吧。

   听完整张专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于文华在探索用民通唱法演绎亲情歌曲、小题材曲目上的不懈努力。这张专辑是于文华民族通俗探索的一个结晶,每一个音符、每一首歌曲也浸透着歌者的美丽、汗水和坦诚。看、听、感受这张专辑,或许就能在这不张扬的娓娓表白中,可以不停的去享受着人间无处不在的触动人心的真情。文/王先红 贺磊


评论 | 影行天下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新闻搜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