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妃》不是历史剧,而是传奇剧。淑妃文绣成了一个思想进步、敢于反抗的进步青年,还和五个男子发生了不同的爱情故事,李版溥仪也与历史上的有所不同,是一个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痴心不改的有志青年。虽是传奇,该剧却是正剧风格,场景大气精致,情节曲折生动,再加上李亚鹏蒋勤勤和黄奕刘涛等一大批金庸琼瑶剧的主角,撑起了一部40集的精装大戏。
蒋勤勤塑造了最成功的末代皇妃形象
蒋勤勤一向以来的角色,给人美丽哀怨的印象,这次蒋勤勤仍然发挥了她这方面的特点,在表现文绣外在的温婉柔弱的同时,更赋予了文绣内在的坚强勇敢,在举手投足之间,又有一种帝王之家的高贵雍容,蒋勤勤的表演细腻深入,火候适当。前半段的文绣在表现人物挣扎矛盾、渴望自由的心理上表现得很到位,后半段由于剧情太过离奇,削弱了文绣的可信度,是一个遗憾。
李版溥仪成亮点
《末代皇妃》从开拍到宣传都是围绕着对李版溥仪的关注、争议。还未开拍,就有人置疑《谁还期待“亚鹏版”溥仪?》。这些炒做的确吊起了观众的胃口,但观众难免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会以挑剔的眼光来审视这个溥仪。看完全剧,笔者感觉这部剧还真就是围绕帝、后、妃的那几集好看,戏剧张力十足。
溥仪内心极度孤独、寂寞,表面上还要维持帝王的尊严;明知不可为,却幻想着能够借助日本人的势力有朝一日恢复大清江山;溥仪的前半生都是在做傀儡,处处受制于人,毫无行动自由,他也想过改变,但最终是身不由己,可以体会到这个溥仪压抑、外强中干的内心世界。还有对文绣也是爱多于怨,时时挂怀于心,最后由于误会,带着一刻破碎的心离去。滕文骥导演说李亚鹏适合表现内心复杂的人物,的确如此。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时,比如溥仪和文绣洞房;向二嬷诉说委屈;溥仪回天津后的部分,李亚鹏的表演都能够打动人心,让人不禁对他的孤独无助产生心痛之感。李版溥仪让人感动的是,在这个人物身上体现了一种责任感。为了对得起列祖列宗他固守着他的职责,甚至放下了尊严,牺牲了感情,还经常身涉险境;也许他无能、腐朽,也许他生不逢时,但他为“爱新觉罗”姓氏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
小人物绽放光彩
该剧除了皇族贵戚,还刻划了一群令人难忘的小人物。
赵亮饰演皇妃身边的太监,虽是配角,却跟随左右,难分难舍。赵亮把位卑屈辱、灵活善变、察言观色、心地善良、加颇有义气的跟班太监演得活灵活现,多了几分男儿气,比以往狡诈阴毒的太监形象多了几分可爱。另外,整个剧情多是沉闷的气氛,而小太监的插科打诨,其到了几分轻松调节气氛的作用。
雷恪生饰演的老太监,对皇上的奴颜卑膝、忠心耿耿、献媚讨好以及对改朝换代的新贵们的极端仇恨、鄙视、心狠手辣、阴险狡诈、黑道老手的欺行霸市、恩威并用骗子手段表现得淋漓尽致。
赵奎娥饰演的二嫫,虽然只是偶然出现的一个片段,但是心地善良、干净利索、宽厚体贴的奶妈仍然是一个轮廓十分鲜明的生动形象。这也是剧中唯一能使溥仪、文绣感受到人间亲情的唯一人物。全剧一片权势相倾、尔谀我诈、势不两立、相互利用的冰冷世界中,这是唯一的一片人间真情的柔软温馨所在。所以这一情节设置的很有人情味,情节简短,真情感人。
剧情发展虎头蛇尾
全剧以帝、后、妃仓惶出宫开篇,相当震撼;三者在静园的戏份也堪称精彩。34集以后,为了传奇而传奇,结果成了离奇。线索零乱,太杂,什么都想说清楚结果都没有说清楚。有些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心理、性格变化突兀,让人不相信。
后面的戏,没了溥仪,来了一个不知所谓的博士,一下子让这个戏塌了下来,那个留洋博士尽管烫了卷发,却气质全无,不仅如此,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也不怎么样,自以为留学法兰西,崇尚民主,其实不过是学到一点皮毛而已,骨子里还是封建的那一套。博士死后,本来以为剧情发会展好一些,却又来一个不合理的情节:那个革命者,初识文绣就利用她的单纯善良,以达到刺杀浦仪的目的,这简直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文绣与他的感情以什么为基础,欺骗么 ?
郝贵死得蹊跷,他一定就得死吗?
黎天明分明就是死在了齐如玉的手里。如玉既然舍身救夫,又如何意气用事,对一个求助的对象进行羞辱和激怒?黎天明若死在川岛芳子的手里,可能更符合角色定位。
其实演员表演都还不错,让人有虎头蛇尾的感觉,是剧本的原因。只能说编导为了凑足集数而拼命注水,整部剧的精彩程度也打了折。(网友:Phonixmay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