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无法阻止时间的流逝,就像每个人都无法阻止生命的流失。残酷的时间,脆弱的生命,似乎任何人都无法回避这对矛盾的命题。就像当年我们敬爱的小平爷爷终究未能等到那个他期盼的时刻而遗憾地闭上了双眼时,他会否有一丝丝感叹时间的无情?一个年轻普通的平凡人去猜想一个伟人的心情,或许有些妄为,但如果用小平爷爷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来看待这一问题,我想,天底下没有天生的伟人,就像他在24岁那年也不曾想到自己要成为一个伟人,只是一心希望解救中国革命于水深火热之中。
对于我们这代年轻人而言,小平爷爷留存在我们心中的记忆更多的是一位慈爱的老者;一个成为时代象征的名字,一部具有深远意义的理论典范。然而对于一个让我们永远崇敬的伟人,值得我们记住的不应该只有这些。伟人的精神、他们的成长以及作为人的普通情感和经历等等,这些都值得我们记忆。这次,在电影《邓小平·1928》,我们看到了小平——一个年轻革命者的形象,真实可感。
在那个生死一线之间、背叛一念之间的峥嵘岁月里,决心干一份伟大的事业是需要勇气的。而更艰难的是,当生命和信念受到双重考验时,这股勇气更是倍受挑战。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个体的生命是脆弱的,脆弱的不止是血肉和躯体,更是意念和精神。在那个年代里,人的感情也是复杂的,每每需要在亲情和友情、忠诚与背叛之做出抉择时,人性的本质展现得淋漓尽致,有人高尚,有人卑微。
在以往历史革命题材的电影中,很少表现革命者的情感经历,更多地是表现革命战争的宏大场面或是英雄人物可歌可泣的革命事业这类宏大的主题。或许创作者生怕一旦革命遭遇了爱情,就会难以把握、众口难调,犹如前几年的一部《红色恋人》,惹来一片非议。也因此在这类影片中,革命者真实的生活情感往往被抽离出他们的个人经历。然而这次,创作者首次再现了小平青年时代的情感经历,对于以往红色革命主题的主旋律电影来说,算是一大突破。影片描绘小平和锡瑗之间的情感笔墨并不多,但却洋溢着一种含蓄的温情。正如导演李歇浦所说,影片表现的不是一对恋人在革命,而是一对革命者在恋爱,他们的身份首先是革命者,他们的情感是在革命的烽火岁月、艰难环境中培养起来的。每个人对感情的美好追求,不会因为时间而阻断,不会因为环境而隔膜,在烽火岁月中建立起来的革命爱情,更显得弥足珍贵。
这是一部献给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的电影,我能从影片中感受到全体创作者的努力和用心,这种心力附着在胶片上,回馈给观众的是一种对伟人的崇敬之情,对国产电影事业的敬业之心。1928年,那个年代似乎已经离我们很遥远,但是那些用历史积淀下的记忆中的闪光点永远都不会磨灭。(作者:陈宝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