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3集电视剧《中国式离婚》(以下简称《离婚》)陆续在各地电视台得以播出,由于领衔主演陈道明、蒋雯丽的明星效应,由于是婚恋题材大腕编剧王海翎继《牵手》、《不嫁则已》之后的又一情感力作,该剧在观众和媒体之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但笔者注意到,观众和媒体对该剧所反映的中年婚姻、家庭幸福等问题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此剧本身的关注程度。可以说,《离婚》担当了一个“导火线”的角色,一下子点燃了当前现实社会生活中关于婚姻、家庭、爱情等尤其是离婚话题的“火药库”。
本文将在分析《离婚》一剧情节故事、人物性格、艺术形象等的基础上,揭示该剧在合理化情节、性格化形象背后的悖谬、冲突与迷失。
艺术与现实的悖谬
说到情节及其表现,可以说《离婚》是一个《牵手》的翻版。《牵手》讲述了一个婚外恋话题:妻子为了丈夫的事业而牺牲了自我,心甘情愿地扮演起了贤妻良母的角色,相夫教子,然而丈夫事业有成,却移情别恋;幡然醒悟的妻子经过一番斗争和努力,不但赢回了丈夫的心,还实现了自我价值与社会的认可。同样是家庭婚恋题材,《离婚》关注的是一个“莫须有”的“婚外恋”问题,所谓“莫须有”,即事实上虽然不存在,但在女主公心里却始终萦绕、挥之不去。在情节上,妻子林小枫为了丈夫辞去了工作,甘做家庭主妇,然而她总是怀疑是自己的丈夫在外有“女人”,丈夫的女同事、自己的女邻居、她的女朋友都曾是她怀疑的对象。于是,在一系列的“误会”中,夫妻两人从吵到闹,从闹到打,最终家庭走向破裂。
《牵手》当时获得极大的关注,是有一定原因和背景的:一方面是它第一次在荧屏上讲述了一个“婚外恋”的故事,应该说存在很大的风险,但对于观众而言,无疑这是一个新鲜的题材,具有较高的收视期待。再加上获得了中央台的播出机会,在影响的范围与广度上有了保证。另一方面,编剧和导演在《牵手》在主题旨向上的态度是鲜明的,对妻子的同情、对婚外恋的批判、对男主人公回归的肯定等都是明确的,容易与观众的接受心理和价值取向取得契合,达成一致。所以,《牵手》获得好评在情理之中。
如果说《牵手》是对“婚外恋”题材的新鲜尝试,那么,《离婚》在情节及其表现上的处理,给人的感觉是要将婚外恋题材逼向“绝境”,好像情节不那样处理,“婚外恋”的题材就不会有收视率,就难以有“看点”和“卖点”。具体表现在,《离婚》的情节及其表现存在太多的“误会”和“巧合”在其中。
《离婚》构筑情节的主要手段一是制造“误会”,二是捏造“巧合”,这是推进整个故事情节继续发展的力量。在制造“误会”方面,具体情节包括:肖莉到婚礼上去找宋建平,被误作宋的夫人;而本是妻子的林小枫,经刘东北的混淆视听,在娟子眼中变为了宋建平的情人;娟子误打误撞进入了刘东北的电子邮箱,发现了他婚外恋的证据;为收集宋建平与娟子有情人关系的证据,林小枫夜探娟子住处,恰逢娟子遭遇网友非礼,林小枫破门而入,网友趁乱跳窗逃走,不明真相的林小枫固执认为那个人就是宋建平;刘东北以“朋友之妻不可欺”为由瓶击宋建平只是因为娟子的一句气话,等等。可以说,《离婚》在情节上制造了太多的“误会”,这样的结果不但使得情节本身变得不可信,而且使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变得脆弱不堪:不知是林小枫的多疑的性格制造了“误会”,还是“误会”制造了林小枫多疑的性格。
捏造“巧合”的目的,是为了解除“误会”,正如误会太多令人不可信一样,“巧合”太多也是如此。具体情节有:婚礼不久,滑雪场上宋建平一家三口巧遇刘东北和娟子,宋建平为了糊弄娟子,故意不介绍林小枫,令林小枫疑窦顿生;林小枫知道肖莉与宋建平误扮夫妻一事,是在解劝刘东北和娟子的时候,无意中打开电脑看到了婚礼的图片,等。有时候情节中的“误会”制造得太多,无法通过“巧合”收场,只好由宋建平本人口中说出,不知道这是宋建平的性格使之然,还是“误会”制造得太多留下的累赘。
“误会”与“巧合”作为一种叙事手段,达到了推进故事情节发展的目的,但是由多重“误会”与“巧合”的构筑的故事情节,有多大的真实性,值得商榷。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不用多言,具体到《离婚》一剧上,不难发现,生活真实在剧中被扭曲、被改变、被极端化,那么这样的艺术真实性多大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就很难评价论说。
可以说,在情节上,《离婚》在处理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上存在着悖谬之处。不能否认,《离婚》一剧在艺术表现上具有了表面的真实感,所以它能够引发中年婚恋话题在社会上产生一定反响,但是这种表面的真实感并不等于现实生活本质的真实性,被扭曲和被极端化的情节,影响了人物形象的性格塑造和整体主题旨向的定位与表现。
性格与逻辑的冲突
艺术形象的塑造要符合必然性与可然性规律的统一。强调必然性,忽视可然性,那么艺术形象就缺乏鲜明独特的个性,强调可然性、忽视必然性,艺术形象就失去性格发展的必然逻辑,走向极端化、缺乏可信性。《离婚》在艺术形象塑造上,由于对必然性与可然性的辩证统一缺乏认识,塑造的人物形象在性格发展上呈现出较大的不确定性,并给观众以较大的模糊性、人为的复杂化的印象。
林小枫:中年女人的疯狂和拯救?
林小枫,剧中的女人公,可说是近几年来电视剧领域塑造的最有“这一个”特征的女性形象之一。《离婚》将夫妻两个人离婚的根本原因归咎于“中年女人心理和生理失衡造成的极端不自信”以及“无休止近乎疯狂的闹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前中国部分家庭生活的现实。但也应该承认,林小枫对其婚姻生活做出了拯救的努力,如在娟子的怂恿下购买性感内衣等。遗憾的是,这种努力在她敏感多疑的性格主导下只是停留在了行动表面,而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她的“疯狂”,她的“拯救”揭示出她作为一个悲剧女性形象的两面:企图守护的却往往破灭,渴望拥有的却往往失去,现实的矛盾、情感的苦涩在她偏执的性格主导下,走向最终的破裂。
宋建平:是受害者,还是帮凶?
看过该剧,不少观众都会认为,宋建平是一个受害者,是一个受到妻子的百般猜忌才不得不走上离婚之路的“苦主”形象。其实不然,在与林小枫走上感情破裂、并最后离婚的过程中,宋建平负有重大的责任,突出地表现在他通过网络聊天欺骗林小枫的感情:先让刘东北“钓鱼”,最后自己来“收网”。这一点足可以显示宋建平在离婚问题上,充当了“帮凶”这一角色。最后林小枫大闹医院,几欲跳楼,无疑都源于宋建平在感情对她的巨大“欺骗”,由此加速了她们婚姻走向解体。这一点,就很难解释宋建平是一个“平凡的好人”。
娟子:天真的人与脆弱的心?
如果说林小枫将中年女性的“丑”展现了出来,那么娟子代表的是青年女性的“美”。她与刘东北的爱情热烈而浪漫,然而生活中她的天真成为了刘东北一再利用的对象,刘东北“东窗事发”后,她痴痴地等着他的回心转意,然而她失败了;离婚后,她天真地期待着刘东北与她破镜重圆,然而她又失败了。最后,她竟然也迷恋上了网恋,网恋的结果竟然是遭遇网友的非礼。爱情是浪漫的,而生活是现实的,甚至是沉重的。遭遇到一连串的打击,娟子脆弱的心已经变得坚强起来,最后她要求和宋建平在一起去西藏,虽不得成行和如愿,但她已经从生活中学习了很多。
刘东北:青年一代的堕落?
刘东北,他在剧中的任务是展示青年男性对待婚姻的态度。他在剧中有工作单位,但从头到尾不知他身归何处,住着大房子、开着价格不菲的车,办排场颇大的婚礼,好像都不需要任何的经济来源。他结婚、生育、婚外情、离婚、再恋爱,再结婚等等的一切动力都来源于他“力比多”的旺盛与宣泄,即性的饥渴。最不可思议的是,他竟然在娟子怀孕六七个月的时候,把情人带到家中来,即使娟子发现了蛛丝马迹,他还振振有词,搪塞过去,而且还向宋建平炫耀他的高明。这些情节的处理,至少在完整性上缺乏锤炼,从中得出的结论,刘东北的形象无疑是堕落的、自私的,对爱情是不负责任的,正如宋建平告诫娟子的那样:“要找一个对她负责的人”,而不是堕落的刘东北。
背叛的展示与批判的迷失
背叛与对待背叛
《离婚》中讲述了四对半家庭的故事:宋建平与林小枫、刘东北与娟子、林父与林母,以及离异的肖莉。这四对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都先后遭遇着或身的背叛、或心的背叛,或者身心的背叛,然而在背叛发生之后,在如何对待背叛的态度上,每一个家庭又有各自的不同。
对于丈夫的身的背叛,肖莉选择了干脆的离婚与独身的生活;对于宋建平“莫须有”的婚外情或者心的背叛,林小枫百般猜疑,几番挣扎,然而最终走向了离婚;对于刘东北的“不负责任”或者身的背叛,娟子被迫选择了离婚。可见,对于背叛,作者的态度是明确的,在现代生活中,背叛只能意味着一种结果,那就是离婚。
然而,或许是为了给观众留下一点“乌托邦”的幻想和一条“光明的尾巴”,《离婚》出人意料地设计了一个林父与林母也有婚外恋的情节。与上述三对家庭的不同,林母认为要对待男人要“厚道一点、宽容一点、糊涂一点”,她不但平静地原谅了林父(这让林父一辈子生活在内疚与惭愧当中),还与对方保持了多年的朋友关系,而且还抚养对方的女儿也就是林小枫直到现在。这样的情节“突转”显然是编剧和导演刻意而为之的结果,那么,这种“突转”的意义在哪里呢?
笔者认为,这种“突转”主要是为了造成一种“对比”的艺术效果,而不是简单地给观众以惊奇的视听感受。从《离婚》可以发现,对待背叛,离婚是现实社会的必然选择,而在传统家庭中,背叛的结果未必就是走向离婚。那么这种对比,是在说明现代社会的残酷,还是意指传统社会的温馨呢?从剧中表现出的婚姻给现代人带来的痛苦与挣扎可以看出,电视剧无疑是将传统婚姻作为推崇的典范,这一点从该剧对林父林母相敬如宾、幸福美满的生活的表现就可见一斑。
不仅展示,更要批判
《离婚》将所要推崇的东西展示了出来,但是对于本应批判的东西,它却没有做出批判,不得不说这是电视剧的一大诟病和败笔。
作为虚构类节目,电视剧的一个功能就是“寓教于乐”尤其在中国,电视剧承担着重要的社会教化功能。对于现实题材尤其是家庭伦理题材的电视剧来说,它的故事情节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具有“高度的真实感”和“深刻的批判性” ,这就对电视剧在艺术表现和思想主旨上提出了较高的标准和要求,尤其是在弘扬先进文化、批判腐朽思想方面,电视剧必须要旗帜鲜明,态度坚决。
《离婚》首先在“高度的真实感”方面不够,这在上面已经有所分析,此不再赘述。而在“深刻的批判性”方面,《离婚》表现得尤其不足(这里所言的“批判”并非批评之义,而是一个中性词),这表现在:
1、对于背叛的态度,《离婚》的态度是模糊不定的。《离婚》对于三种“背叛”,只做到了“展示”,而没有进而做出任何的批判,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败笔。无论身,还是心,刘东北都背叛和欺骗了娟子;宋建平与林小枫在身与心上互相的背叛,才最终走向离婚。应该说,每一种背叛作为一种畸形现象或畸形心理的表现,都理应通过批判达到以正视听的效果。正是由于对背叛缺乏批判,所以《离婚》在基调上很难谈得上积极和健康。对于应该批判的东西不去批判,那么就相当于纵容丑陋的东西去蔓延。
2、对于现实生活的判断,《离婚》缺乏应有的道德底线。由于对于背叛态度的模糊不定,《离婚》理应坚守的道德底线出现了缺失。从剧情来推断,社会中每个人尤其是男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一切事情,然后求得“厚道一点、宽容一点、糊涂一点”的女性的谅解,就可相安无事。刘东北是剧中展示出的一个不负责任、堕落的人,他反而在爱情方面如鱼得水,刚与娟子离婚就得到“绝望的生鱼片”的欢心,并很快再次踏入婚姻的殿堂。那么,按照这样一个逻辑,什么样的男人才是好男人,就值得商榷了。宋建平与刘东北兄弟之间一夜之间反目成仇,就因为娟子随便一句气话;夫妻之间信任全无,也就可能因为一个眼神,一句话,等等。在剧中,人物的性格都变得如此脆弱,不可理喻,他们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没有自己的道德底线,对于判断自己应该“坚守什么,维护什么,憎恨什么,鞭挞什么”都缺乏应有的标准和底线。就一个社会而言,出现不道德行为是可以容忍的,但是没有道德底线的社会却是可怕的。所以,《离婚》的故事与人物在现实中、在逻辑上都缺乏应有可信性与必然性。
外一篇
“离婚”无须“中国式”
《离婚》展示了四个家庭的不幸,原因都归咎于了背叛,尤其是男人的背叛。在这四个家庭中,除了林父林母的家庭保持完整之外,其余三个家庭都走向了破裂,这样的结局不免具有一丝悲剧的色彩。既然电视剧片名就叫《中国式离婚》,那么不免要产生一些疑问:中国的家庭还有幸福的吗?“中国式”在这里有多大的代表性?
近几年,电视界和出版界出现了一个现象值得耐人寻味,那就是处处、人人都言必称“中国”二字。简单举一下,就有直播中国、报业中国、电视中国、媒介中国、精彩中国、青春中国、活力中国、感动中国、文化中国、走遍中国、等等,不一而足。当然,其中有些是必要的、可行的,而有的则没有什么必要联系,无非就是借“中国”之名,行“个人”之实而已。从这一点来看,“中国”与“离婚”有多大的必然联系,实在是让人感到莫名其妙。
首先,《离婚》与中国没有必然联系,在美国、在欧洲,谁能保证没有类似的离婚事件呢?离婚就是离婚,它只是中国社会中的一个现象而已,而且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具有日渐上升的趋势,但它不具备任何与国别相联系的特征。
其次,“离婚”与“中国”这么联系起来,再加上《离婚》一味地展示婚姻的残酷和无奈,只能让观众感觉到这个社会问题的严重性,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意识范围,给社会制造一种人为的紧张,对爱情、对婚姻的不信任感增加,使原本不平衡的社会心理更加失衡,那么电视剧“天平”的调节功能就难以实现。
所以,《离婚》的危言耸听不足以信,“离婚”根本无须“中国式”!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文艺美学方向博士生 、“北广剧评”工作室成员 文/张国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