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3-04 23:44:17 新浪网友
结构与桥段
先看一段《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编剧谈杨德昌
由于设定人物碰在一起,自然会发生故事。准确的人物设计及其紧密的互动关系之下,一部结实的作品,应当是按钮一起动,就牵连运作到那最终且唯一的目的。结构是最基本,最实在的基础,完满的结构原则,能令创作者充满信心与安全感地执行创作。
由此检验一切电影作品,几乎高下立判。大卫·林奇本是杨导十分推崇的导演,但看过《我心狂野》后,立刻被打成负面教材。杨导指出,开场的阶梯杀人戏拍得全无格调方法可言,因为题材本身的空洞,于是不得不拼命去强调吸烟,狗叼人手等无谓的细节。主角入狱多少年,月,日也在字幕上仔细标明,充分证明导演之缺乏安全感,这种小地方也要弄得好像有什么——其实什么也没有!
《孔雀》里到底有多少像“吸烟,狗叼人手等无谓的细节”:蜂窝煤,缝被套,爆米花,买性书,跪搓板。。。
还有多少莫名其妙的,牵强附会的不知所云:姐弟间对父母偏心的误解,姐姐与果子的关系,弟弟对胖哥哥的嫌弃和报复,父亲只因张美女图就与弟弟翻脸,放飞降落伞的情绪铺垫和性格基础。。。
三段式结构是无辜的,但把它搞得杂乱无章,缺乏相互关联和有效呼应,就说不过去了。三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在哪?赠表的出处在哪?买性书与弟弟的性萌动有何关系?三人的婚姻有何联系。。。
最可笑的是三段式结构的镜头视角也是杂乱的,胖哥哥的段落竟然转而去讲弟弟追同桌女孩,可以想象得到拍片时根本没有考虑三段式结构的同时,同地,但不同的观察视角。
那场感动很多观众的哭戏,完全可以用弟弟的视角,用一个镜头一口气全部捕捉下姐姐的情绪变化,反过来再用弟弟的反应使观众联系到胖哥哥的初恋对象,以及他自己的那个同桌女孩,还能省去前一场戏的重复效应。
胖哥哥让母亲找厂子女工相亲,以他的视角根本不用啰唆母亲与女工具体如何说的,远远地看着就足够了,然后切到后来派人还钱,片中的拍法,简直连个业余的水平都不够!
叙事的缺欠
国产电影叙事过于简单,显露,直白的通病在《孔雀》中不见丝毫改进。
姐姐发现钱不够,找弟弟借,送礼不成再扔掉,母亲为丢钱而哭诉,这跟白开水,流水仗有何分别?《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也有这样的情节,去看看人家是怎么拍的!
姐姐跟父母说要结婚,找司机时透露出是为换工作,等看到她剪掉辫子的画面,悲从中来的感觉已所剩无己!!!
电影学院有个叫郑洞天的所谓教授,在电视节目中讲起电影一套一套的,怎么拍出来的《台湾往事》也是垃圾呢?像《八月照相馆》那样细腻,内敛,含蓄而不着痕迹的叙事抒情就那么难吗???
杂乱无章的结构,啰唆重复而苍白无力的叙事和情感表达,再加上做作而木呆的演员表情,啥也别说了,国产电影同足球,股市一样走到了尽头,唯有推倒重来!!
全片既无《恋恋风尘》的质朴美感,也无《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丰满严谨叙事结构,更无《站台》的独特敏锐生活感受,可还被姜文称之为浑然一体,可见中国电影界的乌烟瘴气到了何种地步!!!
抛开那些流于表面的怀旧元素和伤痕情结,《孔雀》就是一部毫无观赏及人文价值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有损中国善良百姓尊严的大烂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