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最近出版的《南方人物周刊》对崔永元的一篇访谈,“病人崔永元”这个有段日子没有在平面媒体上发出声音的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再次成为热点的话题人物。在这个访问中,崔永元说了很多,他的愤怒、他的理想、他的病情,以及他对以前被炒得很火的有关他炮轰《手机》、炮轰“超女”、炮轰收视率的回应。读者读过这篇访问,对崔永元无疑多了一份了解。但对于他的愤怒、他的理想读者的反应却各不相同。在网络的BBS上,有人称赞崔永元这种敢说实话的人,在时下的中国比恐龙还要少,是时下中国媒体的良心;但也有人
不以为然,认为他是严重的道德指数偏高,的确是真的脑子有病。
得承认,崔永元绝对有可敬之处。大家都觉得他有病,但他说他要求其实很简单,他“其实只是希望从业人员要有职业道德,知识分子要有责任感,其他的真的没要求了。”而要求的这些,本来就是做人最起码的要求,这个要求绝对不高。但在现在社会里,这种东西却成了奢求,这是社会的悲哀。很多人都认识到了这一点,但大多数人甘于随波逐流,崔永元却不甘妥协,在媒体上公开表达自己对“道德底线”的要求。老崔是可敬的。现实生活中,像他这样的斗士确实少了点。其他诸如他对中国电视没有公共电视和商业电视之分,对《实话实说》没落的感慨,对自己同事没有职业道德的不满,以及电影缺少分级等诸多现实的不满。老崔对这些问题的指责绝对没有错,而且言之有物,十分中肯。
这些,是崔永元的可敬之处,在大家都随波逐流之际,他不安于洁身自好敢拍案而起。用他自己的话说:“从历史的角度看,最需要的是拍案而起的知识分子。”但无法否认的是,崔永元的身上除了可敬之外,也自有一些可悲之处。这一点,老崔自己可能无法意识到。从崔永元的谈话中不难看出,老崔骨子里是个坚守精神乐园的人。他的个人爱好,他认同的一些东西,让他觉得除此之外的一切都是不好的,都是没有责任的,都不是艺术的。他的标准,基本就是艺术的标准,就是好的标准。他的《电影传奇》,选择的几乎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电影。因为喜欢,便觉得珍贵。不可否认,五六十年代的电影中确实有很多经典之作,但中国电影的经典又何止这些呢?老崔在另外一个访问中说:“说实话,现在一些烂电影根本影响不了我,因为我的灵魂已被手拿爆破筒的那个王成占据了。”既然所有的电影都以30年前《英雄儿女》为标准,现在的电影作品当然也就没有什么艺术性可言了。因为30年前的艺术标准跟当下的艺术标准似乎很难给出一个换算公式。
这是崔永的可悲之处,他好像很不愿意与社会进行沟通,对现代的东西比较抗拒。他固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但却并不快乐。因为他不明白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不喜欢他喜欢的东西了,更不明白现在的人为什么喜欢现在的东西了。他弄不明白,现在的东西有什么好,而且他似乎也不打算弄明白。他没有看完《手机》便开始骂这样的作品对不起下一代,看了十分钟的“超女”,就开始发表不满。不是说他说的完全不在理,而是态度上他抗拒这些东西,根本没想过要去认识一下这些到底是什么,然后再下结论。
崔永元承认自己得了抑郁症,甚至想自杀。听香港专门抗抑郁症的“心晴行动慈善基金”的发起人林建明说,抑郁症不光是精神问题,还是生理问题,是脑部血清素失衡,病人根本控制不了自己的想法。以前的崔永元我们都觉得太正常了,现在的崔永元为什么会让人觉得那么不正常呢?我们情愿相信崔永元是真的病了。听林建明说,除了药物治疗外,接受认知行为治疗进行思想重整也是治疗抑郁症的关键一环。如果崔永元也能进行思想重整,可能病好之后他的可敬之处会更多。文/泊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