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正文

网友评论:幸福之琴批--独弦琴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2月28日11:54 新浪娱乐

  新浪原贴

  独弦琴,又名独弦匏琴,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乐器,据有文字记载可追溯到殷代。据《拾遗记》载:“师延在轩辕之世,为司乐之官,及殷时,总修三皇五帝之乐。拾一弦琴则地祗皆升。吹玉律则天神俱降。”据《新唐书》载:“独弦匏琴,以斑竹为之,不加饰,刻木为虺首,张弦无轸,以弦系顶。”另载:“复以半匏,皆彩画之,加上铜瓯,以作
为琴,作虺文横其上,长三尺余,头曲如拱,长两寸,以条系腹穿瓯及匏木。”显然,前者记载的是《独弦匏琴》,后者记载的是《龙首独弦琴》。《新唐书》亦对此乐器的定弦音高和演奏音律作了记载:“它的弦应太簇”(根据古今律制推行,大簇的音高为D音),“此一弦五音备,阎王一听以蓄万邦也。”

  独弦琴属于弹拨类弦鸣乐器。有竹制和木制两种。竹制的有“圆形竹管状琴”和将竹管破为两半的“片形竹制状琴”两种。木制的有“箱形木制状琴”和“独木木制状琴”两种。竹制的一般用斑竹或楠木作材料,木制的一般用紫檀木、红木等作材料。古代独弦琴长约120厘米,直径约15厘米。以丝弦或竹皮细丝(竹篾)为弦。以琴体为共鸣体,以胡芦瓢的上半节(匏)为扩音器。因其声音非常细小,在宫廷中占不到位置,终被淘汰。而漂泊流落到中原各邻国的独弦琴也因嫌其音量小而被文坛戏班所排斥而最终绝迹。唯在盛产楠竹的广西氵万尾、巫头、山心三个海岛上的京族人将这个乐器留传了下来。因为京族人说话的语调与独弦琴的音调非常吻合,又是祖传,因而已被演绎成了广西京族的传统乐器。

  几千年来由于宫廷的封闭,未经恩准而外传,必遭杀身之祸。民间艺人的保守——只以父子相传的形式秘授琴法,外人难以窥探问津,使这一乐器披上了神秘的色彩而几乎绝种失传。

  本教材所介绍的是唐代《龙首独弦琴》。它的型制、结构经我国著名独弦琴演奏家、音乐教育家、啵咧演奏家李平先生与人合作,1997年研制出我国唐代第一台龙首独弦琴,其更具美观而传统化。并申报了这一乐种的研制专利。后又经他的学生、旅美华人周子樱与他共同研制,制作出传统而现代、造型美观,更具风彩各形态的《龙首独弦琴》。

  李平先生以数十年创研,抢救发扬民族器乐的精神,在传统的演奏技法上,研究总结了独弦琴的各种演奏技巧,并创研出独弦琴教学速成演奏法,使这个在“野”的民间乐器有了规范性的演奏法。他在国内教授了数百名第一代独弦琴学生,2001年他的部份学生多次获文化部第二届蒲公英器乐大赛独弦琴独奏金奖,其获指导金奖;天津首届未来儿童音乐节独弦琴齐奏获金奖;中国推新人大赛独弦琴重奏获银奖;首届中国少数民族器乐展演赛独弦琴演奏获文化部优秀奖。有数名在艺术类院校任教授的学生,已在本校内设置了独弦琴专业。从事演奏的学生中,有赴新、德、日、奥、荷、美等国进行演出的。2002年,他的学生——原广西艺术学院附中部二胡学生携带着由李平与人合作研制的古老而又现代的《龙首独弦琴》随中国红星民族乐团进入了维也纳金色大厅,弹出了炎黄子孙的心声,让世界终于听到了“龙的吟唱”!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