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正文

评论:活生声回忆录,无虚度勿悔过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8月31日11:40 新浪娱乐

  跳跃中的低音就是摇滚的硬道理。

  摇滚乐可能是一种语言,也可能只是一种催化剂。就像一首歌曲一样。同一首歌曲,摇滚版本的是一个扁二(100ml二锅头),带给你的是刹那的快感和癫狂之后的翻滚;民谣版本的是一瓶珍藏了20几年的葡萄酒,闻着沧桑喝下去就酥化了骨头,但你还不会变成没了骨头的烂泥;电子版本的是加了冰块的啤酒,需要反复的酝酿才可能进入高潮,并且是入口后
不会立即就消散的快感。但是四不像的版本更伟大,像一碗百合盖饭,还是加了葱花的那种,美味、漂亮,消魂于暗处,吃下去,就觉得整个世界再飞。其实谁也没飞,一切都是错觉。

  《美丽城》开始,作为一代新音乐传奇人物的王磊就用一张中西合并珠联璧合的大作宣布其新的音乐征途的起程。让川剧脸谱、摇滚乐、电子乐、民乐,利用技术的力量,通过采样和概念拼贴,将音效语言放大成为音乐语言。单看《美丽城》,其封面的迷幻基调加上那个美死人的专辑名字,波西米亚的一塌糊涂。至少在那个时候,所谓北崔健南王磊的说法就已经不再准确了。仅仅从音乐家的作乐动机入手,就应该换成北窦唯南王磊才贴切。

  王磊在2001发行了超级合辑《1234》时就充分暴露了他的嗜好与野心。是的,任何生活在家乡之外疆域的艺术家都是野心勃勃的。这种野心可以化作一股动力,支撑着他敏感的神经,一直在冲击,向前进行跨越。不幸的王磊选择了南国,在那样复杂而充满多项可能的地方磨练得凶猛而恩赐,逢鬼杀鬼,遇神弑神。十几年的音乐旅行,刀下亡魂无数,民谣、摇滚、电子,眼见得一个个被死硬类型乐迷视为图腾的音乐风格,在王的刀下横尸街头,血流不止。10几年的中国新音乐史,大浪淘沙,这个四川小个子还是那么精神抖擞。音乐则是越家的顽皮,像周伯通,70岁时,王磊会怎么样去耍?

  耍是四川方言,其实过了河南之后“耍”就开始流行起来。云南人都有的说,但江浙人不会。请教了湖北人四川和云南人,得出的结论:耍是玩的意思。而在华南地区,我们可以把玩——也就是耍直接升级到爽这个概念。而在北方,中学老师会告诉你,只存在“玩耍”这个词,他们不会告诉你爽或者把耍单独拿出来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意义。这也不代表他们自己没有爽过。

  实际上,无论是耍还是爽或者是High,这些都是王磊音乐的代名词。我们也可以理解成是王音乐之路的一条暗线。就像我们怀念着的《一切从爱情开始》,那是没有电的时候,不是不插电也不是缺少发电机,只是没有电。

  王磊是从几时开始插上电的?这是个严肃的历史问题。曾经习惯跨越,并且任意驰骋于风格之上的中国音乐家总是个凤毛麟角的。人们习惯性的把电音都幻想成两个极端。一个种是服务于舞池里扭动的红男绿女们碎拍;一种是孝敬给拥有私家车玩腻了霹雳舞听烦了音乐会的墨镜男女们的白噪音。那不是王磊的性格。他早年的民谣摇滚时代,颇有平民皇帝的牛逼范儿,卡着他自己发明和从童年及其青少年时期偷来的节奏喊着一些一听就立即让你我崩溃的歌词,在物质冲撞中反扑精神家园。开始是暴躁的,中期的哀挽的,后期是混世的。这样的音乐逻辑合理不合理,随波不逐流的与时代的呼声相呼应着。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一点悦耳就立即认为王磊是一个准确的投机分子,因为我们知道,投机分子跟赌徒的分别。王磊不是可以轻易概述的角色,这样说并不是神话这个人而只是觉得一个在露天音乐节上带着大家喊“狗日的狗”的疯子不属于时代小丑的行列。

  并没有一刻间断歌唱的南方口音,是建立在南方各类普通话发音基础上演唱——王磊是这种声音的代表,那是一种让北方汉子觉得缺乏荷尔蒙的动静,短促,时而尖锐,含杂着蹩脚的口音,却不准备像研究配器那样把所谓口音的缺陷“普通话”掉。莫非那是一种自命的高贵?我们不得而知。惟一知道的是他们的前世就是那样一些生存在峭壁上的人,用不标准的普通话去标准化那些说普通话的子民。过了很多年,海风吹拂着他们,紧张依旧,自由依旧。就如同王磊这样一个混世者。四川没有海,但有美女和辣椒。牙买加临海,虽没那么多爱吃辣椒的人却有着影响世界的雷鬼乐。不要说王磊开始雷鬼了,雷鬼里没有西川方言和古筝演奏,更没有草根的中国忧伤与愤慨。

  音乐家不是学者,永远不是。

  其实,说《活生声回忆录》是一张回归民谣摇滚的不插电唱片,不如说是一张插上去拔下来拔下来再插上去的金不换唱片。在中国敢于老歌新唱并且整理成专辑的人不算少,只是有着别样意义的就不多见。像左小祖咒重新混音的《庙会之旅》或者王磊的《活生声回忆录》,都是歪着嘴巴的大哥大,一样的野心家,只是表达的方式出现的差异。本质讲,骨子里流淌着制造混乱与颠覆传统颠覆概念的决心。别去相信严肃音乐家们的诗情画意,或是流行歌手的温情脉脉,假如你非要相信,真不如去理解一些沧桑的中年摇滚分子的含沙射影、指鹿为马,至少诚实还是一种社会追求的品德。即便在全民愚乐的时代,对于葵花宝典那样绝学,还是有人不屑。

  可能的话,应该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发出旧声的行列。也随便你去理解,猜想是不是因为枯萎而挖旧坟于世人。关键还在于音乐本身的品质。

  一切都是屁话,去听听《活生声回忆录》吧,你还是得听你的耳朵的。李欣/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