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害死猫》是一部挺奇妙的电影,最有趣的地方是,不同的观众的观后感居然如此的不同,有人说看到了爱情有人却只看到了色情;有人说看到了人性的淳朴马上有人反驳说揭示了人性的丑恶...我觉得这是这部电影比较让我欣赏的部分,是以不同的视角客观地叙述一个事件,然后不同阅历不同智力不同思想深度的观众会做出各种判断,南辕北辙,热闹异常.
就拿郑重这个角色举例吧,如果在一个没有经历过感情的纯洁女孩的眼里看起来,郑
重简直就是一个吃软饭且又想着偷腥的陈世美,可恨之极;也许有些特有同情心的会觉得他可怜又可悲;正直的人们会觉得他自私之极;而那些和郑重有类似经历的中年男子们,也许会认同他,认为他的妻子和情人都是在胡闹,一点都不懂得男人的心理...郑重这个角色和其他赢得广泛同情心的角色们不同,虽然他和他们一样都很不可爱,但是郑重这个角色展示给人们更多的立体面,这些立体面造就了一个现实感很强的郑重.
这样丰富的郑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胡军对角色的深刻理解和透彻分析,把郑重的潜在心理矛盾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充分显示了人物的性格深度:郑重是懦弱的,懦弱自卑到担心丈人在董事会上的责备;郑重也是凶狠的,凶狠到可以扼住情人的脖子威胁直至最后残忍地杀害;郑重是无情的,他可以漠视千羽,看也不看她的耳环就说好,可以那么绝决的与情人分手,把她买给他的东西扔在地上,将一大盆碱水泼在她身上;但郑重也有片刻的柔情,无论是在千羽受惊时拥住她给她可以依靠的肩膀还是重新打好一盆水,抓住情人的双手固执地浸下去,慢慢说着母亲的故事;郑重出轨,是对妻子家庭的背叛,郑重和情人分手,是对他喜欢的一种生活和感情的逃避;但是郑重还是尽量的想负起责任,他看到无字玫瑰圣经,听到妻子在高潮中仍然背诵圣经,意识到妻子的精神问题,于是内疚且不忍再刺激妻子,决定回到她的身边;他决定和情人分手,给了她二十万以照顾她的生活...
胡军的表演正是把这些个方方面面都表现出来了,观众可以感受郑重最细致的情绪变化.当然,不同的观众可能得到不同的观感,就好像梁晓霞刚刚搬来的那场戏,郑重眼神的表现,在女孩陌陌眼里,在千羽眼里乃至在郑重自己的表述里,是多么的不同.
郑重的大哭,可能使得很多观众先是一惊然后哄堂大笑,第一次看的时候,我也是这哄堂大笑中的一员,第二次看的时候,想不到感觉居然变了,在他那猛然爆发却又像孩子一样的大哭里,我看到的不仅仅是恐惧无助和无奈,更是他即将崩溃疯狂的前兆,这给接下来的已经崩溃了的郑重在恍恍惚惚中突然杀了人埋好了伏笔.那个杀人其实相当精彩,说郑重的突然杀人不符合逻辑的人们,请回想一下当你们自己在极度焦虑恼怒烦心的时候,如果有个人在你耳旁像唐僧似的喋喋不休,你当时的心理是不是会变得极度厌烦此人,想暴打他一顿或者不惜一切代价让他住嘴?郑重不过比这样的正常人更崩溃一些更疯狂一些罢了,特别是当他听到情人说"有事没事过来坐坐"这样刺耳的也代表着她不会退缩的话.因为剧情转换的关系,很多观众也许会忽略郑重最后在警车里的眼神,平静茫然,一切事不关己.就算没人瞧出他已经疯了,多少还是会感到郑重的精神状态很有问题吧,但是他没有再啃指甲,因为已经没有什么能让他再焦虑再费脑筋了.
郑重是一个很不讨好的角色,对于这样一个角色,胡军既没把他演成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也没放大角色身上的令人同情的部分把这个角色演得煽情,他只是还原了一个生活状态中的中年男人,回想我身边有类似经历的同龄人,胡军的眼神似曾相识.
看《好奇害死猫》的感觉其实是非常奇怪的,一方面觉得影片有些构思有些细节设计得很好很精致,一方面又隐隐觉得这部电影的"气质"(我找不出更接近的词)很不一致,就好像前一分钟可能觉得不错,但后一分钟可能又觉得有些什么不大对劲,可能是新旧电影语言的冲撞,也有可能是演员对角色的不同理解不同诠释碰撞出来的火花吧.
在我看来,《好奇害死猫》的亮点不在悬疑惊悚,而恰恰是在宣传比较少的"人".与其去探讨玫瑰的红与白这样的技巧问题,还不如去关注更多的人性和现实.谢谢这个电影和演员们让我们更多地关注小人物们,那些"活得真实也活得戏剧"的小人物们.
(作者:veg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