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 保罗-莫里哀辞世专题 >正文

保罗-莫里哀乐队 清新活泼的法国浪漫主义乐团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1月06日12:46 新浪娱乐

  每当你听到那种独特、新鲜、浪漫的弦乐音响,明晰、活泼的节奏和铜管、打击乐器的音色后,就很容易分辨出这是保罗·莫里哀乐团演奏的轻音乐。

  1967年,保罗·莫里哀这位法国流行音乐的奇才,以一首“爱是忧郁”(Love Is Blue) 的改编演奏曲名震全球。

  无论演奏任何一首曲子,他从不过份夸张美化:以弦乐器来改进乐曲的节奏,并将乐器与和声组合起来,打破了世界名乐团演奏抒情音乐的套式。他创造出来的风格,清新明朗,极为迷人。为了拥有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他将所有心力投注于乐曲的研究与改进上。今日,我们只要一听到他那独特的新鲜浪漫弦乐音响、明显活泼的节奏感以及铜管与打击乐器的音色后,就能立刻辨认出:“啊!那是保罗·莫里哀”。这似乎都成了他的注册商标及成功之处了。

  他给人的印象是温文高雅、风趣

幽默与平易近人。他的唱片音响效果极为瑰丽透明被世界各地乐友采用为测试音响器材的最佳试听唱片。在台湾国内及全球各地拥有众多他的乐迷。他演奏过的曲目包罗万象,如著名的电影主题曲音乐专集、法国香颂专集、欧美各国流行音乐、欧洲电视网 (Eurovision) 歌唱大赛得奖歌曲专集、披头四专集、拉丁美洲及西班牙的热情情歌专集、圣诞音乐专集、狄斯可风专集、日本之旅专集... 等,不胜枚举,每首曲子均有相当神妙的编曲技巧,瑰丽的音响效果、优雅迷人的气氛。他演奏的曲子以柔美的抒情音乐为主,曾被誉为“情调音乐的使者”,以及“二次
世界大战
后的法国音乐之神”。

  1925年3月4日,保罗·莫里哀出生在法国南部的马赛。4岁时,他第一次接触到家里的钢琴,先是羞怯怯的,不久就表现得很有信心的样子。

  首先培植他在音乐方面天赋,并鼓励他进入法国马赛音乐院研习的人是他的父亲。14岁时,保罗·莫里哀以第一奖的优异成绩毕业于马赛音乐院。在受完四年大学扎实的正统音乐教育后,他产生了一个日后要成为钢琴演奏家的意念;然而,他却迷上了当时流行的爵士乐,也因此而改变了他立下的雄心大志...。

  17岁时,组织了他自己的乐团,开始在法国及欧洲各地的夜总会、音乐厅巡回演奏。这种直接与大众接触的表演加上他本身热衷于管弦乐的编曲与谱曲工作,因而促成了他决心建立自己在编、作曲及演奏上的独特的风格。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于是他将乐团移到西方音乐的活跃核心城--巴黎 (Paris)。不久,法国一家 A&R 唱片公司的音乐指导,请他为该公司旗下的首席歌星在灌录唱片时,担任配乐伴奏,他闻讯后马上跳上了第一班火车,自此一帆风顺,声名大噪。

  在他的第一次演出震惊法国音乐界后,法国流行歌坛的一些名歌星如:查尔斯,亚兹纳弗 (Charles Aznavour)、马利斯.西瓦勒 (Maurice Chevalier)、妲莉达 (Dalida)、昂利.萨瓦多 (Henri Salvador) 等人纷纷竞相与他合作演出,从此,保罗·莫里哀成为巴黎炙手可热的名编曲家之一。他在谈到查尔斯.亚兹纳弗时说道:『我为他编写过的曲子已不止 120 首;此外,和他的往来接触已成为我一生事业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了。』

  保罗·莫里哀也曾写过一些红极一时的歌曲,如:"Rendez-Vous Au Lavandou" (拉凡多的约会)及"La Longue Marche" (漫漫行程),均出自于他的手笔。1963年,他和法兰克波赛尔 (Franck Pourcel) 及雷蒙勒菲夫 (Raymond Lefevre) 两位法国音乐巨匠合写了一首以 Del Roma 的名义发表的曲子:"I Will Follow Him" (天涯海角永相随),由小蓓姬.玛琪 (Little Peggy March) 在美国唱红,当年并进入美国的排行榜第一名。

  1966年,他再被延聘为法国女歌星蜜海儿,玛蒂 (Mireille Mathieu) 的音乐指导,并为她谱写了多首曾获得 S.A.C.E.M. 协会所颁发的文生.史考特音乐奖 (Vicent Scotto Prize) 的曲子,如:"Mon Credo" (我的信条)、"Seuls Au Monde" (孤独的世界)... 等。另外,他所谱写的一些曲子如:"Une Simple lettre" (一封诚恳的信)、"La Premiere Etoile" (初现的星星)... 等亦曾由苏联合唱团 (USSR Choirs) 唱红;1975年,一首也是出自他手笔的曲子 "Elle Arrive Aujourd'hui" (她今天来了)在帕耳马举行的马约卡岛假日音乐节活动 (The "Musical Mallorca" Festival In Palma) 中,赢得第一名。

  除此之外,保罗·莫里哀也经常为他的朋友作曲,如:为法国的歌星卡德利纳.瓦伦 (Caterina Valente) 谱写的法国香颂名曲 "Mon Vieux Paris" (我怀念往日的巴黎);为巴西籍的女歌星阿儿西欧妮 (Alcione) 所作的 "Sabia Marron" (栗色的小鸟) 等。

  我们可由他所亲自谱写的曲子,来探寻他对音乐的诠释理念与手法,例如:"Etude In The Form of Rhythm & Blues" (赋予节奏与蓝调型式的练习曲)、"Minuetto" (小步舞曲)、"Nocturne" (蓝色夜曲)、"Petit Oiseau Mecanique" (小小机械鸟)、"The Piano on The Wave" (波浪上的钢琴)、"Petite Melodie" (可爱的旋律)、"36 North l40 East" (北纬36度东经140度)、"Snow desert" (雪白的沙漠)、"Piano Star" (钢琴明星)... 等。

  蜚声国际

  1965年,保罗·莫里哀正式成立了一支关系着他一生事业,并足以代表他本人风格的大乐团。1967年,一首在欧洲电视网歌唱大赛 (Eurovision Song Contest) 并不受重视的曲子 "L'amour Est Bleu" (爱是忧郁),却独获其青睐,并将它改编灌录为演奏曲唱片。然而,这首经他改编的演奏曲传入美国,立即风靡全美,并连续六周蝉联美国热门歌曲排行榜第一名,同时收录这首曲子的唱片也在全球各地创下了销售超过六百万张的记录。从此,保罗·莫里哀享誉全球,至今仍历久不衰。

  今天,他也和大多数国际知名艺人所灌录的唱片一样,能同时在日本和巴西等全球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广受热爱。他的唱片曾在美国、加拿大、澳洲、阿根廷、

墨西哥、巴西及日本等地获得“金唱片”外,并曾荣获法国唱片大奖 (The Grand prix du Disque In France) 及应邀在 MIDEM 国际唱片大展上领衔表演。

  他辉煌的成就令全球广大乐友所仰慕。因此,每当世界各地,如:巴西、委内瑞拉、墨西哥、日本及马约卡岛等地遇有重要音乐节日活动时,均主动邀请他共襄盛典。此外,世界各地的电视网也竞相邀请他带领他的乐团上节目表演。他第一次出现于萤光幕的时间是应邀参加美国的电视节目“苏利文剧场”(Ed Sullivan Show) 的演出,当时受到全美电视观众的热烈反应;他也曾应日本放送协会电视台 (NHK) 邀请,所录制的电视节目也打破了日本全国电视节目的收视率。

  极其重视录音

  纵使将五十位音乐家的作品加起来,也无法概括他所编写灌录的曲目;保罗·莫里哀是一位多产的艺人。

  他灌录的工作除了少部份在英国伦敦,美国纽约,以及巴西里约 (Rio) 的录音室进行录音外;其大多数的作品都是在法国巴黎的 Studio des Dames 这间录音室完成的。

  保罗·莫里哀一生事业最大目标是追求完美的音乐,并建立自己独特而迷人的音乐诠释风格。因此,他抱持着孜孜不倦且有条不紊的严谨敬业精神,将其大部份心力投在录音、指挥、弹琴及混声 (Mixing) 等音乐研究与改进上;同时并以现代文明所提供的科技设备、方法等来充份展现他在音乐方面的优异才华,他永无休止的在追求最完美的乐音。也难怪今日世界各地大多数的音响器材经销店及玩家以他的唱片来测试音响器材的品质、特性与音色了。他说:“时至今日,多音轨的录音技术已成为表现管弦乐曲的必要工作。因此,编曲工作的本质乃是把经由电子乐器,以及改进了的人为手法等声音,溶合为一种传统习惯的声音。因此,设法保全现代乐团的神髓,乃是编曲人的一项持久的挑战。”

  一位杰出的指挥家

  1969年4月8日在美国康乃狄克州 (Connecticut) 桥港城 (Bridgeport) 举行的二小时的音乐会,是波尔在美国及加拿大各剧场与大学作为期二个月旅行演奏的第一场演出,虽然每场的演出时间都在夜晚,但依旧场场受到广大乐迷的热烈喝采!

  1969年11月,他到日本作二星期旅行演奏期间,日本人给了他最狂热的欢迎招待。此后,他每年必带领他的乐团至国外各地作长期的演奏表演。保罗·莫里哀的旅行演奏足迹遍及全球五大洲;曾分别到过美国、加拿大、巴西、墨西哥、日本、韩国、香港、台湾、苏联等地表演。他经常提醒自己:“大部份的法国音乐家将他的事业灌注在唱片的录音工作上 (缺少与全球大众直接交流接触的机会)。使得他们活动范围局限在巴黎这个地方。然而,国际间优秀乐师的相互交流所产生的效益对一位指挥领导者而言是永无止境的。为了打破这种局限,我除了灌录唱片外,并在世界各地旅行演奏,藉以能有在演出当地遴选杰出器乐演奏家来相互研究交流的机会。我在旅行演奏期间。将四位墨西哥籍小喇叭手纳入随团演奏表演的成员,因为他们吹奏铜管乐器的手法、技巧与明亮度均极独特。在巴西公演的那段期间,也发觉了不少当地杰出的吉他演奏家...”

  保罗·莫里哀每年都到日本作不止五十场的演奏表演。日本人视他为乐坛奇葩,他的演奏曲在日本掀起了一阵至今仍历久不衰的“保罗·莫里哀狂热”;在日本国内,这种对他的狂热已蔚成一种现象;也难怪在他日本的每场演奏会举行前的三星期所预售的入场券都被抢购一空了。就以1977年12月单单在能容纳一万二千名观众的东京武道馆一连举行四场 (爆满的) 演奏会的情况为例,我们可看出日本人对他是何等的狂爱。继日本旅行的同一行程中,1978年1月,他转往香港及苏俄的莫斯科与列宁格勒作了七场 (相当成功的) 演奏表演。1983年及1985年,他也曾两度率团来台湾公演,盛况空前,至今仍让人印象深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26,000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