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评论:《十三岁女孩》成长进行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5日20:53  新浪娱乐

  由中国第六代才女导演陈苗执导,“辫子姐姐”郁雨君编剧的电影《十三岁少女》近日杀青。《武林外传》里古灵精怪的“莫小贝”摇身一变,成了江南蚕乡里一个秀气内向的少女“宝宝”。十三岁的“宝宝”就像是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关注着这个外面的世界,感受着经历着这个物质世界带给她的精神冲击,体味着成长的过程带给她的酸甜苦辣。最终,如同蚕儿历尽艰辛化蛹成蝶,宝宝真正地长大了。陈苗导演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敏感,以唯美的手法带着观众回首了十三岁的阳光与残酷,懵懂与困惑,精彩与无奈。

  国内外成长电影回顾

  放眼国内外影坛,各类动作片言情片魔幻片往往占据了大片江山。其强大的商业广告攻势下和明星效应,使得观众趋之若骛。而成长电影有如一枝清新的栀子花,虽不起眼,其独特的芬芳却使人难以忘怀。它吸引的不仅仅是成长中的人,那些经历过成长洗礼的大人们更是对其加以青睐。成长电影的独有的魅力不在于其惊险刺激的情节,看似平淡的演绎蕴涵着成长过程中灵与肉的冲突,任何关于成长的叙事,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甜蜜还是苦涩,都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即使是龙钟老者,也会为那一刻的成长的青春而缅怀激动。那么究竟什么是成长电影呢?我们可以套用成长小说的概念,是指青少年经历了生活的一系列磨练和考验后,获得了独立应对社会和生活的知识、能力和信心,从而进入人生的一个新阶段——成年。①这种磨练或考验往往具有仪式性质。主人公迈出了走向成熟的关键一部,才能看作是成长电影,否则就是一般的青少年电影了。

  国外成长电影相对来说数量较多,其中也不乏优秀之作。在国外众多成长电影中,《闻香识女人》算得上是经典的一部。电影通过两个忘年交的逐渐接近及彼此信任,反映了在现代社会愈来愈淡漠的人际关系背景下,人们对纯真的向往和渴求。乍看之下,是长期的失明生活使得弗兰克中校对听觉和嗅觉异常敏感,甚至能靠闻对方的香水味道识别其身高、发色乃至眼睛的颜色。在一个疯狂的周末,一段精彩的探戈和一场激情四溢的演讲后,观众会渐渐发现其实这些都源自于弗兰克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另一部电影《死亡诗社》也同样让人耳熟能详,教师基庭反常规的教学方式给刻板的学校带来了生气,他教学生们站上课桌,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周围的世界,他教会学生们自己选择人生的道路。学生们喜欢他崇敬他,并知道要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虽然他最终离去了,但是他曾经是他们成长的好导师,引路人和“船长”。

  国外的成长电影数量不少,题材广泛,涉及到方方面面的角度,如关于问题生校园生活的《放牛班的春天》,描写初入社会的诱惑与困惑的《毕业生》,颂扬兄弟亲情的《他们微笑的样子》,忧伤怀旧的《天堂电影院》,有关性和暴力的《上帝之城》和《夏日的秘密》等。拍摄技巧也新意迭起,如以黑色幽默手法拍摄的《铁皮鼓》,颇具后现代意味的《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等。总体看来,国外成长电影作品颇多,拍摄手法成熟,切入角度多种多样,但也不排除作品的良莠不齐。

  国内的成长影片数量不多,最早可以上溯到《小兵张嘎》与《闪闪的红星》,这两部红色电影都是关于革命战争时期少年的成长;《阳光灿烂的日子》反映了文革期间大院儿里的孩子的混沌懵懂的成长,有那个年代特有的虚无的个人英雄主义崇拜,也有性意识的朦胧冲动。除了最终个个“功成名就”的俗套大结局外,这部电影从拍摄构思到手法是相当成功的;《花季雨季》这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所反映的是高考压力下少男少女们的学习生活境遇,同龄人的眼光可以说有一定的代表性;《十七岁的单车》回首了青春的残酷。围绕一辆单车,两位少年都深深感受到了青春的无奈与失落的痛苦,令人看后不禁深思心酸背后的根源。《一个都不能少》通过魏老师的“固执”,张艺谋向观众展示了偏远农村少年的成长状态。以上这些影片都通过不同的手法和题材向我们展示了成长的特质,有的是通过回顾特定年代的故事,有的是把镜头对准特定地域里的事件,还有的加入作者自身经历的感悟。但从总体上来说,我国成长电影的数量和题材还有待挖掘,尤其是有关女性成长的电影还是凤毛麟角。陈苗导演的这部《十三岁少女》让我们眼前一亮,她将一个少女的成长放在了城乡变革,物质文明潮流与精神文明相碰撞,现代的价值观与质朴的乡土观相冲突这样一个背景下,通过少女对内心与外部变化的感受,来叙述“她”的成长过程。下面将通过对电影的细读,来看陈苗导演是如何揭开成长的秘密的。

  宝宝的牙套日记

  十三岁的蚕乡女孩罗洁宝是一个秀气、内向的姑娘。她被进城做生意的父母寄养在小镇上亲戚的家里。当宝宝刚来到新学校,在课堂上做自我介绍的时候,就被台下的调皮同学起哄,除了笑她的名字像兔子“罗杰”外,更是取笑她的牙齿像兔牙。宝宝的朋友青豆还发现厕所墙上的粉笔涂鸦把宝宝归入了“恐龙”女生行列。宝宝顿时伤心欲绝,第二天死活坚持带口罩上课。从此宝宝对自己的大门牙痛心不已,尝试各种办法也毫无效果。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了一本叫《小S牙套日记》的书,顿时觉得自己的人生有了希望,装上牙套成了她最大的心愿,而故事也就围绕着宝宝要装牙套这件事而展开了。

  十三岁的少女正处在青春发育的初期,由于身体的发育,个体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童年时期无拘无束、天真无忌的状态不同,这一时期的少年特别注自我的形象,在意别人对自我的评价。仪表是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因素。身体意象是伴随着身体机构和机能的变化而发生的对自己身体及机能所描绘的意象。如果自己不能接受这种意象,就会产生强烈的自我否定。②电影中宝宝看到自己的形象被“丑化”成了“兔八哥”时,原本不自信的她愈发觉得自己的牙齿难看,放大了自身的缺陷使她更加自卑与痛苦。因此,宝宝对自己牙齿的,其实是处于青春期的个体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发展。对自身的否定让她采取种种措施来逃避这种消极,比如带口罩把牙齿遮住;用手指矫正牙齿几千下。在影片中,我们同样看到了一个走路外八字被讥为“鸭子”的女孩,每天在放学的路上绑着脚,一跳一跳地给自己矫正。青春期的少年更加在意自己的外形和别人的评价,他们在自我与外界这两个意识关照下建立自己的身体意象。然而,宝宝对大扒牙的“痛恨”,对箍牙的向往,并不单单是荷尔蒙的作用。通过影片的叙事,我们能发现另一层原因。

  在电影一开始,桑桑家的酒宴上,我们就能发现宝宝父母间不和谐的声音。宝宝爸爸在酒席上当中给宝宝妈妈难堪,说她门牙大,门牙往外长的女人是倒霉相。而和妈妈长得相似又身为女孩的宝宝同样遭到爸爸的冷待。不放心丈夫的宝宝妈妈赶到城里去看住丈夫,虽然一方面衣着光鲜,为能做城里人而沾沾自喜,但又在这个过程中身心俱疲。他们的离婚是情理之中的事。而在第三者抱着孩子出现的时候,宝宝发现那个女人有着一口洁白小巧的牙齿。于是,由于父亲偏见的投射和家庭不幸的刺激,宝宝就把自己和妈妈的大而外扒的牙齿与厄运等同起来。看到这里,我们不由想到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那个黑人小姑娘因为父母亲的离弃伤害,周遭世界的不平等而渴望有一双白人才有的蓝色的眼睛。最后终于迷失了本性。日本的加藤隆胜等人的研究也表明,青少年的价值观受家庭生活的影响甚大,从最亲近的人那里听到的观点、看到的遭遇、得到的教训往往能对其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而宝宝也就从妈妈的不幸与所谓的不幸根源中发现自己也有这种不幸的“标记”——大扒牙。于是,改变这个标记就不单单是青春期爱美的表现了,而是一种改变命运的渴望,一种试图控制命运的尝试。影片采用直接拍摄与主人公画外音心理叙述相结合的方式,来表现外界的因素对小女孩细腻的内心世界的影响。我们从宝宝的叙述中知道了她面对这个大人世界的无奈,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对成长的理解。

  宝宝尝试的本身就包含了成长的酸甜苦辣。从她下决心装牙箍的那一刻起,就有一个巨大的问题摆在她面前:钱从何来?靠她每天早晨省一只葱油饼显然是不够的;学人家做生意卖马桶反倒被告到学校兜售假冒伪劣商品;最后没办法向父母伸手要钱,父母又离婚了。最后神差鬼使般地拿了沈莲为生孩子准备的钱离家出走了。而在钱被别人花掉空手而返后,沈莲也因早产无从付医疗费,宝宝开始为自己的行动深深地自责,采用了极端的方式——自杀来赎罪。是沈莲的宽容让她重新恢复过来。就在同一天,“老朋友”终于来了。仪式般的生理现象和心理洗礼都说明了宝宝长大了。德国哲学家斯普兰格指出,人的青春期是第二次诞生。宝宝变得更加坚强、懂事、乐观。虽然在成长的道路上,还有很多门槛要迈,但经过了这次风雨的洗礼,她会懂得怎样走得更好。

  成长的引路人

  在成长小说或成长电影中,成长的引路人往往是一个仅次于主人公地位的重要角色。比如,福克纳小说《熊》里的老猎人山姆;《白鲸》中的魁奎格;《闻香识女人》的法兰中校。从人类文明的发展来看,引路人的原型可以追溯到神话中的神和童话中的王子,他们扮演着拯救者的角色,拯救受难的子民或公主。到了现代社会,这一角色由普通人取代,“拯救者”转变成了“引路人”。③“引路人”通过对主人公施加影响,丰富了主人公的人生阅历和社会认知。“引路人”分为正面和反面两种,正面引路人往往对主人公产生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如《死亡诗社》中的基庭老师;反面引路人是撒旦般的人物,对主人公的成长产生反面影响或反面参照,如《毕业生》中的罗宾森太太虚伪、堕落的人格使年轻的毕业生明白了自己所应追求的目标是真挚的爱情。正反两方面的引路人都在主人公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电影《十三岁少女》中也有形形色色的人影响着宝宝的成长,那么究竟谁是宝宝成长的引路人呢?显然宝宝的父母不能算是她的引路人,无论是生活上还是精神上都没有给予她相应的关照和引导。宝宝的外公虽然曾给宝宝带来过欢笑与安慰,并在临终时刻把外婆的陪嫁手镯送给宝宝做为成人礼物,使她装牙箍的梦想成为现实,但并不能尽到一个引路人的职责。那么最有可能的就是沈莲了。沈莲是宝宝寄宿在镇上李阿婆家的媳妇,她具有小镇传统妇女身上的美德,善良、安分、开朗单纯,对人对事都抱着宽容态度。她的母性的光辉填补了宝宝妈妈的空缺,在宝宝想家哭泣的时候,她用糖果逗她;在她不争气的丈夫沉溺于赌博恶习时,她把钱放心地交给宝宝保管;而宝宝偷了她为生孩子而攒的血汗钱,导致她早产难以支付医疗费时,她还是没有告诉别人,反而原谅了宝宝。沈莲被塑造成了一个完美的女性。虽然观众有可能认同她的引路人作用,但她仍然不是宝宝的引路人。在宝宝为自己的外貌缺陷而苦恼的时候,“引路人”“缺席”了;当宝宝为了纠正这一缺陷而做出种种傻事的时候,“引路人”还是处于“缺省”状态;当宝宝万念俱灰对生活失去信心的时候,“引路人”还是没有出现。沈莲对生活中的一切不平都抱宽容的态度。她宁愿相信世界上的人和事都值得原谅。“看一个人,只要记得他的好,忘记他的不好。”虽然乐观是好事,但是盲目的乐观就会等同于幼稚。这种被动的态度不可能是引导宝宝成长的有效方法。剧中还有一个叫Queen的18岁上海时髦女孩,她事事由塔罗牌做主,性格随意率性,率性到利用宝宝装牙箍的钱为自己买SD娃娃。物质生活丰富的她其实精神生活相当空虚。剧中还有一段Queen帮人连夜排队领耐克编号排的插曲。她说“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值得我们爱,值得我们努力,不顾一切去占有的东西了。”要占有的是什么呢?只见清晨大门一开,这些年轻的耐克铁杆粉丝门就像疯了一般冲进店堂,去占有他们的物质梦想。Queen的没心没肺与沈莲的善良宽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她算不上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反面的引路人,但是却让宝宝看到了反面的参照后醒悟了过来。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受到周围人的影响,但是,真正的“引路人”却处于缺省状态。

  “引路人”的缺失会让成长中的青少年将这种需求投射到偶像崇拜上去。剧中不容忽视的一个角色是宝宝伙伴青豆。与宝宝安安静静的成长方式不同,她是一个个性张扬的女生,可以为了要一个MP3而喝洗发水威胁家长。她以周杰伦为偶像,在床头、课桌上贴满了偶像的海报,因为周杰伦会打篮球而发奋学球,因为班上一个男生长得像周杰伦而暗恋他。这样的追星族在在学校并不少见。青少年在成长的特殊时期,要经历从自我迷茫到自我确认的发展过程,他们急需在内心世界中树立值得仰慕的偶像。在偶像身上,寄托着青少年对人生的梦想和对完美境界的欣赏和向往,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引路人。但是,对偶像崇拜的肤浅追求和对表面东西的关注使得偶像成了一个虚幻的引路人,没有能力也不可能完成引路人的职责。

  从宝宝和青豆的经历来看,她们受到了周围形形色色个体的影响,并通过这些影响来进行自我塑造。但是“引路人”这样一个重要的角色却在她们的成长过程中“缺失”了。在电影中是如此,在现实生活中的宝宝们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电影中的象征符号

  这部电影在影象风格上采用抒情式的手法,光线以明亮为主,多用自然光效,来表现少女的成长过程,多运用柔和的顺光来表现青春明朗的特质。在这样一种抒情风格中,细节和道具往往充满象征意义,这对塑造人物和发展情节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电影的一开场便是白胖的蚕宝宝吃桑叶的特写镜头,影片最后也有与之呼应的镜头:窗台上广口玻璃瓶中的蚕蛹正逐渐被飞蛾咬开,白色的飞蛾扑腾着翅膀,飞到了蓝天的背景上。前面白胖的蚕儿和嫩绿的桑叶代表了尚且稚嫩的宝宝,后一部分振翅而飞的飞蛾表明经过一番洗礼后的宝宝的“第二次出生”,象征了成长后的一种状态。笔者认为这个意象是很美的。在一次观看样片后的讨论上,曾有人向陈导提出,为了营造唯美的效果,接近影片的风格,是否应该把飞蛾置换成色彩斑斓的蝴蝶。本人不敢苟同,这样做会太过,会使影片失去一些东西。而且,毕竟美丽得不同凡物的蝴蝶只能代表相当少一部分人,而我们的绝大部分人和宝宝一样只是普普通通的飞蛾。然而在咬破蚕蛹振翅飞翔的一瞬间,每一只飞蛾都是最美的。

  第二个具有象征意义的道具是一只MP3。从电影的叙事上看,MP3是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道具,是将青豆和宝宝联系在一起的桥梁,也是两人最终决裂的标志。从电影技巧上看,它还担当起插入符合剧情需要的背景音乐的作用。而从象征意义上看,闪动着金属质感的MP3代表了物质文化的产物,显示了物质时代潮流对精神个体的引诱和冲击。青豆为了得到MP3不惜喝洗发水威胁父母;MP3里明星偶像的张扬个性的音乐将宝宝和青豆像连体婴儿般连在一起;装牙箍的钱被Queen花掉后,宝宝把MP3还给了青豆,并说:“我不需要了!”物质的冲击能使曾经单纯美好的友情变味,情感不是一件单薄的金属电子品能维系的。与MP3起同一作用的还有一个SD娃娃。Queen对他人都是一副没心没肺,漠不关心的态度,惟独对这个没有思想而又价值不菲的木偶娃娃却另眼相看,并当成自己孩子般爱护,物质上她是富足的,精神上却是贫乏的,精神的空虚只好由物质的满足来填补了。

  结论

  作为中国目前为数不多的成长电影之一,电影《十三岁少女》以其独特的视角,结合导演对现代青少年成长价值观的关注,特别是对女性成长的注目,使得它从同类成长电影中脱颖而出,令人耳目一新。虽然电影中少数几个人物稍有美中不足的脸谱化倾向,但主演王莎莎的本色演出,感情的真挚流露,画面的唯美与主题的清新健康都起了很好的弥补作用。这部关于少女成长的《十三岁少女》确实是一部值得期待的作品。周 婕 俞建村

  参考文献:

  ①③芮渝萍 美国成长小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P.3, 124

  ②徐婵 青年社会心理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P.35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