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评论:《狼毒花》的真正突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6日18:19  新浪娱乐

  钟源

  据《人民日报》报导,《狼毒花》在各省电视台热播后,中国电视家协会曾在北京举办了该剧的艺术研讨会。本人查阅了那次研讨会的详细记录。

  与会者认为,《狼毒花》是继《激情燃烧的岁月》《亮剑》《历史的天空》等电视剧之后,对英雄内涵和英雄史观的又一次深层思考,对表现差异性英雄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并断言,《狼毒花》之所以收视率空前,是人民群众呼唤英雄、现实需要英雄的结果。

  真的是这样或只有这些吗?

  首先应该肯定,《狼毒花》除了剧本结构不够严谨、语言不够讲究外,确实是一部难得的好戏。

  如果非要与《激情燃烧的岁月》、《亮剑》和《历史的天空》等电视剧相比,应该说它的重大突破,首先表现在“主旋律”题材作品与商业性运作的成功结合。

  观众所以爱看,主要是该剧的戏剧冲突激烈、情节曲折、动作明显、节奏感强、人物奇特、性格突出,弘扬爱国和正义的主题非常鲜明。这就使得《狼毒花》完全具备了商业片的特点。

  不要以为写革命题材就不能是商业片。也许正是这样的误解,才使得“主旋律”没了票房和收视率。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在商品社会,任何东西只要交流就有价值,有价值就是商品。照此说去,又有哪种电视剧不具备商业性?

  可见,只有象《狼毒花》这样,将“主旋律”的目的性与商业运作统一起来,“主旋律”才能奏响广泛,并响彻人心。根本不在于什么“英雄内涵”、“英雄史观”和 所谓的“差异性”英雄。

  常发,他就是英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广大观众早已通达,用不着在那里解释来解释去。连伟人都走下神坛了,一个普通战士还有什么可求全责备的?

  常发的缺点根本算不上主流和本质。爱喝酒怎么了?许世友将军也爱喝。无组织无纪律、重意气不讲原则,那是旧行伍初到革命队伍时的通病。抗日英雄马本斋的同样毛病,早在电影《回民支队》里就表现过了,根本不新鲜。何况常发还占过山、当过国军二十三军司令?至于“睡女人”,不过是他爱吹牛的“光说不练”,或是创作者故意摆下的迷魂阵,只要不按原小说写的真去睡,又算什么大问题?再看看常发的不听指挥。他擅自行动独闯敌营,却使很多女同胞免遭蹂躏;他违背命令,没把越狱者带回,却与越狱者一起保护了药品、守住了敌人的军火库。就连他唯一睡过的女人梅子,都是梅子主动献身,又怎能去要求还没改造好的草莽做到坐怀不乱?所有这些,在美国剧作《哈里森敢死队》里,都是当作英雄的表现来歌颂的。为什么我们还要在“内涵”、“史观”和“差异性”上,自己跟自己拌蒜?

  如果说常发匪气未改,犯了不可宽恕的错误,倒是他竟敢扣押地委书记兼部队副政委甄一然。但正是有了这点,才使《狼毒花》有了更大的的突破。

  对此,被拘押的甄一然不但没有煞有介事,反而有意以一种特殊方式,让根本不存在宽恕的梅子“宽恕”了常发。这才把被改造者与改造者生动地联系在了一起,并进一步塑造了一位既有原则性又有人性的党的化身:甄书记。

  可见,这更大的突破在于甄一然,而不在常发。以往的党的化身,总是踞高临下的,总是坚定不移的,总是正确的,总是改造或挽救别人的,总是被感激的。而甄一然却在改造常发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不断正确认识并体谅着常发,还多次受到常发的恩惠。最后在送别常发时,竟然也意气起来,让常发“想着我和你嫂子,还有孩子”,一定要活着回来。当甄一然知道常发命处危亡之际,竟也满眼热泪,痛不成声,早知这样,宁可自己死也不让常发死!一下子就把党的化身和一个普通人等同了起来!而司令员孟长胜总挂在嘴边的那句“乱世用人乱着来”,更是一语道破天机。

  大概,与会的专家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当他们还在那里为常发的内涵议论纷纷的时候,广大观众早已迅速掀起了一股“甄书记热”!观众爱看的是常发,佩服的却是甄一然。并对出色塑造了甄一然的演员成泰燊倍加赞赏,推崇不已。

  如果说确有一种呼唤,那正是人民群众对党的人性化治党、人性化治国的呼唤。这也恰恰是我党在政治体制改革与理论创新方面要体现的。《狼毒花》在这方面的突破,该是何等重大,何等顺乎民心!

  故此,本人认为,尽管《狼毒花》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仍无愧于近期难得的佳作。观众喜爱它,并有那么高的收视率,理所当然。因为,它不但在主旋律与可视性的统一上有了重大突破,更重要的是在重大主题的体现上同样有着重大突破。而这样的突破,在专家们还没有论及时,首先得到的是广大观众的认可与爱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