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杜可风:逍遥自在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3日18:13 新浪娱乐
杜可风 杜可风和王家卫 杜可风这个外国人,在很多不明就里的观众看来,往往会被认为是中国人。杜可风啊,很有国人名字的韵味。但其实他来自澳大利亚,因为在华语电影圈的崇高地位,更由于这个圈子给他的自由,他很乐于说自己是“患了皮肤病的中国人”,事实上他几乎和重要的华语大导演都合作过,从港台地区到内地,诸如杨德昌、徐克、张艺谋、陈凯歌、陈可辛、关锦鹏等等,当然合作最多的还是王家卫。 尽管王家卫要求多多,拍摄速度又慢,但是杜可风却和王家卫结下最忠诚的朋友关系。从《阿飞正传()》之后,王家卫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找杜可风为其掌镜。虽然我们观看王家卫的电影会认为影像极为考究,但过程全然不是如此。王家卫向来以没有剧本著称,每每在拍摄现场当即构思桥段和细节,这反而成全了杜可风,因为杜可风的生活和工作态度就是前卫、先锋,追逐女人、酒精和男人,两个人均是创意无穷而潇洒不羁,于是配合非常默契。对于任何一个镜头,都要精益求精,反复重来是家常便饭,他们两人再加上美术指导张叔平,都很有缘分,最有缘的是镜头拍摄多条收获之后,某个人想到有些不妥当,一定要求再来一遍,经常搞得那些明星演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痛苦不堪,但好在主演王家卫的电影基本上能够获奖,否则杜可风再那样喝点小酒红着脸到片场,便不能一而再再而三上演,最后成为佳话。 在刘伟强(blog)摄影的《旺角卡门》中,便有大量摇摆不定的摄影镜头,到杜可风进入王家卫剧组之后,实验色彩浓厚的风格便是家长便饭。王家卫对于过去时代的追忆,在镜头中表现出来就是暧昧和漂泊,给了杜可风绝对的发挥空间。王家卫的思维加上杜可风的眼睛,这才是王家卫的电影。作为王家卫的黄金搭档,从《阿飞正传》到《2046》,他们合作了七次(包括其他王家卫担任非导演工作的电影)。两人彼此间那种亲切感和安全感,尤其弥足珍贵。这令他在片场可以安心发挥,因为班底熟络,互相之间已可以做到心有灵犀一点通了,杜可风表示:“我们就像Rolling Stone(滚石(听歌)乐队),平常大家各自去Solo(单飞),但每年总有一两次开演唱会,会再聚在一起。” 王家卫和杜可风的亲密合作,基本实现了香港电影所有的可能性,不但有无限自由的实验和探索,而且又能够反映各种不同的人性,很关键的是他们能够指挥最好的资源,比如大明星和档期,以及海外电影节的热捧。 从王家卫的角度看,他对技术那些东西不是太感兴趣,摄影机不过是将眼看的东西转到菲林上的工具。所以他总是对杜可风说,“我要某一个效果”。那些看似凌乱的镜头,大有深意,首先要保证内容和形式的结合,比如在《阿飞正传》中对景深的运用,人物对话时彼此在镜头中所在的位置,都让观众有一种参与感。当王家卫在片场拍摄某场戏时,一定要从取镜开始,因为他知道那场戏的发展空间。知道了以后,再安排演员的位置。他跟杜可风解释要的是什么,由于是老搭档了,通常毋须多费唇舌。王家卫给杜可风角度,杜可风取镜,而十次有九次,王家卫都会很满意。《阿飞正传》的最后一个镜头,是赌徒梁朝伟( 听歌)的出现、打扮及外出,在闭塞的环境里,对于多种物品的展示都井井有条,而镜头左右摇晃着追逐着梁朝伟,终以广角镜结束,将梁朝伟神秘特色展现得一览无余。杜可风总是能够对王家卫摸熟摸透,王家卫说“近镜”,杜可风就知道要多近。这些都需要天赋和经验,摄影机的位置该有某种逻辑可依,尽管除你之外没有人晓得。一如作诗。诗人用字谴词都别有用意。 对杜可风而言,《阿飞正传》是他事业的第二阶段,戏拍到一半,杜可风觉得自己开了窍。在此之前,他处于一种“眼高手低”的状态。杜可风认为自己总是超越力所能及,在王家卫的要求下他学到了摄影真谛。多年以后,他回忆到“我很幸运,有王家卫那班人和这个工作环境,这种支持。我觉悟到,你自能尽展所能。可能是年龄关系,或者是人生阅历,或者是电影体验,我悟到只要做好本份就够了,只要尽力,船到桥头自然直。之前,拍电影是我的工作,是我的理想。我在片场很难相处,我过分认真。现在,我拍电影如游戏,很轻松自在,是我很开心的一件事。 ” 拍摄王家卫的《阿飞正传》收获到相当不同的经验,在拍摄之前,他们首先从文学看起,先是阅读六十年代一般很有名的美国小说:斯坦贝克的《伊甸园东》。彼此也都交换过阅读经验,虽然都不是那么明显跟要做的事情有关,但在后来呈现出来,最终在王家卫和杜可风的潜意识里,会影响到他们的工作。 但王家卫要的只是那种感觉,并没有依赖这些观念,在王家卫和杜可风、张叔平铁三角看来每部电影有它自己的生命力。《阿飞正传》到了开拍那天,还没有人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样子,而最后它就是在支离破碎的光影中呈现出来。 从《阿飞正传》开始,在王家卫的电影中摄影就占据了最核心的地位。杜可风拍电影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观众走进影院--一个黑黑的屋子--从第一个画面开始,几个镜头内看到的一切,无论颜色或气氛,都是真的,就是要建立一种写实。每部电影有它自己先天的、杜可风弄出来的一种写实感--要百分之百尊重事先所设定。比如《阿飞正传》里所设计的绿色、蓝色系统,对我们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在外景中维持这个气氛。 而《东邪西毒()》则要保持粗糙的颗粒感,同时又要表现出油画的凝重。再到《重庆森林》和《堕落天使()》,则是新时代都市的流利和疏离感。 杜可风以前比较重视构图,到后期作品,光是唯一的表现方式。没有光的话,底片就不感光,也就没有画面了。杜可风在法国跟片时,学得最多的就是灯光,看得最多的也是灯光的可能。法国电影必然有特殊的风格,而且每个摄影师都在追求这个。 必须要指出的是,法国电影之所以和华语电影在影像感觉上有重大不同,前提在于空气质量。 电影是杜可风的舞场,是他可以跳舞的地方。在拍摄《春光乍泄()》的时候,杜可风跟很多工作人员和明星有很多对谈。这部电影是充满神奇奥妙的作品,整部电影的颜色偏于黑白,但又具有浓郁的生命力。阿根廷的光影在杜可风的镜头里是活的东西。在杜可风看来“摄影是一种比较特别的空间。我拍的东西是我个人的治疗,就是自我治疗。 ” 酗酒的杜可风与王家卫一样,喜欢各种音乐。摄影大师常常说艺术的最高层面就是音乐。“因为不需要懂,它给你一个情趣、组合与感受,它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它很可能是一种很单纯的东西。亚洲的年轻人爱死了我们的电影,是存在的感觉,挑动了他们的情绪和感受。他们不是在做学术分析,他们享受那音乐,他们享受那种感觉,电影所流露的感情。”就像《花样年华()》作为王家卫最容易懂的电影,在杜可风看来这就是一种进步。不管是王家卫、毕加索或张大千,杜可风觉得他们永远在画一样的东西、重复同样的事情,因为她愈来愈单纯。 王家卫和杜可风对于《花样年华》做出了新的美学追求,他们使用稳重、含蓄的电影语言来讲故事。 王家卫和杜可风的合作,在众多影迷和评论家看来,已经是天作之合,他们最重要的是互相知道对方想做什么。譬如为什么摆某个颜色的理由、出发点等等,能够在无形中有一些接近的地方,真正的合作就应该是这样。说穿了,他们做的很多时候是“拿走用不着的东西。”王家卫有着他人无与伦比的感触,经常拍摄了过多的情节、细节等素材, 杜可风甚至开玩笑说“王家卫有朝一日会成为千万富翁,因为他拍下的材料足够他出多套DVD。可能十年前他已先知先觉。”最典型的例子,便是《阿飞正传》、《东邪西毒》和《2046》,拍摄时间都长达三四年,而且最终上映的版本仅仅是一少部分故事,尤其以《东邪西毒》为最严重,演员和剧组成员根本就不知道故事会(blog)怎样出现在银幕上,事实上王家卫以沙漠为叙事主角。杜可风曾经感叹到这就是“王家卫非同小可的地方,你也可以说是天才,或者勇气可嘉,或是敢作敢为。但是你可知道,我们所拍下的东西,有97%是观众不会看到的,因为派不上用场。我想每个艺术家都要做的是你要退一步看。” 杜可风总是喜欢错误和意外,因此总是在现场搞来搞去。王家卫对他的宽容、纵容都是创作的一部分,事实上这是绝大多数剧组所无法承受的创作之痛。最关键的,是没有王家卫和杜可风的艺术触觉。王家卫跟杜可风是完全不一样的生活背景的人,能够合作那么彻底,是他们在彼此差异很大的生活背景之内还有一个更深的,更简单的,能够共同欣赏的东西。生活经历的过程可能是每个地方都稍微有不一样的。杜可风和王家卫作为彼此的他者,能够穿越一些外在的不同,直指内心。最根本的是彻底、实在、人性的东西。合作得直接,没有其它的障碍;电影理念也会比较通,因为是反映人的东西,人的东西是无限的。所以为什么王家卫电影可以全世界都喜欢,就是因为它是有这种最基本的东西在里面。因此,杜可风经常说他的工作就是尽量去寻找这种东西。世纪末情绪和颓废主义都是倒计时和回望的风韵,色调低沉,再美丽的墙纸上却渗着岁月的污渍,是《阿飞正传》的菲律宾、《重庆森林》的重庆大厦、《春光乍泄》的旅馆、《花样年华》的冷巷与吴哥窟,杜可风都得寻找出特别的影像风格。 但并不意味着两人经常见面,反而因为太熟悉的原因,除了工作一般不见面。见面的时候,王家卫都会放很多音乐给杜可风听,两人也聊最近看什么书,但是从来不会看电影。杜可风觉得这是非常健康的关系,王家卫也知道杜可风大概会缺少什么东西。杜可风能够体会王家卫的用意,是来弥补这些所谓的缺点。杜可风说必须要跟别人合作,为了提醒我自己:“你不要偷懒,你不要自以为是。每次有新的来往都会给我一点新鲜感。 ”否则的话,两个人会固步自封,逍遥自在的前提是开放吸收,找到新的可能。 刘子冀/文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