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教授导演郑克洪的湖北制造《李时珍》(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5日16:38  新浪娱乐

  郑:是的。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有独特的文化元素。长江文化是个宏大的命题。李时珍故乡蕲春,紧临长江,这给《李时珍》依附和表现长江文化找到了契机,或者说理由。李时珍无疑是作品形象体系的核心,在表现人物精神,让观众体验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的同时,会有机地展现其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地域风貌及建筑等,体现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长江流域,人杰地灵,《李时珍》通过对一代医圣的形象塑造,让人们既享受中医魅力,又更加亲近长江文化。

  胡:观众一直很关注《李时珍》的演员阵容和创作班底。

  郑:观众关注演员和主创,既是同我们一起建立对这部电视剧的文化信心,也饱含着更多的娱乐期待。全剧有名有姓的角色达70人之多,主要角色30人。我这次用的演员,汇集了黄海冰(饰李时珍)、胡可(饰李时珍夫人吴斯语)、温兆伦(饰嘉靖皇帝,香港)、郭凯敏(饰李时珍父亲李言闻)、沈丹萍(饰嘉靖母亲蒋太后)等一大批著名演员和明星大腕;知名伟人特型演员郭伟华、孙维民、安荣生、谷伟等加盟该剧;在演艺、音乐、社会公益等各个领域有出色表现的演艺新秀,如崔波、万斯维、周萍等,都在剧中担任重要角色。另外,我的创作团队,都是全国一流的艺术家和文艺工作者,相信在不太长的时间,会把这部电视剧精品带给广大观众。

  胡:中医是中国的国宝,根基深厚,独树一帜,大有可为。国家构建中医保障体系,《李时珍》是独到的文化支持方式。

  郑:中医是一门久经考验的独特医疗体系,应当大力弘扬。然而,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中医的传承方式落后。在中国几千年的小农社会中,所有的技艺和秘方都实行单传的方式,中医许多绝妙的祖传秘方就这样失传失散了。虽然政府从各方面强化中医教育,重视中医药研究,比如师徒传承、大学教育,也在中医文化传播方面加大投入,但仍然满足不了国人对中医知识了解有增不减的热情和需求。因此,《李时珍》剧情里面的药方、药膳、烹饪,全部来自李时珍的《本草》,全部是可供当下的人借鉴和采用的,是为国人延年益寿。为此还专门请了一个知名的医学专家做《李时珍》的医学顾问。有病要医,中医同西医相比各有所长,中医为主,是治病救人、救死扶伤,实现人的尊严和社会平等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国家构建中医保障体系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如果说,国家构建中医保障体系,是振兴中医的良好机遇,那么我拍《李时珍》就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支持方式。

  胡:你是当之无愧的“教授导演”。

  郑:谢谢。作为武汉工程大学兼职教授,我有很多工作还没来得及去做。自《李时珍》拍摄工作启动至今,唤起了全国大中学生的新鲜感和想象力,表现出莫大的兴趣。“李时珍热”客观上刺激了大中学校的历史教学,刺激了中医文化的广泛传播,这不仅是近几年来鲜见的校园风景,也是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娱乐现象。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随着《李时珍》的热播,更多历史大剧亮相荧屏,校园“李时珍热”会进一步延伸为“历史热”。中国历史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宝藏,我将一如既往地从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汲取养分,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比如电影、电视剧,把包括中医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精髓传达给学子们,告诉给广大观众。

  胡:关于李时珍,其实还有很多话题想同郑导交流。

  郑:“李时珍”是座富矿,挖掘中医文化是我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文化人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拍好《李时珍》,是当前最重要的责任。谢谢。(胡翔/文)

[上一页] [1] [2]

郑克洪吧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