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评论:电视连续剧《乡村爱情》之我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0日00:15  新浪娱乐

  乡村生活埋伏着无可争辩的诗意,爱情又是最魅惑人心的一件事,把爱情放在乡村这样一个环境下来酿造,爱情是什么了呢?诗意又是什么了呢?

  电视连续剧《乡村爱情》试图通过爱情解读乡村生活的现实、窥视乡村生活的未来,文本上来看,该剧设构了几对情谊缠绵的乡村男女,他们中间扭结着一些芜杂的精神内容,实际上是婚姻的结构,主观上把婚姻模糊并且渲染成爱情,蒙蔽一下娱读者,尤其是低端观众,并不背离教化的初衷,而且可以歪打正着。

  农村生活的去社会化的方式,面临着改观的需要,因为中国的农民,尤其是近代的中国农民,他们都怀念生产队那个时代的单纯,回望那个时代的人际关系,实际上是对改革开放近三十年间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盟形式的精神反叛,他们不想把他们的生命单摆浮搁在时代的精神荒漠上,成为孤单的个体。尽管从生活曾面上表现出性情的孤傲和无以复加的精神自主,实际上,这恰恰是传统(既社会化大生产)的联盟形式解体之后造成的严重后果,人伦破碎,传统支离,信仰被解构,民众的心成为多余的赘肉,除了力气换取金钱之外,然后按照金钱流域里的规律,就能够自由摆渡他们那早就丧失了意义的人生。

  姑且不说《乡村爱情》这部剧的技术问题,单就它的精神实质来说,我们可以从整个信息集合里面窥问到一个非常温暖的善意,虽然这个善意还处于一种相当朦胧,甚至可以说是混沌的状态,但是,它确实存在。具体说,该剧在试图探讨新时代广泛的乡村生活中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人际联盟形式重新构建的问题。从该剧的面貌上看,土地,资源等硬件隐退了,取而代之的是人伦关系的突显,也就是说,它探讨了发祥美好生活的另外一个可能,即乡村生活的人本问题。这个主题立论相对于同时期的电视剧创作来说,具有可喜的前瞻性。

  因为中国的执政高层和学术高端对农村问题的思考,还流于肤浅,中国农村问题的根源没有被发现,资源和人性的关系,传统和现代的关系,农民和市场的关系,农民和文化形态的关系,等等,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没有被发现,更谈不上有效的引导和梳理,所以,意识形态上的模糊,就造成了思想上的肤浅。

  该剧试图通过谢永强、王小蒙、刘一水等为乡村未来寻找代言人,事实上,谢永强这个人物的失败影响或者说冲淡了整部戏的精神追求,试问,哪个农村青年能够借来几十万元来创业?如果每个农村青年都有这样的物质依靠,那么,这是中国的农村了吗?所以,谢永强无法成为新时代农村青年的楷模,彻底失败了。那么王小蒙呢?豆腐产业的经营框架过于理想化,忽略了乡村生活的实际状况,过于强调它的可能性了。至于三线人物刘一水赵玉田的物质基础,更是来历不明。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争论了好多个时代了,无论是精神第一性还是物质第一性,在这里,我们所见到的物质和精神之间的关系,是用一种没有商标的黏合剂粘合的,所以,该剧的精神主题难以浑然。

  这部剧的成功之处在于对中年人心理的刻画,无论是刘能也好,谢广坤也好,代表农村基层形象的长贵也好,他们没有完全放弃传统,一方面试图突围,另外一方面又极力维护着传统,他们在生活中分别表现出了诚恳和狡猾,在他们各自的生存半径之下自我忠诚。这让人感到,当代乡村生活的道德根本,他们的见解渐渐成为乡村精神的底蕴,而年轻人的新锐观点正冒名顶替一个时代的时尚。

  谢大脚是一个关键人物,她在第一部里那么大胆,那么毫无顾忌地结束了她的婚姻,在第二部里又是那么希望进入一个婚姻,这是乡村女人的醒悟,对婚姻的醒悟,也是对生命的醒悟,她泼辣大胆,敢作敢当,这个人物身上没有明显的传统印记,和真正的乡村情绪血肉分割。她所期待的婚姻生活跟招商引资这样的政治人物发生了纠葛,这显然是生拉硬套。

  好在,东北乡村的俚语和生活中本身蕴涵着的巨大幽默,被无限制地铺张了,所以,这个剧还是有些娱乐功能的。当然,该剧在对乡村生活精神内蕴的探索精神,还是值得认可的。来源:吴海中的BLOG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