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铎王朝》剧评:女人的战争男人的泪水(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7日00:55  新浪娱乐
《都铎王朝》剧评:女人的战争男人的泪水(图)

安-博林身居后座,仍惶恐不安(资料图片)

《都铎王朝》剧评:女人的战争男人的泪水(图)

亨利八世在暗夜里为亡人哭泣(资料图片)

《都铎王朝》剧评:女人的战争男人的泪水(图)

凯瑟琳女王临终前仍带着宽慰(资料图片)

  新浪娱乐讯 历史留给我们的,除了用血肉堆砌的厚重与严肃,除了风起云涌里造就的英雄和奸逆,就是关于人性的反复审视和思考。当那些高大伟岸的古代帝王用他们豪迈果敢的性格、运筹帷幄的智慧书写着传奇、雕刻着不朽,现实中的人们,不禁感叹于他们曾经创造的丰功伟绩。却不曾知晓那些漫卷功勋背后先人们背负的重压、怀抱的伤感。而那些男权社会里孕育希望的母性,更在一片伤感的氛围里蹉跎她们各自的人生。或快乐、或浮躁、或兴奋、或绝望。尤其,当这些凡人世界的悲欢离合在满是古堡青杨的帝王殿堂里上演,就更加重了它的悲剧氛围。

  所以,当那些承载着浓浓时代气息的历史剧集轮番轰炸观众的眼球,制作方利用现代人的视点、最高端的技术手段来还原一段动荡不安年代里传奇人物们的悲欢离合,即便画面里那鲜活的泥土上铺就绿草林荫,在悠扬的风笛奏鸣下依稀得闻鹂莺的啼叫,也丝毫无法改变皇权古刹里女人们的无情、男人们的无奈。一如这出悲悯凝重的《都铎王朝》(The Tudors)

  本周,英伦古堡里的传奇故事继续它急促的呼吸和律动。已经将自己的权利扩展到无可附加地位的亨利八世继续审视自己之前强势专横的政治改革,它让自己摆脱了教会的重重重压、但同时也让这个英伦上空布满了血腥气息,自己一生的良师益友因为坚守传统的信仰被铁青的政策送上了断头台。惨绝人寰的景象、沾满血污的胸牌都在敲打着帝王矛盾的神经。脱下华服锦衣,远离众臣朝拜,王权的掌握者也不过大千世界里普通的一员。他懊悔自责、他痛心疾首,在静谧的闺房里,他选择潸然泪下。他眼中的将来包含着国家的前程、民众的安稳,而不仅仅是一些人眼里的报复、纵欲和享乐,以及对权力的疯狂追逐。

  无疑,在这一点上,王后安·博林(Anne Boleyn)犯下了无法挽回的错误。像所有深处深宫庭院的宠妃一样,她为自己不能得到皇子而忧心忡忡,她为自己宝贝女儿的地位而满面愁容。荣耀加冕后座的安女士,褪去了青春芳华的极致魅惑,厌倦了少不更事的恋欲梦幻,眼下的她,是一个散发着母性光环的女人。娇弱的伊丽莎白是她心中的挚爱,同时也是她心中永远的“痛”。她癫狂、她不安,她夜不能寐。她怕自己成为传说中被活活炙烤的英格兰女王。她焦虑、她疯魔,她面露杀机。她将前英伦国母凯瑟琳女王(Catherine of Aragon)和其独女玛丽视为必须除去的毒刺,正是她们在每一个孤寂的夜晚对她喋喋不休的诅咒让她永远得不到安稳。她失掉了作为一国之母应有的谦卑、宽容、和关爱。(或许她从来就没有拥有过)因此,即便面对失去羽翼的对手,她也必将满盘皆输。

  在这场宫廷女人间的战争中,凯瑟琳女王无疑早已失去了气势。她隐忍着、宽恕着、期盼着,希望国王能够回到自己的身边,希望自己亲生的骨肉能够得到一个好的归宿,至少不至于风餐露宿、抑或横尸荒野。她用生命的最后一口气完成了对国王的寄托,宽恕了国王对自己的冷酷。大限将至,罪恶、怒火、卑劣的仇恨都已经不再重要。懂得爱与包容,才可能赢下最后的胜利。在这一点上,凯瑟琳无疑比安女士高段得多、精明得多、宽容得多。

  泪水,已经布满丈夫的眼眶。即便早已形同陌路,但当挚爱的亲人、曾经的爱侣撒手西去,给自己留下无数的宽恕、安慰和嘱托,哪一个冷血的君王也不能不为所动。此刻,在暗中抽泣的亨利八世不再是一个君王,而是一个悼念亡魂的普通丈夫。

  可惜,安女士看不到夫君的哀思。她只知道后座安稳,即将孕育崭新的生命,却不曾想到,这也将是其短暂的生命里最后的一点快慰。(新新/文)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