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给斯大林的礼物》:送给寻找光明的心灵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02日19:08  新浪娱乐

  10月2日,第十三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以哈萨克斯坦新锐导演鲁斯腾·阿布德拉什托夫(Rustem Abdrashev)的《给斯大林的礼物》(THE GIFT TO STALIN)开幕,似乎在向世界宣布其"亚洲电影中枢"(THE HUB OF ASIAN CINEMA)的名号并非浪得虚名——这亦是金东虎领导的釜山影展十三年来第一次以中亚电影开幕(去年的开幕影片是中国导演冯小刚的战争电影集结号(《给斯大林的礼物》:送给寻找光明的心灵)》),结合本次影展重要展映单元如"亚洲电影之窗"的入围作品来看,韩国人将他们的亚洲电影版图向西扩张的决心再明显不过。

  阿布德拉什托夫在《给斯大林的礼物》中延续了他在04年的处女作《复活之岛》(Renaissance(听歌) Island)中对历史政治环境变迁中漂泊不定的个体的关注,他的故事总是会回到苏共统治下的哈萨克斯坦社会主义共和国,似乎不重温这个国族的这段共产主义历史,就不能翻越过去,亦无法正视现在。故事始于小男孩撒什卡(Sashka)在1949年的一次动荡旅程,他随爷爷被火车运从莫斯科送到设置在哈萨克斯坦的流放犯人集中营,爷爷在抵达目的地前离世,他却侥幸被好心的老铁道工人、独眼老兵(听歌)卡西姆收留。作为"异乡人",撒什卡在卡西姆、流放犯人邻居和村民那里得到短暂的温暖与爱……讲故事的却是一把苍老声音,在影片的末尾,已入耄耋之年的撒什卡来到耶路撒冷,他在圣殿山的西墙(前称"哭墙")面前久久站立,塞入他祈福的纸条……年迈的撒什卡忆起往事,荣辱不惊的叙述背后,纠结的却是在政治铁腕下因政治和宗教信仰不同而遭流放的人群无法释放的伤痛记忆。在斯大林70岁寿辰之际,天真的撒什卡央求一位苏共军官为斯大林带上一份礼物——他收留的一只脱离羊群的白色绵羊——捎话希望他能够释放自己被囚禁的父母;而此时在撒什卡和卡西姆的村庄附近,有一枚核弹即将引爆,它开出的蘑菇云以其浓重的死亡气息讽刺性地成为这个国家给革命领袖寿辰的最高献礼。

  影片的政治题材的确容易令人将阿布德拉什托夫和不少其他前共产主义联邦国家,如罗马尼亚新浪潮电影相提并论——然而对他们中的优秀电影作者来说,争议性的政治题材并非利用西方残存的冷战思维哗众取宠的伎俩,如《礼物》中颇见功力的叙事能力和人性关怀都令影片能够跳脱一般关于"苏联"这一凝重题材的俗套,却未曾轻佻。科班出身于莫斯科国家电影学院(VGIK)的阿布德拉什托夫在成为导演之前,曾经为不少哈萨克斯坦导演担纲艺术指导,影片固然以现实主义为主导,利用熟稔的场面调度,阿布德拉什托夫同时也将哈萨克多元文化的悠远与神秘主义缝合到场景之中。这部电影亦令人联想到去年德国名导沃尔克·施隆多夫( Volker Schl——ndorff)的《ULZHAN》,在施隆多夫那里,他的主人公骑马闯入哈萨克斯坦荒原内被废弃的核爆区,试图寻到精神救赎。对大多数观众——尤其是能够对那段历史有所了解的观众来说,《给斯大林的礼物》的力量不仅延伸自其诗意厚重的影像,也来自所有在黑暗之中寻找光明的心灵。 maran/文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关于 釜山电影节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