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3年,乔治-卢卡斯还未因《星球大战》红遍全球的时候,曾经执导过一部电影, 描述一群刚步出高中校园,即将因不同的人生选择各自发展的哥儿们,在小城一夜之间的经历,这就是《美国风情画》。那时的卢卡斯还不是后来的技术狂人,他用对一群人的单纯描慕折射了美国在肯尼迪遇刺和越战爆发前的一段纯真年代,自然且深刻,丝毫没有说教造作之感。
后奥运时代的2008年,借着北京在世界舞台上的余温。中国导演张伦用一部《北京等待》反其道而行之,用北京的风景和大时代背景为华丽的陪衬,最终只给我们讲了一个跨国爱情故事。
《北京等待》讲述了2003年2月,美国一跨国公司老板的儿子乔治在法国巴黎与伊拉克国家博物馆馆长的女儿娜迪娅相爱的故事。由于伊拉克战争日趋逼近,留学在外的娜迪娅被迫返伊,两人相约去北京见面。纷飞的战火使娜迪娅没能如约到达北京,痴情的乔治只有选择在北京等待深爱的恋人。在打工的酒吧里他结识了来自云南丽江泸沽湖的摩梭族姑娘朱迪。热心的朱迪知道乔治与娜迪娅的爱情故事后,决定通过自己在巴格达的记者朋友帮助乔治找寻娜迪娅。可当娜迪娅即将出现时,朱迪却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乔治。
可以看得出,剧本的构思还是下了些功夫的。用伊拉克战争把美国人乔治和伊拉克姑娘娜迪亚的命运串联了起来,用浪漫之都巴黎作为二者爱情的始发地。再用一个约定带出本片的核心地北京和中国姑娘朱迪。如果你觉察出被影片反复强调的朱迪的身份是云南的摩梭族时,理解导演的意图其实就没有任何困难了。
这是一部中美合拍的影片,目标是在全世界的市场上通行。如果这样打击范围过大难度系数太高的话,那至少要保证在美国市场上流通没有文化障碍。如果要取得这张无形的通行证,只有两种方法,或者如李安这样的大师,兼通中西方的七经八脉,能把两国文化隔阂化于无形之间;或者就只能如《功夫之王》一般,把最为外国人熟悉的中国元素再三精简,直到浓缩成最为外国人喜闻乐见的一个个符号,方能满足对神秘东方的想象。
《北京等待》显然属于后者一列。伊拉克战争举世皆知,这样的背景安排想必是为了强调国家冲突下个体的牺牲。但不管是哪国人,谈论爱情必然要到全世界都知道的巴黎去。在北京邂逅的中国姑娘虽然看似普通,但多年前那个摩梭族姑娘走出大山最终与挪威王子相恋的传奇故事在世界范围内带来的影响恐怕比任何宣传语更深入人心吧!
于是,这样一个看似偶然的爱情故事,在导演的精心安排下发生了。于是,北京的壮美风景在一幅幅宣传画般的镜头中向全世界展开。长城,后海,天坛,香山,一个个熟悉的文化符号让人应接不暇,每一个都急不可待的要凸现自己所代表的“北京风情”的身份。此时此刻爱情的刻骨铭心或两国的文化冲突等画外音都无关紧要了,能让更多的外国人在画面中欣赏北京的美丽风景才是王道。在2008年美国A?O?F国际电影节上,本片获得的“导演杰出贡献奖”及“最佳摄影奖”两个奖项足以概括本片最大的特点了。
当乔治得知娜迪亚身亡的消息后昏厥过去,医生诊断是先天性心脏病所致。于是朱迪卖了自己的车为他筹款治病,但却在他醒来之后黯然离去。爬过死亡线的乔治终于意识到一直以来这个姑娘对自己浓浓的爱意。于是,天南海北,地老天荒,誓死要找到她为止。至此,导演终于剥去了最后一层文化包装外衣,露出了这个童话爱情的内核。影片也从北京风情画转到了云南丽江的悠远画面,仿佛这份追逐的执着将带领主人公走遍中国的名山大川。
朱迪和乔治在长城上的一段谈话其实颇值得玩味,她说到北京是一个处于现代和传统文化碰撞的都市,有着转型时期所特有的迷茫和困惑。而其中的个体呢,是否也如大环境一样没有方向?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挖掘的话题,正如《迷失东京》里男女主人公迷失在钢筋森林之中的两颗心灵,有着穿透人心的力量一样。时代背景下对个体的关注最能体现一部影片的人文价值。可惜导演就此打住,一笔带过。但这并不阻碍我们的思考,正如片名一样,奥运之后的北京继续等待着来自世界各地全方位立体式的关注和探寻。与此同时,如何继续对我们自身进行认识和反省,这同样是一个问题。文/十一月的雨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
相关专题:浪漫爱情电影《北京等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