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小爪
去看这部电影前,朋友警告我:“全英文对白啊,可没几句汉语。”
果然没错,从头到尾都是英文,好在字幕翻译的还算准确,语速平均,口语用词也都不算很难,除了影片本身的故事,亦可当做英语教学片看。
海报上说这是一部史诗爱情片,但爱情在电影中从来都是光鲜的外衣,即便是好的爱情片,其中也必然另有动人的灵魂,才可常看常新。《北京等待》的故事相当于国产和谐版的《风月俏佳人()》。美国来的富家子弟乔治隐匿在酒吧当调酒师,爱上来自云南的公司小职员朱迪。中间两人差点错肩而过,但最终还是明白了对方就是自己一直在等待的人。
故事并非如何磅礴,但影像中却有两处让人不得不着眼。一处是男主角乔治在酒吧看到伊拉克战争终于开始了,心下担忧远在巴格达的女友娜迪亚。酒吧里的老外们一致放下了酒杯,或多或少思考自己将何去何从,而这一角落之外的中国人依旧欢歌热舞。很清楚的记得那个时候,同在北京的中国朋友和美国朋友谈论起此事时截然相反的态度,国内朋友提到伊拉克战争更多的态度是询问和窃喜,而美国人更多的是担心和焦虑。这无关对错,因为伊拉克确实离我们太远了。但影片中反映的是我们并不曾注意到的现实——在北京,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被我们称为“友人”:来自异国他乡,生活在北京,可以讲流利或蹩脚的中文,得意或失意,和中国女孩或中国男孩谈恋爱或结婚,给北京这样的城市凭添多样一份多样性的感受。
如果上述这个场景还不足以引起共鸣,那么另一处非典时期的场景,大家就太熟悉了。导演在此用了一组镜头表现非典刚刚到来时的恐慌,还算熙攘的人群都带着白口罩、空无一车的长安大街、全副武装仿佛太空人营地的医院、外国电视新闻中躲躲闪闪的中国人、陆续乘飞机离去的各国老外……那时的北京确实如此,似乎一切都失去了秩序,所有的人都在等待着早点过去。影片里的女主角朱迪在这段时间恰巧一直在医院陪伴重病的乔治,从她的视角看来,医院外从空无一人、到间或有几个戴口罩的行人、到来来往往的人都摘掉了口罩,一场全民的灾难渐渐过去了,而等待她的命运却又峰回路转。
不难看出,导演希望在表达爱情观的同时,把人物放在真实的社会环境里,力求让它们真实的生存着,不突兀、不刻板。而观众对于支持真正融合了自己生活的影片一向不遗余力。从《阿甘正传()》--美国近现代史全书,到最近冲破4亿台币票房的《海角7号》,甚至当年的《金鸡》、《老港正传》(blog)……这些影片都有一个特质:他们浓缩某一段时期内特殊的社会生态,每个相关的人都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北京等待》虽然只抽取了当年的一个片段,但那个片段恰巧是让人印象深刻的。
作为一个爱看电影的观众,我等待这样的电影已经很久了,哪怕只有10分钟也已经值回心情,因为这样的电影,让人没有距离也没有压力!
另外值得一提的片中的风景。如果你不爱看英语教学片,也不喜欢爱情故事、甚至不喜欢有关时代背景的情节,那么你可以纯粹欣赏里面的风景:都市里的型男素女;时尚的各种玩意儿;红色甲壳虫汽车行驶在小胡同里、云南著名的二十四拐、丽江、巴黎埃菲尔铁塔、卢浮宫、香榭里舍、万多姆广场、各个博物馆、酒吧艳舞……或许人在等待的时候,没有条件和时间去这些地方。但等待的心情,其中必有一处适合表达。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
相关专题:浪漫爱情电影《北京等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