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电影应该是“北京等待”还是“等待北京”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8日17:16  新浪娱乐

  猴儿熙/文

  用某些人的话说:“现在中国电影,还在艰难中摸索着。”到底是类似《功夫之王》好莱坞武打大片?还是关注人性和社会的《北京等待》?中国电影人一直在商业与社会责任感之间挣扎,怀抱对现实的反思,关注人性光辉,却又害怕失去寻求视觉刺激的观众。毕竟站在票房顶峰的一直是大制作,巨星班底,却只有空洞故事内容的所谓好莱坞巨作。我们应该再走好莱坞旧途?还是应该走自己特色的电影道路呢?

  电影也是商业,但同时也是一种艺术。很显然,我们无法抛弃观众对刺激的渴望,也无法泯灭作为电影人的梦想。也许,中国电影的将来,就是在商业和艺术中寻找一种平衡,在自我和国际之间找到舒展。《北京等待》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案例,本片以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为线索,其中贯穿对伊拉克战争,非典时期,中国现状的诸多思考,故事讲述平述却不庸俗,将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少了很多标新立异的做作。也许,在这个遍布矫枉的社会,我们需要的正是一部这样亲切可人的电影。看完后,虽然影片没给观众一个完整的答复,却给了我更多的想象空间,就像品一杯人参乌龙,苦涩后却因回甘而芳香满馥。一杯清茶,一部佳片,也许这也是我一直在追求的观影感觉。

  片中导演为开拓国际市场选择了白人参演,并选用英文为影片语言。在用美丽景色制造视觉刺激的同时,也不忘穿插非典,战争以关注国际社会及人性发展。片中有诸多对白令我回味无穷:“北京是一座在历史和现代中迷失的城市。”导演精心选拍了北京的景色,让观众,尤其是国外观众对现在的中国有更深的了解。长城,故宫,不管时间变迁,它们永远都是最能代表中国历史积累的标志。但是现代的中国人不止沉迷于过去的辉煌,而将北京改造成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就像一个刚看完该片的白人朋友说:“看了这个片子以后,才知道原来北京不再是留长辫,带斗笠了。”这也许也是该片能获得AOF评委“导演特别贡献奖”的原因——《北京等待》为国际社会打开了中国以及中国电影的一扇新窗,也为中国电影人另辟了一条蹊径。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专题:浪漫爱情电影《北京等待》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