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九弦日
等待,是动词也是一种状态,是内心对某些人和事物的追求夙愿下的情感释放和冲动。无论是从剧情方面,还是导演对自己作品的真实初衷,都可以当成是对终极目标的渴求心愿。而以最原始的触觉去抚摸片名,可以理解为在北京等待什么,也可以是为了什么去等待北京,显然电影用了一个最简单的故事去打动人心,而我们获得的最直观最浅显的印象,就是爱,只不过这份爱,剧里剧外都承载了太多的意义!
既然关于爱,很自然会让人想起那部带来很多惊喜的《独自等待》,如果是抱着这种心愿,难免会让人失望。两部电影都发生在北京的胡同口,讲的也都是关于男人女人之间的那些事,只不过,那部更平民化有股糖葫芦味,这部挺小资,甚至往高尚里奔,甭管伪不伪总透着点艺术气。
抛去“北京”的意义,单说电影里的爱情。爱情到底是什么,此处可以用N个省略号代表一切解释。如果爱是确定的,男主角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在等待什么,就是远在战火中的她和那份山盟海誓,至于在北京,不过是剧本里他被动呆着的一个地名,在哪其实无所谓。当他得知女朋友永远无法兑现两人的承诺,他丢失了对一切的批判和牵挂。而北京的她也在等待,虽然她明白他的爱根本不属于自己。随着她的出现,他开始苏醒,她的等待让他的这份北京等待开始有了真正的意义。她等着他接受北京,接受北京的她,慢慢的,两人原本平行的追求终于有了交集。那一刻,爱情、北京、生离死别、死灰复燃,男人女人,确定,未知,因为一切都在等待,这不是终点,正在进行。
爱情的结局无论是圆满还是破碎,都可以用美来形容,就像片中多次出现的对北京风貌的展示一样,很浪漫。即便因为战争,因为一些不可抗拒的外力,它会让人心酸,很无奈,也是残酷的美。电影的整个背景是08年全球瞩目的城市,还有些我们只能在明信片或风景纪录片中才有机会看到的自然风光,那就是自然,别管影像里是否有了技术和艺术的修饰,美不美只在人们心中,无论俗套与否,只要随着心脏的跳动有那么一丝涟漪的起搏是因为电影的画面和故事,足够了!
说实话,导演很与时俱进,也很务实,这里没有在主旋律熏陶下的一点夸奖或鄙视的意思——伊战离我们很远,我们只是生活在被和平覆盖下的旁观者,甚至可以说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普通观众,顶多对战争产生一些原生态的情感走向和评价。但,非典很近。导演就是用这样又近又远的特殊事件,让我们的思绪若即若离,感动、悲伤,诸多感慨,篇幅并不长,不泛滥,不缺失,哪怕只是一丁点共鸣,足够了!
电影关注了人性,关注了社会,貌似保持着自我宣扬的准低调姿态,体现了国际文化和自我情感以及理念的冲突,但至少,第一冲击是来自于故事,来自于被传诵了时间意义的上千年和距离上的整个地球的一个名叫爱情的无法被定义的东西,它可以是一句话、一个微笑、一滴眼泪、一次生死、一个人、一段事,当然,可以就是这部电影。
说小了,与狭隘无关,这是一部我们自己的电影,因为它关于北京关于中国关于在本土发生的与国际亲近的爱情;说大了,与高尚无关,更与导演的野心与理想无关,它只是一部拍给全世界的电影,可以看跨国恋,可以看对战争的反思,可以看对某国家文化的不同认识和理解,更可以看美丽城市的风俗文化,当然,对于非汉语国家,就是为了看北京,看中国。
借用电影的风格(中国电影但全是英文对白),OK,Just it!一切都要等待,爱情,文化,如何理解,接受与否,开始了,没结束,结局如何,......waiting!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
相关专题:浪漫爱情电影《北京等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