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吴冠平谈《梅兰芳》:具有文化感的情节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9日03:06  新浪娱乐

  《电影艺术》主编吴冠平 谈《梅兰芳》

 

影片毫无疑问达到了中国电影制作的高水准。除制作之外,主要还是看内容部分,整体来看,《梅兰芳》是一部艺术感极佳的电影。

梅兰芳是陈凯歌找到的一个精神载体,他既有商业的卖点,又是种文化符号。

就片中的感情戏来说,“梅兰芳”这个符号给影片微妙的感情关系增加了丰富的联想。

影片人物与历史不扣稍显得单薄。

低龄观众可能会觉得闷,以他们对电影的要求来看,相信影片的大部分会不够过瘾。

 

影片看完后的第一印象,除最后三分之一的部分稍不如意外,整体上还是一部艺术感极佳的电影。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次陈凯歌还是在用他的艺术感觉做一部他认为好看的,充满精神意像的情节剧。这基本上和《霸王别姬》是一个路子,精神化的通俗剧,但历史感显然不如《霸王别姬》。

 

在这个通俗情节剧中,男主角是不是叫梅兰芳,在我看来已经不重要了,他就是剧中一个有着自己传奇的男人,这个男人有他的理想,有他的爱情,有他的家庭,同时也有他的气节,这些都是陈凯歌要在这个故事中讲述的东西。当然,陈凯歌跟一般的情节剧导演有不一样的追求,他给这部情节剧中赋予了很多精神层面的东西,尽可能地在戏剧动作中赋予一定的文化意味,体现陈凯歌理解的历史感与文化感。比如说在梅兰芳跟十三燕的戏剧冲突中,他也不忘告诉大家:输不丢人,怕才丢人。他其实可以选择另外一个男人来做这个事情,但可能其他男人都不如梅兰芳,有更多的人生传奇,有更丰富的有包容性的文化象征性,当然我们不能拿《梅兰芳》的陈凯歌跟出道时我们印象中的陈凯歌相比,因为今天的陈凯歌毕竟要适应今天的环境来做他能做的电影,他有他无法挣脱的“纸枷锁”。

 

第二个我想说的,我不知道这个会不会影响票房,我认为这是一部作为给中年人看的情节剧。影片的情感的表达方式是中年式的。比如说梅兰芳和孟小冬的爱情,在我看显然是很有中年人感情困境的味道,梅兰芳有他的家庭,有他的孩子,但他又在另外一个精神世界中找到了他的红颜知己。所以我觉得这些都是中年情怀的东西,陈凯歌的恋爱谈得很笨拙,很胆怯,但显然又有他的追求。单纯从情节剧的情感表现上说,我甚至觉得陈凯歌不太会谈恋爱,尽管他在这种比较笨的情感表达中,也不忘赋予一些富有深寓的东西,比如梅兰芳和孟小冬第一次见面就选择了《游龙戏凤》这样的一出剧。福芝芳的行为和动作的设计,也在另一方面说明陈凯歌不会谈恋爱,没有《廊桥遗梦》那样的畅快和挑动人心的东西。可能陈凯歌理解的世俗情感与我们所理解的世俗情感不一样,他有他所希望的文化感,男男女女,女女男男,在这样倒错中的感情表达中沉醉于自己的情感体验之中。但情节剧毕竟是从世俗情感出发的,这可能是我没想到的梅兰芳,在某种意义上,这也解构了我们对于所谓传记人物的惯常想象。在我们的想象中,《梅兰芳》似乎应该有多一点对梅兰芳作为历史传奇人物的表现。但作为情节剧,梅兰芳其实真的不重要,他更多是承载了陈凯歌的文化想象,以及他想在这个人物身上找到的,在今天现实中依然应该明白的道理。在这个意义上说,陈凯歌没有变,他改变的只不过是他布道的方式而已。陈凯歌对这样一个人物的塑造已经不能简单说是把他的主人公看做梅兰芳,而是看成一个具有文化感和传奇性的一个男人,而在这个男人的故事里也许有陈凯歌自己对自己的期许,可能这是陈凯歌喜欢这个故事的重要原因。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专题:陈凯歌作品《梅兰芳》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