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对名人隐私过度需求是病态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3日15:46  新浪娱乐

  前段时间炒作的沸沸扬扬的伊能静(评论:对名人隐私过度需求是病态 听歌 blog)事件,当事人的冷静和外围舆论的宽容,使得它没演绎成一场不可收拾的现实版娱乐连续剧。据说事件起因仅仅源自一张牵手照片,在当事人庾澄庆(听歌 blog)、伊能静、黄维德(评论:对名人隐私过度需求是病态 听歌 blog)均未正面发言,甚至对此事未有一字针对性的回应的情况下,便被描述成了一起绘声绘色的桃色事件,有些人的丰富想象力如果用到别处,或许还有点价值,用在讨论这些与己毫不相干的事情上,未免浪费了才华。

  即便为人所猜测的明星情变是事实,那也是极度私人的事情,观众可以消费明星的产品,但不能将自己的娱乐快感建立在对明星隐私的追逐上。媒体的过度关注,对庾澄庆、伊能静、黄维德三人所造成的伤害有目共睹。与其将时间浪费在对明星隐私的挖掘上,不如多将视线放到他们的演艺事业身上,比如庾澄庆主持的《耳分高下》,伊能静主持的《伊名惊人》,黄维德正在拍摄中的《新三国演义》……

  在《新三国演义》中,黄维德扮演周瑜,导演高希希(blog)将这么重要的一个角色交给这名来自台湾的演员,让他在内地的发展变得潜力无限,希望黄维德能够通过这桩事件得到学习和成长。

  不管名人、明星还是普通人,都会遭遇到婚姻、家庭和情感上的无奈,明星的情感问题,不会比普通人的情感问题能复杂多少。要相信他们自己能够处理好这些问题,而不是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用道德法庭对明星进行审判。耶稣说过,“你们中间谁没有罪的,谁就可拿石头砸她”。这句话,那些在网上污言秽语的人尤其应该多多默念几遍。

  一直以来都有种论调,称既然是名人明星,就要承担公众人物应该承担的一些哪怕是无需承担的责任,包括大众对其私生活的兴趣。但随着人们理性思考能力的不断加强,以及社会对个人隐私保护的重视,这种论调已经站不住脚了。让文艺的归文艺,让隐私的归隐私,隐私不应成为娱乐产品来供人们消费,一个对名人隐私有着过度需求的时代是病态的。fancy/文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