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春晚的“和谐”思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2日15:03  春城晚报

  张京徽

  对我来说,自从很多年前谭咏麟(听歌)上过春晚(评论:春晚的“和谐”思维)之后,每年的春晚都变得大同小异。2009年的,我本不打算看了,可从年三十下午4点开始,一个搞编剧的朋友就不停地骚扰我,喝令我打开电视机,结果从下午4点守到晚上10点,终于等出了结果。这个结果和我想的有点出入,并非是我的这个朋友站在屏幕上给我拜年,而是他编的一个小品通过了层层审查,出现在了春晚的舞台上。怀着冲动的心情看完了这个小品,我鼓励他:不错不错。他也很得意,彷佛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

  实际上这个朋友以前是写小说的,他用我的名字做小说主人公,用另一个朋友做了他的御用出版商,这导致了他的小说卖得相当不错。在我看来,他的小说可写得比小品强多了,我说不错是因为他的小品比别人的略强一点。可是我依稀记得,他处女作出版的时候,连电话也没给我打过一次,直到很长时间以后,我问起他,他才故作惊讶地反问:我还以为你知道啦!一个如此低调的人,却这样急赤白脸地、高调地宣传他的春晚小品,对我来说很不可思议。

  我另一个朋友,也参与了该小品的创作,结果创作中途退出了。用他的话说,没见过那么改剧本的,第二稿等于是完全推翻了第一稿的内容,第三稿、第四稿依次类推……到第七稿的时候,这个朋友已被折磨得不成人形,决定退出,否则的话他感觉自己就要崩溃了。这样弄出来的节目,按理说应该是精彩无比,实际效果却让人感觉一般,似乎好几个小段子拼凑而成——这么说虽然有不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嫌疑,但却是我作为一个观众的心声。这也是春晚的一个优点:虽然投入和产出无法成正比,但好歹你还是可以骂的。

  但这确实很让人生疑:那么长的准备时间,耗费了那么大的人力和物力,结果却折腾出一批艺术水准并不是很高的节目。为什么会这样?托我这个朋友的福,我今年算是耐着性子看了春晚的大部分节目,我发现其中有很多是每年都会出现的,尤其是语言类节目,如反映士兵生活的小品,反映农民工生活的小品,反映北京小市民(主要由冯巩扮演)生活的小品等等。我朋友的小品也属于这个行列,前后修改了近10遍,主要是删除了一些与春节安定祥和的气氛不符的元素。在这些节目中,绝对看不到平日里最困扰我们的问题,看不到农民工被欠薪,看不到春运买票的长龙,看不到高企的油价……这就造成了今天我们在春晚上看到的小品里,歌颂的声音越来越响,批评的声音越来越弱。

  到这里,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应该都明白了,春晚越来越不好看,不是因为艺术创作能力退化了,也不是演员们越来越懒了,大家的创作热情都很高(像我那个中途退出的朋友一样),也很勤奋,但是大家的出发点不是放在如何让节目更有现实意义上,而是致力于如何给老百姓营造一个喜庆、祥和的氛围。不管平时有没有不和谐的东西,春晚这道大餐端出来的菜,肯定都是和谐的。

  我又想起另一个供职于北京某跨国公司的朋友,春节后马上面临被裁员的危险,我很好奇地问他为什么公司不在春节前宣布裁员的消息,他无奈地说,还不是为了响应号召,营造一个和谐春节。我这才发现,原来这样的“和谐”思维,并不仅限于春晚。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相关专题:2009年央视春节晚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