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团长》21-22 岂能安逸 九州生气恃风雷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6日17:25  新浪娱乐

  云之东/文

  21、22集倒是有一个基本统一的命题,岂能安逸。

  国军和日军闲得无聊,先是对骂,然后对歌,最后还连带对舞。

  这兴头上的时候,龙文章带来一学生,看着特别眼熟,一时居然没想出来,这不就是最可爱的马小帅同学么。

  那张依然稚气的脸还是挺适合演这样一个有着苏维埃倾向的学生的。之前没想到马小帅同学的台词功底原来这么深厚。他的诗朗诵味道很足,比众人唱出那首《旗正飘飘》更带劲。他稚气的面容和神情,配上他的声音,别具一番感染力,有那种叫人恨不得就和他一起往前冲的劲头。而一个充满热血的青年学生形象就在这面容和声音里异常清晰起来。

  他被龙文章带来阵地,是因为他和龙文章对于安逸这个问题达成共识,但青年显然想得更远,而想得不少的龙文章刚刚被虞啸卿训过不能空想。在这之间,他们有一条鸿沟。何况,红色,在国军还是警戒色,而这青年,看上去那么有红色倾向。

  青年被轰走后,龙文章把弄来的山炮拉上了阵地。炮兵克虏伯把炮口瞄准了日军的阵地,龙文章拉起线绳,炮弹应声而出。然后大喊一声防炮,众人急急忙忙地钻进掩体,几秒钟过后,日军的炮火覆盖了阵地。

  原来这是久已备好的弹着点,在双方歌舞升平的时候,日军的炮火早已到位。

  这正应了18集里龙文章对虞啸卿说的安逸,尽管虞啸卿那时要的是全歼。可是,正确的是龙文章,日军就是利用了中国人的安逸,一次又一次的利用,却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龙文章在战壕讲的故事,我觉得有必要重诉一遍,小时候他常常受人欺负,每天看着别人的脸色,贪图着一时的安逸。后来有一天,他懂得了先下手为强,从此让欺负他的人等着看他的脸色。

  这故事的重点就是要我们记住岂能安逸。其实现在也一样,也有不少的人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他们在安逸的生活中还总是觉得其他人对他们的照顾不到位。这话题有点沉重,不想深谈,但确实是当今中国的一些现状。只希望这一段关于安逸的主题,可以给我们更多一点的启示。

  龙文章带着孟烦了来到禅达,在一个个小巷中穿行,烦了以为龙文章要找相好的,其实龙文章找的是那个青年学生。

  他们找到他的时候,他脸上还有血迹。我觉得学生象一个殉道者,他的理念超前,超前到很多人没法接受,但又没法反驳。龙文章其实是佩服学生的,他不一定完全认可学生的道理,但他没法说服学生。

  这里又有个故事必须重诉,学生说禅达的老人说过祭旗坡上游,有一个地方可以过怒江。那地方,就是那个鬼子割腕的地方,学生说水是急,可其实是活路。江对面有个和顺镇,是禅达人几百年前迁过去盖的,后来又搭了禅达到和顺的桥。可见没桥的时候一样过江,只是后来有了桥,大家都图舒服,原来的法子就忘掉啦。

  李梁的这一大段台词说得很棒,可他的诗朗诵,极具感染力,又让人无可辩驳。最关键的是,这个故事,是关于安逸的又一个绝佳的解说。越来越安逸的生活,其实也让我们丧失了一部分的技能。久而久之,我们就被他人攻陷了。

  学生最后走了,走得很大度。他对刚打了他一拳的龙文章说,我以为我们都是年轻人,可以交换一些彼此喜欢的东西。可你们有什么喜欢的呢,除了钱和女人。

  学生走的时候,最初的几步有点蹒跚,很快的,他稳住自己的脚步,坚定的向前走去。我在他的背影里看到信念和生气,彼时的中国,真的需要他这样的生气,才能恃风雷,才能在烈火中重生。

  非常喜欢学生出现的这一段,这个学生的思想对龙文章,应该会产生持续的影响,日后龙文章的一些决断,必然会受这学生思想的一些影响。我想这是除了安逸这个话题外,学生在剧中出现的最大意义。

  学生走后,龙文章对着离去的烦了说:“你在耍你自己呢,或者求别人来耍你。”

  这句话很自然就让我想起《士兵》里的五班,还有老马,他说,小心让日子混了你们。其实是一个意思。

  还是没想到孟烦了想要当逃兵,他去看了小醉,把小醉留在伤感中,开始逃跑。

  他为什么要逃,每个人都想知道,我也想知道,这个谜,自然要留待下回分解。

  想回头来说说这两集的叙事,很到位。16-20集多少有点乱,很多线在展开,很多事需要阐明。从21集起,剪辑又开始清晰起来,于是我开始期待23集的表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