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拉贝日记》:要有爱,要有大爱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7日07:55  新浪娱乐

  柏林电影节的时候,《拉贝日记》男主角乌里希·图库尔说过这样一句话:“《拉贝日记》为中国的二战遭遇说了句公道话,也许这部电影会触动一些日本观众。相较于说很多的希望、抱歉,这部电影更有致歉的诚意。”是的,在日本迟迟没有承认南京罪行的今天,《拉贝日记》是个充满大爱的道歉。

  一个国家的电影,比任何其他媒体都更为直接地反映出这个民族的心态。而在战争片这个类型中,这一点表现的尤为明显。对于所有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电影来说,以何种态度和历史观去面对这个民族集体回忆上的巨大伤口,都是直接关系到影片成败的最关键所在。此种类型的影片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根本没有平庸的机会——要么被赞誉,要么被唾骂。

  对于《拉贝日记》这部中德合拍的电影来说,我认为它会是一部能够被大多数中国观众认可的电影。虽然从严格的角度来说,《拉贝日记》应该算是一部德国电影,但它所涉及的“南京大屠杀”这个背景,给它打上了不可抹去的中国烙印。这样一部从异族角度来观察和反思南京大屠杀的电影,能够在中德两个国家——它们二战中分属不同阵营——都得到认可,它鲜明的反思立场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德国作为纳粹主义的发源地,战后对那段历史的反省和清算是极其彻底的,连起源于旧普鲁士军队的正步操都因为曾经被党卫军和纳粹军队所采用,而在战后被认为是纳粹德国的象征予以摒弃,法律禁止任何人做纳粹德国的正步走和行纳粹敬礼。正是这种坚决而彻底的态度,为德国赢得了反思战争和历史的权利。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拉贝日记》的主人公约翰·拉贝先生,虽然曾经是一个纳粹党徒,虽然凭借身戴纳粹标志而保护了难民,但这些历史细节的出现不会让中国观众感到反感。因为这是一个有资格去面对历史的国家,而这部电影也可以摆脱历史的纠缠去直面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

  约翰·拉贝经常被媒体称为“中国的辛德勒”,我想二人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当面对巨大的“不义”时,即使身为一个普通人,即使身为一个纳粹党徒,也能够有勇气站出来去维护内心的底线,并在这个过程中让自身的人性逐渐得以升华,最后成为一个“义人”。这种人性中偶尔绽放的光辉,在一片黑暗中尤其显得珍贵,因此更值得我们去追逐。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我想这种黑暗中的一丝微明,是能够超越民族和国家的界限,在内心深处引起共鸣的。

  70年后的我们,仍然能感受到那场梦魇背后所积攒的怨念。面对在黑暗中追逐光明的举动,勇敢者会感慨光明的珍贵和自我救赎,怯懦者会哀叹人生的虚无和自我欺骗。但无论如何,那丝光明总是存在的,只看我们如何去选择。

  在正常的表达下,战争电影的主题基本都是在努力升华和质询一个民族如何看待某一具体冲突(无论当代还是历史),对于涉及“南京大屠杀”题材的中国电影来说,从已经拍摄过的那几部来看,都没有做到“正常的表达”,因此也就谈不上升华和质询。而这种遗憾在《拉贝日记》中稍稍有所弥补,正如导演所说:“德国与中国两个国家距离遥远,文化迥异,但彼此相连,且是在人性方面相连。一起经历了希望与痛苦,为生存而战,这是一种很强的羁绊。”这就是《拉贝日记》——一部“德国”电影代替日本给中国观众的道歉。

  张小北/文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拉贝日记》 的新闻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